讀者賀先生問:都說吃碘鹽和 甲狀腺疾病有關,我家食用鹽全部是碘鹽,平時里還喜歡吃點海鮮,海鮮含碘量也不低。最近,我去醫(yī)院檢查發(fā)現(xiàn)有甲狀腺結節(jié),是因為吃碘鹽和海鮮嗎?武漢市中心醫(yī)院甲狀腺乳腺外科副主任醫(yī)師楊永剛解答:甲狀腺疾病跟“碘”脫不開關系,“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原材料,過量攝入會導致甲狀腺結節(jié)、甲狀腺癌發(fā)病率增加。但碘不可以不吃,缺碘會引起地方性甲狀腺腫,俗稱“粗脖子病”;還可能造成嬰幼兒及青少年智力及骨骼發(fā)育障礙。在飲食碘含量低的地區(qū),甲狀腺濾泡狀癌更常見。即便沿海地區(qū),飲用水含碘量也不高,只有在居民普遍食用合格碘鹽的情況下,尿碘水平才能處于基本適宜范圍。
蝦、蟹、海魚、貝類等海產(chǎn)品的含碘量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多。比如每100克魷魚含碘量為12.3微克,基圍蝦16.1微克,梭子蟹33.2微克。即使是甲狀腺結節(jié)患者,也建議適碘飲食,偶爾吃頓海鮮沒有問題。
我國食品安全法規(guī)定食用鹽加碘量為20至30毫克/千克。每天攝入5克左右加碘鹽,算上日常飲食,很容易達標。即便偶爾超量,人體具有自我調節(jié)功能,多余的碘可以排出體外。除非每天都吃很多高碘食物,才可能導致碘超標。
(摘自《生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