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靜
(重慶市九龍坡區(qū)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婦產科,重慶 401326)
子宮內膜異位癥(endometriosis,EMT)是婦科常見疾病,其特征為具有生長功能的子宮內膜組織出現(xiàn)在子宮腔被覆內膜及宮體肌層以外的部位[1]。EMT為良性疾病,但其具有種植廣泛、侵襲性強、易復發(fā)等類似惡性腫瘤的特點,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及身心健康[2]。目前,EMT的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給臨床治療造成一定的困難[3]。因此,探討EMT的發(fā)病機制具有重要意義。微RNA(microRNA,miRNA)是一種非編碼小RNA,通過調控靶基因表達在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中起重要作用[4]。研究發(fā)現(xiàn),miRNA表達異常導致下游靶基因表達異常與EMT的發(fā)病有關[5]。既往研究表明,miR-143在異位子宮內膜、在位子宮內膜組織中表達異常[6]。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號通路是與腫瘤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的細胞內信號轉導通路,其中MAPK7在多種腫瘤細胞侵襲、遷移過程中作為miR-143的靶基因參與調控[7-8]。但miR-143和MAPK7是否與EMT的發(fā)病有關尚不明確。本研究旨探討miR-143和MAPK7在EMT患者子宮內膜組織中的表達,以期為EMT發(fā)病機制研究提供理論依據(jù)。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于重慶市九龍坡區(qū)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婦產科行開腹或腹腔鏡手術治療的35例EMT患者作為觀察組。病例納入標準:(1)經開腹或腹腔鏡手術觀察、病理檢查確診為EMT;(2)患者月經周期規(guī)律;(3)病歷資料完整。排除標準:(1)患有肝、腎、心血管系統(tǒng)疾?。?2)合并子宮腺肌病、多囊卵巢綜合征、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子宮肌瘤、盆腔炎及其他內分泌、代謝性疾??;(3)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史、呼吸道高敏反應性病史、原蟲病史;(4)6個月內有妊娠和哺乳史;(5)術前3個月內服用過激素類藥物。觀察組:患者年齡24~60(36.29±8.54)歲,體質量指數(shù)20.12~24.48(22.83±2.33)kg·m-2,產次0~2(1.41±0.45)次,流產次數(shù)0~3(1.69±0.46)次;月經周期階段:增生期20例,分泌期15例。另選擇同期行輸卵管吻合術的非子宮內膜異位的35例輸卵管堵塞患者作為對照組,患者年齡25~58(37.36±8.08)歲,體質量指數(shù)20.35~24.15(22.32±2.18)kg·m-2,產次0~2(1.25±0.37)次,流產次數(shù)0~3(1.75±0.48)次;月經周期階段:增生期22例,分泌期13例。2組患者的年齡、體質量指數(shù)、產次、流產次數(shù)及月經周期階段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所有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實時熒光定量聚合酶鏈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法檢測子宮內膜組織中miR-143和MAPK7 mRNA的表達收集手術獲取、存放于液氮中保存?zhèn)溆玫挠^察組患者在位子宮內膜組織、異位子宮內膜組織(入侵卵巢,病灶最大橫截面積為5.52~58.70 cm2)及對照組患者正常子宮內膜組織,采用實時熒光定量PCR法檢測子宮內膜組織中miR-143和MAPK7 mRNA的表達。(1)RNA提?。好糠輼吮救?0~100 mg放入勻漿器,在液氮中研磨至粉末狀,加入TRIzol試劑(北京百奧萊博科技有限公司)l mL,將勻漿轉移至Eppendof管中,4 ℃下3 000 r·min-1離心20 min,收集上清液,使用TRIzol試劑盒提取總RNA。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計(美國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測定RNA樣品在260、280 nm波長處的吸光度(absorbance,A)值, 1.8 2.1 不同類型子宮內膜組織中miR-143和MAPK7 mRNA相對表達量比較結果見表1。觀察組患者在位子宮內膜、異位子宮內膜組織中miR-143、MAPK7 mRNA相對表達量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異位子宮內膜組織中miR-143、MAPK7 mRNA相對表達量顯著高于在位子宮內膜組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2組患者子宮內膜組織中miR-143和MAPK mRNA相對表達量比較 2.2 2組患者不同月經周期階段子宮內膜組織中miR-143和MAPK7 mRNA相對表達量比較結果見表2。對照組患者分泌期子宮內膜組織中miR-143、MAPK7 mRNA相對表達量顯著高于增生期子宮內膜組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增生期與分泌期在位子宮內膜、異位子宮內膜組織中miR-143、MAPK7 mRNA相對表達量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2組患者不同月經周期階段子宮內膜組織中miR-143和MAPK7 mRNA相對表達量比較 2.3 EMT患者子宮內膜組織中miR-143與MAPK7 mRNA表達的相關性結果見圖1和圖2。Pearson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EMT患者在位子宮內膜、異位子宮內膜組織中miR-143與MAPK7 mRNA表達均呈正相關(r=0.515、0.572,P<0.05)。 圖1 EMT患者在位子宮內膜組織中miR-143與MAPK7 mRNA表達的相關性 圖2 EMT患者異位子宮內膜組織中miR-143與MAPK7 mRNA表達的相關性 EMT是育齡期女性常見的疾病之一,發(fā)病率為10%~15%,25~45歲女性約占76%,其臨床表現(xiàn)主要為慢性盆腔痛、痛經、不孕、月經異常、性交痛、盆腔包塊、急腹癥等,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殖健康[9-10]。目前,EMT的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多認為其是免疫因素、血管因素、遺傳因素、雌激素等共同作用的結果。由于EMT的種植、侵襲、遠處轉移等生物學特性與惡性腫瘤類似,故推測其發(fā)病機制與腫瘤的發(fā)生途徑存在重合。 miRNA可調節(jié)腫瘤細胞增殖、轉移、侵襲等各種生物學活動,在腫瘤生物學研究熱門分子中占據(jù)重要地位[11]。有研究發(fā)現(xiàn),miR-143在乳腺癌中發(fā)揮抑癌基因作用[12]。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miRNA異常表達所導致的表觀遺傳學紊亂可能在EMT發(fā)生發(fā)展機制中占據(jù)重要地位[13]。鄭冰冰等[6]研究發(fā)現(xiàn),miR-143在EMT患者異位子宮內膜、在位子宮內膜組織中差異表達,且在EMT患者子宮內膜組織中的表達高于非EMT患者。而梁宗文等[14]研究顯示,miR-143/145可通過促進異位病灶萎縮而達到治療大鼠EMT的效果。以上研究結果表明,miR-143在EMT發(fā)病中的作用尚存在爭議,可能因物種不同而存在差異。在眾多EMT發(fā)生學說中,子宮內膜種植學說是接受度最高的一種,EMT患者的在位內膜可能存在內源性異常,使之易于遷徙、種植,從而導致EMT的發(fā)生和發(fā)展[15]。在內膜侵襲性種植過程中涉及多條信號通路的相互調控。MAPK是從細胞外向細胞核轉導各種細胞信息的重要傳遞者,是刺激細胞增殖、分化等細胞活動的共同通路[1]。LIAO等[16]研究發(fā)現(xiàn),調控MAPK信號通路可促進甲狀腺乳頭狀癌細胞的增殖。張燕等[17]研究表明,MAPK信號通路可能涉及子宮內膜的侵襲性種植,抑制MAPK蛋白活性可阻斷細胞間信號傳導通路,控制子宮內膜異常增殖。DONG等[18]研究表明,miR-143可能通過靶向MAPK7調節(jié)骨肉瘤細胞的增殖和遷移。薛亞軍等[19]研究顯示,注射轉染miRNA-143-3p類似物食管癌細胞的裸鼠瘤體積顯著升高,MAPK7表達上調,表明miR-143-3p可能通過MAPK7途徑而抑制食管癌細胞的增殖、遷移和侵襲。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在位子宮內膜、異位子宮內膜組織中miR-143、MAPK7 mRNA的相對表達量顯著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異位子宮內膜組織中miR-143、MAPK7 mRNA的相對表達量顯著高于在位子宮內膜組織,提示miR-143、MAPK7可能參與EMT的發(fā)生、發(fā)展。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對照組分泌期患者子宮內膜組織中miR-143、MAPK7 mRNA的相對表達量顯著高于增生期,觀察組不同月經周期EMT患者在位子宮內膜、異位子宮內膜組織中miR-143、MAPK7 mRNA的相對表達量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提示EMT發(fā)病后,miR-143、MAPK7的表達與月經周期失去聯(lián)系,這可能是EMT患者月經異常的誘因。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EMT患者子宮內膜組織中miR-143與MAPK7 mRNA表達呈顯著正相關,提示MAPK7、miR-143在子宮內膜組織中存在一定相關性,二者可能與子宮內膜侵襲導致子宮內膜異位有關。 綜上所述,EMT患者子宮內膜組織中miR-143、MAPK7 mRNA相對表達量顯著升高,二者表達呈顯著正相關,可能間接調控、共同影響EMT的發(fā)生。2 結果
3 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