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永勝
2021年5月,發(fā)生了讓全網(wǎng)沸騰的成都49中高二學生墜亡事件,令人痛心的同時,在校學生的自殺行為也引起了全社會越來越多的關注。各領域的專家就這個問題紛紛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并提出了很多預防校園自殺行為的建議,包括如何早期識別學生的自殺意念,如何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等。其中最受關注的且已部分開展的措施是通過全面評估來篩查出自殺高危的學生。不少地區(qū)的學校及教育主管部門都嘗試開展心理危機篩查工作。
我們需要從兩個方面來看這個問題。第一,是否有合適的工具和方法來準確地識別出將要實施自殺行為的學生?換句話說,被“識別”為高危的學生是否真的都會去實施自殺行為?而被“識別”為非高危的學生是否一定在近期內不會實施自殺行為?遺憾的是,迄今為止所有的研究結果表明,現(xiàn)有的工具或方法(包括近年來流行的人工智能技術)都不能滿足我們的預期。這些評估手段的陽性預測值(即被識別為高危的個體在一定時間內,如3個月或12個月等,實施自殺行為的比例)為1%~30%不等,大多數(shù)為10%~20%。而如果調高評估結果的臨界值,雖然可以略微提高陽性預測值(事實上提高也有限),就會降低陰性預測值(即預測為非高危學生確實沒有實施自殺行為的比例),漏掉了那些事實上發(fā)生了自殺行為的個體(被錯誤歸入到非高危),導致嚴重的后果。
第二,由于預測的準確性不足,我們又如何對待這些被“貼上高危標簽”的學生?在目前的條件下,我們尚難以通過心理測查的方式從“高?!睂W生里再篩出實施自殺行為的“真高?!睂W生。在沒有辦法找出他們中“真正高危”個體的情況下都用同樣的干預措施,例如休學嗎?這顯然是不公平的而且是低效的。而漏掉“真正高?!睂W生的后果就更加嚴重??梢?,僅依靠風險評估來篩查“高危”學生的方法是不夠的。由于自殺行為是相對罕見的現(xiàn)象,如果我們將預防校園自殺的全部希望完全寄托于篩查,就會出現(xiàn)“費力不討好”的結局。
基于自殺行為的多因素模型(即自殺行為的產(chǎn)生是多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我們更應該考慮建立一個校園心理危機干預體系,從多個層面入手,同時采用多個措施,以期獲得更好的干預效果。這個綜合了多個措施的校園心理危機干預體系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1全面重視校園心理健康和心理危機干預工作。受到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人們如今對自殺和心理疾病依然有明顯的羞恥感,加上工作中對心理危機問題關注度不夠,學生在面臨心理問題或者有自殺意念的時候,不敢求助也不知道如何求助。因此急需全面重視校園心理健康,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如增配心理輔導老師,或者以某個區(qū)域為單位以團購心理服務的方式,保障師生心理健康。
2開展充分的心理健康和生命價值觀教育。目前校園的生命價值觀教育依然不樂觀。進入青春期后,很多中小學生依然會困惑于生命的意義,甚至不知道人為什么要活著。在這種情況下,一旦遇到挫折,就輕易地通過自殺這樣的極端方式來“解決問題”??梢酝ㄟ^主題班會的形式,開展生命價值觀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讓學生了解心理疾病是什么樣的,以及如何治療心理疾病。
3加強環(huán)境安全措施。自殺行為的實施需要通過一定的手段和工具來完成。通過排查安全隱患,在不影響消防安全的前提下,為校園樓宇增加安全保障,如通過安全設施減少學生從窗戶墜落的可能,阻止自殺行為的發(fā)生。
4全面評估學生心理健康。雖然通過心理評估不能完全解決校園自殺問題,不是預防自殺的唯一措施,但是充分且全面的評估依然是校園心理危機干預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對于篩查出有心理問題或者“自殺高危”的學生,不是簡單貼個標簽就夠了,而是要針對具體情況和學生的需求,開展相應的干預措施,包括協(xié)助解決具體的困難或問題,給予必要的支持等。
5為出現(xiàn)心理問題的學生提供充分可靠的治療。心理疾病是可以治療的,充分可靠的治療,可以預防因心理疾病導致的自殺問題。目前最大的問題是,由于人們觀念的落后,對學生心理疾病的治療不充分且不系統(tǒng)。學生和家長往往都會低估心理疾病的嚴重性,不愿意遵照醫(yī)囑進行治療。低依從性的醫(yī)學治療效果往往會大打折扣。
6通過培訓,提高校園心理健康工作者評估和干預自殺心理危機的能力。由于缺乏心理危機干預知識,很多心理健康工作者不會、不敢、不愿意去評估和干預自殺心理危機。有必要通過系統(tǒng)培訓,讓校園心理健康工作者了解自殺危機、掌握必要的評估和干預技能,敢于評估、識別和緊急干預即將發(fā)生的自殺行為。
7及時開展合理的心理危機干預。萬一發(fā)生了校園自殺事件(包括自殺未遂和死亡),學校要第一時間盡快開展校園突發(fā)事件心理危機干預。除了善后(包括妥善安撫家屬),還要盡早為事件目擊者開展一對一的心理危機干預,緩解心理創(chuàng)傷。同時盡快開展全校心理評估,為出現(xiàn)輕中度心理不良反應的師生(包括與當事人熟識的師生或者同一班級的其他師生)開展團體心理輔導。在全校范圍內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采取措施恢復教學秩序,以及合理應對輿情,減少突發(fā)事件對全校師生和教學工作的影響。
8自殺未遂后的隨訪。如果學生出現(xiàn)自殺未遂,還要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對其進行隨訪追蹤,妥善處理心理和其他相應問題。自殺未遂行為對其本人也是一次強烈的心理沖擊,加上之前各種因素的積累,很容易出現(xiàn)再次自殺行為。有必要開展針對性的自殺未遂后的心理干預。
上述的8個措施中,第1~3條屬于通用性預防策略,全面促進所有師生心理健康;第4~6條屬于選擇性預防策略,為高危群體提供必要的心理健康服務,降低自殺行為發(fā)生的可能性;第7條和第8條屬于針對性預防策略,主要針對已經(jīng)發(fā)生的心理危機事件開展相應的干預,減少校園次生心理危機,從而保障師生心理健康。單獨采用和實施其中個別措施很難真正發(fā)揮作用,只有建立一個完整的預防校園自殺體系,尤其是廣泛覆蓋一個或多個縣區(qū)甚至地市范圍內所有校園的干預體系,才可能有效地減少校園自殺事件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