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再現(xiàn)】
閱讀下列兩則材料,按要求寫作。
材料一:《蘇州園林》中說道“墻壁上有磚砌的各式鏤空圖案,廊子大多是兩邊無所依傍的,實際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p>
材料二:今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幾乎所有的人都有被隔離的經(jīng)歷,你也不例外。隔離了人,但不隔離愛。我們一起眾志成城,互相鼓勵,互相幫助,戰(zhàn)勝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
請以“隔而不隔”為題,寫一篇文章。你可以續(xù)寫這段特殊時光里發(fā)生的故事,也可以就此題寫一篇演講稿……當然,你還可以就此題盡情表達生活中的體驗、發(fā)現(xiàn)與感悟。
要求:(1)自選文體,不少于600字;
(2)感情真摯,不得抄襲;
(3)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個人信息。
【文題解讀】
從形式上看,這是由材料和命題作文組成的題型。從材料本身來說,作用與功能從單一走向多元。不再是單一的提示語,也不是單一的評說材料,更不是單一的話題或主題渲染,而是多維度的,多功能的,有層次與變化。既是舉例的,又是提示的;材料的性質既是生活的,又是情境的。特別是從價值導向上看,提倡寫作從自然景觀走向人性、人文,實現(xiàn)自然與人文的渾然和諧。
此題的寫作陷阱較少,但在寫作中很多人會出現(xiàn)下列問題:
1.立意不深。對于“不隔”的理解,很多人只是停留在表面,沒有發(fā)現(xiàn)“不隔”的內在精神內涵,因為挖掘得不深,所以讀起來就覺得很平淡。
2.面面俱到。我們強調小切口,大主題。有些學生在文章中敘寫了很多地方,這樣寫作的深度就顯得不夠;也有的學生抓住一個主題泛泛而談,似乎面面俱到但實質面面不到。比如有的學生以新冠疫情為抓手,借以表現(xiàn)全國人民在疫情的威脅下努力拼搏、英勇戰(zhàn)疫的風貌。但因為沒從身邊的某時某地出發(fā),缺乏貼切的感受,只是借助于網(wǎng)絡上片段的信息,湊出一個個碎片化的“地方”,無疑,如此作品很難打動人心。
3.選材要“新”。根據(jù)寫作目的和表達主題的需要,我們要精心選擇一些內容新穎、情趣健康、真實感人、具有生活氣息和富有表現(xiàn)力的材料,用以突出中心、升華主題。
4.構思要“巧”。如何開頭,如何過渡,如何結尾;哪些先寫,哪些后寫;哪些詳寫,哪些略寫……在作文之前都要有一個通盤的考慮。
5.語言要“亮”。恰當?shù)剡\用一些熟悉的、常用的修辭手法,善構一些整句、短句以及長短結合、整散并舉的句子,引用一些詩詞熟語、名言警句等,結尾處的議論最好內涵豐富、意蘊雋永。
6.描寫要“細”。寫人,要通過對人物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等描寫刻畫人物形象。寫景,通過多種寫景方法細致描繪。
【佳作展示】
佳作一:
隔而不隔
江蘇高郵外國語學校世紀風文學社 馬萌
不隔的暖意撫過因隔離而久閉的心扉,我在時光斑駁處聆聽情誼之花盛開的聲音。
隆冬,寒風咆哮著撕下樹上最后一片黃葉,我緊緊抱著懷中剛買的口罩,望著街上空蕩蕭瑟的景象,不禁鼻頭一酸,疫情的隔離如一堵厚墻隔在鄰里間,使得過往的溫情煙消云散,唯留涼意在心頭蔓延,這個冬天太冷了。
我沉重地嘆了一口氣,拉低帽檐快步向小區(qū)門口跑去。映入眼簾的突然多出了一個生動的橘色身影。我微瞇雙眼,是幫忙防控的志愿者阿姨!這抹亮色悄悄地敲碎我內心寒冷的一角。此刻,她正坐在崗亭內,擺弄著電子測溫計。微亮的小電爐正源源不斷散發(fā)著溫暖,泛著紅光,她時而將測溫計靠近爐子,過了一會兒又收回手,對著自己的腕進行掃射,時而又將溫度計舉到自己跟前,仔細觀察。好奇的情緒如一根羽毛在我心頭微搔,癢癢的。不知不覺我已站在距她一米遠的地方,似乎是感知到了我的存在,阿姨緩緩抬起頭,口罩遮住她大部分的臉,看不清神情,她溫言:“小同學,不好意思,這電子測溫計低于16攝氏度就無法正常工作,我正在給它取暖呢!好了,我現(xiàn)在就給你測溫?!彼纹さ卣A苏Q?,快速地舉起測溫計,微微俯身,在我腕上掃了一下?!翱旎丶野?,外面冷?!彼蟾攀窃谛Π?,彎成月牙狀的眼里盛著暖人的關切。驟然間,心靈上的隔絕之墻裂縫四起,隱約中我感到溫暖的陽光正從隔墻的縫隙里鉆進來。
又是一次,我外出取快遞,再遇熟悉的橘色身影,仍是那位志愿者阿姨。小電爐“嗡嗡”運轉,瑩瑩紅光閃爍著,我不安的心逐漸平復?!靶⊥瑢W,來拿快遞?”她向我熱情地招了招手,我瞥見電爐旁堆著小山似的快遞包裹,我輕輕點了點頭?!鞍⒁處湍阌镁凭麄€毒,很快就好。”她將碎發(fā)順在耳后,嫻熟地撿起消毒水,一壓,一揮,一抹。“我剛用酒精洗過手了,別擔心,高溫消毒和化學消毒雙重保險,不怕病毒帶回家?!卑⒁毯⒆託獾負u了搖自己的拳頭,大聲說,“小同學,請放心。我們志愿者一定會用細心耐心用心,這三個心趕跑病毒?!?/p>
伴著她鏗鏘有力的話語,隔墻瞬間坍塌,久違的陽光肆意沖進原本的灰色地帶,整顆心如沐春風,暖暖的?!叭碎g情誼永不隔”,我分明覺得有溫熱從我眼眶滑出。
縱然山河有恙,不敵人間盛情。隔的是病毒,不隔的是情誼,正是有了這群默默奉獻不求回報的人,用自己的善心熱心等美好品質才得以讓溫暖重歸人間。
這段隔而不隔的時光,也教會我,如何在黑暗中堅守追明之心。
你聽,是情誼之花盛開的聲音。
佳作二:
隔而不隔
江蘇高郵外國語學校世紀風文學社 居心雨
爺爺是個老教師,教語文的,桃李滿天下,就是不教我,膈應人。
雖不懂文縐縐的話,卻不妨礙我對懂得吟詩作對的人由心而生的崇拜,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意境醇厚悠遠。見爺爺閑時也誦些詩,記憶尤深的便是某天下雨后,他攀望外屋之夏,華韻內斂,茫光暗藏,吟哦了一句:“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弊约阂膊恢獮楹纹怯涀×诉@句,可能是小孩子心性,對春夏有著不可名說的向往。
后來,爺爺也陸續(xù)教了我一星半點,不論是“繡口一吐,半個盛唐”的李白,還是青箬笠,綠蓑衣,風波皆定的蘇軾,都讓我深感珠玉在前。而爺爺?shù)木}默,讓我依舊保持著對詩詞最初的那份悸動。爺爺從不幫助我去理解一首詩,他說你自己和詩人去交談,去理解他們。
我想,我和這群詩人,還隔了很遠,很遠。
后來,又是一個下雨天,我坐在爺爺經(jīng)常坐禪問道的小席子上,看雨打芭蕉,想著李清照的那句“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那時,爺爺已經(jīng)不在了。
而我卻始終沒有學會和詩人去交談,我們相隔了千年,跨越了唐宋元明清,我們處于不同時代,沒有相同的境遇,我們,相隔甚遠。
外面的雨漸漸停了,雨聲殘殘,接連下了幾日的雨滌去塵囂,仔細想想才發(fā)覺是六七月間了。一時,一陣悸動涌上我的心頭,仿佛在沉淀許久的時間線中把我拉回了最初的時光,我好像又見到了那個安靜又慈祥的老人,在蕉房的簾外,吟誦“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p>
這首詩,叫《喜晴》。
到底是爺爺吟的詩,還是范成大吟的呢?這我無從得知了,墻下筍成出林,而此時此境,正如馮驥才所說“感覺是找不到的,只有等它來找你?!蔽医K于明白了這首詩的意思,接連下了幾天的雨不知夏天來了,只有放晴才察覺。
我想,我受詩的熏陶也是如此,在這樣一個時刻,我才突然察覺,我同這些文人墨客,遷人騷客,即使隔了許久的年歲,但情感是不隔的,因為詩還在,因為我們都是人。
我們隔了湘雨廊橋殘雪的千年歲月,卻不隔這段恍悟人生的情,我們隔著一場雨,卻不隔這個夏。
(指導教師 ?趙桂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