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潺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與發(fā)展,教育行業(yè)更加重視對學生們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從以往的僅僅注重學生體育考核成績到今天的體育教育與思政教育融合教育學生。因此,推動體育課程思政建設不但有助于我國體育事業(yè)的良好發(fā)展,更推動學生自身的均衡發(fā)展。在學校一方面應當在培育人才方面做足功夫,另一方面更應堅持正確政治導向,將思想政治工作同各個育人環(huán)節(jié)結合起來,達到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理想效果。為此,本文就當代體育教學中思政教育的特點和內(nèi)容進行了分析,以供參考。
“加強學生身體素質(zhì)鍛煉,讓他們不僅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同時還有一個健康的體魄,讓學生在步入社會中能夠全面的發(fā)展?!贝四宋覀儑殷w育教學宗旨,體育教育不僅要達到增強學生身體素質(zhì)的目標,還要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思想品德進行培養(yǎng),有助于他們今后的良好發(fā)展。
1 體育教學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特點
1.1實踐性強
體育教學,是教師和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進行情感、興趣愛好、能力等心理交流。教師應該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zhì),在開展教學工程中,對學生進行實踐鍛煉,方可更好的掌握技術。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需要深入研究教學方式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在長跑的鍛煉當中,以比賽的形式,公布團隊成績,并給予獎勵,有著充分的集體主義元素,直接讓學生體驗到愛國、團結、和諧、友善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化元素,而且更能培養(yǎng)學生的凝聚力,激發(fā)積極性。教師要在教學中多采用誘導的方法,這既是教育教學的要求,又可以增強運動的吸引力,這樣做可以把堅持體育知識學習與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在增強學生體質(zhì)的同時提高了學生思想道德品質(zhì)。
1.2目的明確
在推進體育課程融入思想教育的過程中,應該結合學生的知識掌握能力,并且學生要想有更好的身體素質(zhì),必須要刻苦的鍛煉才得以實現(xiàn)。例如當進行練球比賽的過程中,要培養(yǎng)學生們的凝聚力、團結協(xié)作精神,讓他們勇于知難而上、靈活運用,同時還要培養(yǎng)他們克服困難、堅強意志力的精神。同時教師不得只給予教授技術工作,進而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忽視,應該讓學生知道面對困難不退縮,培養(yǎng)他們堅忍不拔的意志。
1.3教育實施的即時性
在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師生的互動比較頻繁,因此,學生的個性特征以及意志力、優(yōu)缺點都能夠完全的體現(xiàn)出來。例如當進行籃球比賽的過程中,學生往往會由于對方身材高大魁梧進而沒有勇氣去競爭與防守,這個時候要老師要積極疏導心理障礙,積極給予正確的防守方法的講授,激勵學生敢于向前沖、果斷,如果出現(xiàn)轉機,學生有很不錯的表現(xiàn),老師應該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同時要進一步加強練習。一旦學生在比賽的過程中,出現(xiàn)焦躁或者個人英雄主義情緒,老師要立即給予正確引導與教育,強調(diào)比賽獲勝的重點是團隊的凝聚力,協(xié)作能力,加強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 。
2 體育教學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內(nèi)容
2.1與課堂結合進行教育
課堂體育教學有嚴格的組織紀律性,教師要利用嚴格的課堂規(guī)定約束學生的行為,培養(yǎng)學生們懂規(guī)則、守規(guī)則的自覺性,克服自由散漫的行為。一堂合格的體育課要制定請假、著裝、安全、課堂紀律等嚴格制度。要讓學生們有章可循、有據(jù)可依,培養(yǎng)學生集體觀念,提高自控能力,對以后獨立生活工作很有益處。
2.2用文明的方式進行教育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難免遇到一些單調(diào)、枯燥的練習項目,比如蹲踞式起跑、中長跑、力量練習等,如果老師的訓練方法不正確就會使一些素質(zhì)差、對體育興趣不大的同學打退堂鼓。這就需要體育教師多做研究,針對不同學生個體情況區(qū)別對待,講究教授方式,多鼓勵,循循善誘。不能隨意處罰學生,這樣難以收到良好效果。體育教師要注意個人文明素質(zhì)培養(yǎng),注意個人儀表衛(wèi)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感染學生,確立教師形象。
2.3與辯證唯物主義相結合進行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曾經(jīng)強調(diào),要深入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作為體育教師,應該在課堂教學中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立場和觀點。讓學生知道“生命在于運動”的道理。提倡為我們的祖國、為班級同學敢于向前沖,不畏懼艱難。理解體育與思想政治的辯證關系“無體是無德育也”,健康的體質(zhì)是成功的必要條件也是先決條件。另外,體育作為一種通用文化,將民族文化與世界文化融通起來,讓學生通過體育教學將民族的文化的價值觀完美體現(xiàn),開拓學生的視野,建立文化自信。
2.4與美育相結合進行教育
在體育中,身體素質(zhì)好、敏捷優(yōu)美的技術動作,學生們心胸開闊的個性以及吃苦耐勞、意志力堅定的良好品質(zhì)都是體育美學的體現(xiàn)。體育與美育相結合,通過鮮活的形象引起學生們的共鳴,打動學生,進一步提升學生對美的認識,有利于學生對社會中正確的價值觀。
2.5與基礎知識相結合進行教育
在體育教學中,體育知識有著很強的思想性,當開展教學的過程中,首先要需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結合,使學生明白體育在個人發(fā)展中的作用,明白身體好與思想好的關系,運用具體事例,展示在國際大賽中為國爭光的體育運動員的風采,激發(fā)學生愛國情緒,使之為祖國努力學習,刻苦訓練,使自己成為社會主義合格接班人。
3 結語
綜上所述,思政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因此絕對不能搞形式主義,而是要與常規(guī)的教學活動結合起來,互相借鑒、相互融合。當前一些學校的體育教學存在著思政教育薄弱的問題,因此應當在意識到體育教學過程實施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前提下,找準體育思政的優(yōu)勢,利用動靜結合的策略,把思政教育工作做好做細。
(作者單位:安徽省池州市教育園區(qū)池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