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倩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語文教學越來越受到重視。同時,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被提出,一些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也得到重視,誦讀就是其中之一。因為誦讀可以在語文課堂上發(fā)揮出極大的作用,提高語文教學效果,所以被廣泛應用到語文的課堂上。
初中古詩詞教學現(xiàn)狀
從初中生的角度看,第一,在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部分學生沒有先理解古詩詞的含義而后誦讀的意識,只是機械地記憶,主動性、積極性有所欠缺。第二,部分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有限,對古詩詞的興趣不足。古詩詞距離當代社會比較久遠,一些基礎稍弱的初中生很難體會到其中滋味和感情,學習起來相對吃力,容易喪失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從教師的角度看,部分教師在講解古詩詞時,傾向于采取逐字逐句解釋的方式。古詩文措辭用字晦澀難懂,無疑增加了課堂教學的難度,如果教學方法使用不當,會讓課堂教學顯得枯燥,缺乏趣味性。
誦讀對初中生學習古詩詞的作用
首先,誦讀可以提升學生對古詩詞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所做的事情是自己感興趣的,那么就有動力和勇氣去做好它,不管遇到任何難題都會有信心將其解決,這就是興趣的重要性。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自己特別擅長的領域,擅長的前提是對這一領域相關的事非常感興趣。語文教學也是一樣,要想讓學生學好語文,勢必要讓學生對語文產(chǎn)生興趣。在誦讀初中語文古詩詞時,學生能感受到語言文字的魅力,體會到語文學習的樂趣。例如,在教學《木蘭詩》時,教師可以給學生設置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朗誦,使學生更有參與感,學生也會因為競爭意識而在課下準備充分。教師還要有針對性地表揚學生,但不要過于浮夸,進而激起他們對語文學習的動力。這樣通過課前多次的朗讀,加上課堂上教師的表揚,自然會勾起他們學習古詩詞的興趣。古詩詞因為語言文字的特殊性,部分現(xiàn)代的初中生很難深刻理解其含義,這也就要求學生要有適當?shù)姆e累,這樣才能讀懂整篇古詩詞,才能理解更深層的含義。在對古詩詞大意有了一個整體的掌握后,誦讀才能幫助初中生在一字一句的表達中,感悟詩詞的情感和內(nèi)涵。古詩詞朗朗上口的韻味與字里行間的情感才能調(diào)動學生的感官感受,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
其次,誦讀可以增強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對于初中生來說,具備主動學習的意識非常重要。提升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是每一門課程都必須重視的課題,對于初中語文古詩詞學習來說,誦讀是一劑良方。例如,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下找一找自己喜歡的詩句,在課堂上有感情地朗誦出來。為了更好地呈現(xiàn)學習的效果,教師需指導學生查閱大量的資料來了解詩詞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內(nèi)涵,然后嘗試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詞,再通過和名家朗誦的視頻進行對比,以最終實現(xiàn)自己滿意的效果。通過誦讀,學生化被動為主動,在展示自我積極的一面的同時,也會在今后的學習中激勵自己更上一層樓。
初中古詩詞中應用誦讀的方法
眾所周知,誦讀是一個在教學中非常有效的方式。誦讀教學有很多方式,不一樣的方式起著不一樣的作用。
第一,教師示范。教師的言傳身教對學生有深遠的影響。誦讀教學并不是僅限于學生的誦讀,教師的誦讀也很重要,教師通過領讀能讓學生熟悉一篇新的文章。在進行古詩詞誦讀教學時,教師可以親自示范怎樣誦讀,強調(diào)肢體語言、語氣表達、節(jié)奏、語調(diào)等等,讓學生模仿練習,接著要鼓勵學生嘗試。初中生的可塑性極強,教師帶有感情色彩地誦讀,會得到學生的爭相模仿。與此同時,為了給學生一個良好的示范,教師在課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深挖相關的文學知識,同時反復練習,提高普通話水平。例如,教師在示范誦讀《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時,要把握重點詞句的發(fā)音,怒號(hao二聲)、見(xian四聲)此屋等等;合理劃分節(jié)奏與語速,如八月\秋高\風怒號。每小節(jié)要有停頓,韻腳要讀得響亮,層層遞進,突出作者憂國憂民的高尚情感。
第二,營造特定的情境。氛圍對于情感的表達是很重要的,在朗誦古詩詞時,設置合適的情境能夠烘托出特定的氛圍,激發(fā)人的情感,使學生對古詩詞的情感會更加強烈。同時,教師營造特定的情境,能讓學生在感官的真實體驗中更有朗讀的欲望。在學生誦讀的時候,教師還要要求他們讀得有聲有韻,大聲地朗讀出來,陶醉在自己的聲音里。例如,在誦讀《黃鶴樓》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讓學生仿佛登高黃鶴樓,眺望遠方,使學生自然而然產(chǎn)生懷古思鄉(xiāng)之情,詩句從口朗朗而出。
第三,舉辦古詩詞誦讀活動。初中生青春洋溢、活潑好動,對各種新鮮的、有挑戰(zhàn)性的活動非常感興趣。教師可以根據(jù)這一點來舉辦古詩詞的誦讀活動,設置不同的主題,促使學生增加古詩詞誦讀儲備。教師在開展詩詞誦讀比賽時,可以讓學生自選一首自己喜歡的詩詞進行朗誦。對于部分學生而言,參加這樣的比賽時較為困難,因為他們對朗讀存在恐懼。對此,教師可以采取適當獎勵的方式激發(fā)學生誦讀的動力。
誦讀已成為語文教學中一項有效的教學方式,在古詩詞方面的效果顯著。教師應該多給予學生誦讀的機會,讓學生體會誦讀的樂趣,享受語文學習的樂趣,從而更喜歡語文課堂。
(作者單位系甘肅省隴南文縣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