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苗
在高中音樂教學中,教師需要滲透德育,這既是教育部門提出的要求,也是促使學生成長的要求,教師需要通過開展德育幫助學生成長,讓學生成長為社會有用的人才。
在教材中挖掘德育素材
在高中音樂教材中,會收錄一些具有中國傳統(tǒng)文化特點的,反映歷史文化的音樂作品。教師可以挖掘出這些作品來開展德育,讓學生感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美,產(chǎn)生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以引導學生學習《國之瑰寶》為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一邊欣賞現(xiàn)代京劇,一邊感受京劇文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了解相關知識,如京劇把角色分為生、旦、凈、末、丑,應用唱、念的方式來呈現(xiàn)故事,應用做、打的方式來表演,以呈現(xiàn)出一個故事。京劇藝術中包含著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傳遞著中華傳統(tǒng)美德。以《沙家浜》為例,這一現(xiàn)代京劇謳歌的是為了國家、為了民族犧牲小我、實現(xiàn)大我的人們。教師通過這樣的德育滲透,可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在教學中給予德育引導
學生在學習音樂時,有時會遇到學習困難,這些學習困難會給學生帶來挫折感。如果學生不懂得如何克服挫折,可能會畏懼學習,從而難以持續(xù)成長。教師可以立足音樂教學,開展挫折教育,使學生意識到人生道路上難免會遇到挫折。學生要樹立“從戰(zhàn)略上重視挫折,從戰(zhàn)術上輕視挫折”的思想,使其在遇到挫折后,知道如何面對挫折。
例如,在學習《山丹丹花開紅艷艷》時,有的學生不知道如何記住節(jié)奏,唱歌的時候要么唱快了,要么唱慢了。這些學生由此認為自己沒有唱歌的天賦,從而降低對唱歌的興趣。教師可以適當引導學生,使其意識到每個人在學習過程中都會遇到一些困難,如有的學生節(jié)奏感不強,有的學生音準不強,有的學生氣息不足。然而,只要掌握正確的訓練方法,就能克服學習上的不足。當學生建立了克服困難的信心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踐思考能否把其他的學習經(jīng)驗遷移到音樂學習中,幫助學生找到解決辦法。接受教育后,學生便會在遇到挫折時,學會控制情緒,并冷靜地找到解決學習問題的方法。
在活動中促進德育實踐
音樂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實踐中踐行德育思想,如學生需要在訓練中呈現(xiàn)團隊合作精神等。教師要讓學生明白,只有學生自己心靈美,才能呈現(xiàn)美的作品,這些作品才能給人們帶來美好的感受。
以教學《東方紅》為例,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帶著飽滿的感情來齊唱這首歌,唱出這首歌要傳達的感情。學生結合這一首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歌詞意思能理解,其傳遞了對祖國未來無限的希望。過去的中國度過了漫漫長夜,現(xiàn)在,戰(zhàn)爭停止了,人們可以在這片土地上自由地勞動、收獲。當時的人們想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將要迎接的美好日子,心中怎么會不充滿希望呢?學生要想傳遞這種情感,就必須一起合作,共同把握音樂元素的應用,不能唱錯旋律和節(jié)奏。同時,學生還要調(diào)勻氣息,應用正確的唱法唱出這首歌。為達到這樣的演唱效果,學生可以應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訓練,讓先學會的學生引領后進的學生。先學會的學生要毫無保留地傳授自己的學習經(jīng)驗和理論知識,后進的學生要虛心求學,努力達到教師提出的演唱標準。當學生共同努力完成練習以后,學生便可以呈現(xiàn)出較好的齊唱成果。
教師要意識到,在音樂教學中也能滲透德育,教師應立足音樂藝術美的傳播這一切入點開展德育。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音樂藝術之美、學習音樂藝術之美呈現(xiàn)的規(guī)律,在學習的過程中傳遞美。
(作者單位系江蘇省鹽城市大岡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