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丹琪
馮雪峰故居是一座建于1909年(清宣統(tǒng)元年)的四合院,坐落于義烏市赤岸鎮(zhèn)神壇村,是浙江省黨史教育基地。馮雪峰是現(xiàn)代著名作家、文藝理論家,他作為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開拓者,作為唯一參加過二萬五千里長征的作家,作為黨和魯迅之間的“架橋人”,他的卓著功績,深為后人崇仰。
學校因地制宜將少先隊活動陣地設于馮雪峰故居,關注少先隊員的生活,注重社會服務與崗位體驗,挖掘校外資源,開發(fā)馮雪峰故居小小講解員少先隊實踐活動,展現(xiàn)學校特色。筆者以此為例對少先隊活動的開發(fā)作以下經驗總結:
一、以“選”為前提,挖掘適合參與少先隊實踐活動的群體
少先隊員是少先隊活動的主體,在實踐活動中最能發(fā)揮少先隊員的主動性。雪峰故居小小講解員的少先隊活動中,主體的選擇是雙向的,首先對這項實踐活動感興趣的少先隊員會通過自主報名的方式參與,再由學校大隊部組織面試,確定參與實踐的少先隊員組成一個少先隊團體。
考慮到小學階段年齡跨度比較大,年齡特征也有差異,所以我們面向的是中高段年級的少先隊員。語言表達能力是選拔小小講解員的關鍵點,另外,有藝術特長的少先隊員也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學校大隊部組織了一系列選拔活動,如:開展紅色印記主題演講活動,“中國夢,愛國情”藝術特長音樂會,發(fā)掘有語言天賦和藝術特長的少先隊員,為組建馮雪峰故居小小講解員團隊做準備。
二、以“培”為基礎,提升小小講解員的實踐技能
如果把馮雪峰故居比作紅色文化展示的窗口,那么,小小講解員就是這窗口中最生動的展品,一張用聲音、用真情、用內涵、用形象傳播和展示“雪峰精神”的名片。因此,提升小小講解員的基本素養(yǎng)和實踐技能,培育精英型少先隊員,是少先隊活動謀求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必然要求。
(一)少先隊小干部培訓,點燃少先隊活動的星星之火
少先隊小干部在活動中起著骨干作用,所以加強對小干部的培訓也是搞好少先隊社區(qū)活動的主要前提。起初,學校選拔、培訓出五位優(yōu)秀的少先隊小干部成為馮雪峰故居的第一批小小講解員,這幾位少先隊員互幫互助,收集與馮雪峰相關的先鋒故事,并通過試講不斷適應現(xiàn)場講解的過程,他們從接待第一名游客到如今接待了成千的游客,這些小小講解員勇敢地完成任務,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成為模范講解員。此后,隨著馮雪峰故居小小講解員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學校有更多的少先隊員想參與到實踐活動中來。
三、以“聯(lián)”為紐帶,整合學校、家庭與社區(qū)的資源
家校社的聯(lián)動模式是馮雪峰故居小小講解員實踐活動成功開展的關鍵。學校在馮雪峰故居創(chuàng)設了紅領巾e站,加強社區(qū)少先隊活動陣地建設,優(yōu)化教師團隊指導少先隊員實踐活動,利用學校資源為少先隊活動提供平臺。同時,小小講解員們建立了家長聯(lián)系群,家長們通過交流小小講解員活動相互學習,參與指導少先隊員的實踐活動,幫助孩子提高社會實踐能力。家長們也會利用空余時間陪孩子到馮雪峰故居學習講解知識,進一步充實紅色文化,為小小講解員打好理論基礎。
四、以“幫”為抓手,提高少先隊實踐團體的綜合能力
(一)以老帶新,互幫互助
經過學校紅領巾廣播的招新宣傳,校園里形成了紅色文化傳頌熱潮,小小講解員的實踐隊伍不斷壯大,參與少先隊實踐活動的人數(shù)從最初的5名至10多名直到現(xiàn)在增加至80余名。在少先隊實踐活動中,第一批模范講解員以老帶新,幫助新加入的講解員學習并牢記講解知識,并且利用課余時間幫助他們進行一對一的模擬講解,加快新隊員融入實踐集體。
(二)小組合作,共同成長
根據(jù)不同的講解內容,小小講解員們被分為五個小組,例如第一組小小講解員負責講解文化禮堂中的珍貴圖文資料,第二組講解員負責介紹革命文學家馮雪峰的故事,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促進組內隊員交流經驗,又通過跨小組搭配合作,不同講解內容的小小講解員可以自由組合成5-10人的微型實踐小隊,到雪峰故居實踐陣地為慕名而來的游客講解。
五、以“帶”為重心,加強優(yōu)秀少先隊隊伍建設
(一)黨建帶隊建
“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是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及對青少年的切切囑托和希望。赤岸小學以黨建帶隊建,思想教育與實踐活動相結合,校內課堂與校外實踐基地相結合,通過培養(yǎng)馮雪峰故居的小小講解員參與實踐活動使少先隊員更多地了解紅色文化,培養(yǎng)少先隊員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傳承優(yōu)秀的革命傳統(tǒng)。
(二)實踐帶研究
1.少先隊實踐研究
雪峰故居小小講解員們設計講解員服務調查表,收集來參觀雪峰故居的游客信息,研究少先隊實踐活動的服務對象,對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從而做到理論和實踐的具體統(tǒng)一,提高小小講解員們的應變能力,面對不同的社會群體創(chuàng)新講解方式,并且根據(jù)游客體驗后給出的意見和建議不斷完善,提升團隊服務質量。
2.少先隊理論研究
馮雪峰故居的小小講解員們立足實踐,收集了馮雪峰的系列故事,如馮雪峰與魯迅的交情等,將這些資料整理為文稿與解說詞,并對“雪峰故事”、“雪峰文學”進行研究,不斷更新升級講解內容,然后根據(jù)少先隊員對社會主義價值觀的理解,形成通俗易懂的學習范本與少先隊實踐活動任務單。
少先隊活動實踐成果:
雪峰故居小小講解員實踐團隊至今已開展了四十多次講解活動,累計接待了萬余名游客,服務的群眾來自全國各地。雪峰故居小小講解員們通過小組合作,共同成長,他們在參與實踐活動的過程中,不僅鍛煉了個人的語言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還豐富了社會實踐經驗,提升了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其中的優(yōu)秀學生代表還獲得了“義烏市最美學生”、“義烏新時代好少年”、“金華市優(yōu)秀少先隊員”等榮譽。
赤岸小學馮雪峰故居小小講解員的實踐活動受到各大媒體的關注,小小講解員的事跡先后被省級媒體《浙江教育報》、《浙江教育在線》、浙江電視臺教育科技頻道《聚焦前沿》欄目和市級媒體《金華日報》《義烏商報》和《義烏教育之聲》平臺報道。雪峰故居小小講解員實踐團隊還被授予優(yōu)秀志愿者隊伍的榮譽稱號。
結語
馮雪峰故居小小講解員實踐活動傳遞正能量、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已經成為加強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的一個有效載體,更是成為學校乃至整個轄區(qū)學校少先隊活動的一張品牌名片。筆者也會努力通過參與實踐和研究,進一步創(chuàng)建和完善少先隊員實踐活動,擴大實踐活動的輻射范圍和品牌影響力,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義烏市赤岸小學 浙江 義烏 3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