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色彩作為繪畫、設計中必不可少的藝術語言,無論在生活還是工作當中,色彩的價值都不可忽視。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色彩感受能力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色彩的變化,同時陶冶學生的藝術情操。為此,美術教師應該注重增強自身色彩修養(yǎng),引導學生感受色彩的魅力之處,進而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色彩感受能力。
關鍵詞:美術色彩;感受能力;培養(yǎng)措施
引言
隨著教育制度的不斷改革,我國越來越關注全面發(fā)展人才的培養(yǎng),重視文化課教育的同時,還要加強學生各個方面的教育,進而促進學生的全方面發(fā)展。美術色彩能力作為學生必備的一項基礎能力,為此,教師應該在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美術能力的培養(yǎng),幫助學生形成準確的審美觀,提高自身的欣賞水平,進而增強學生本身的審美素質。因此,職業(yè)技術學校中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色彩感受能力,是目前首要的教育任務。
一、學生美術色彩感受能力培養(yǎng)的價值
(一)有助于學生感受色彩變化
學生對于色彩的感知力有著一定差異,有的學生很難發(fā)現(xiàn)不同色彩中的微小差別,然而有的學生卻能夠敏銳區(qū)分出看似一模一樣的色彩。職業(yè)技術學校的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色彩感受能力,幫助學生感受色彩發(fā)生的變化,激發(fā)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相同的色彩在環(huán)境與畫面的不同中會給人們帶來不一樣的感受,甚至在同一種環(huán)境下的同種色彩對于不同的人而言會產生不同的感觸。教師作為開拓學生視野的指引者,為此,美術教師需要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色彩能力,使學生增強對色彩觀察的敏銳性,領悟到色彩變化后所產生的含義,感受不同心情下色彩變化所表達的情感,進而對色彩變化的規(guī)律進行分析。職業(yè)技術學校的美術教師通過訓練學生的色彩感受能力,能讓學生通過美術作品理解作者繪畫的用意,并以作者的角度去對作品加以分析,感受作品中所表達的情懷。
(二)有助于學生加強著色能力
色彩的美是生活中十分重要的元素,教師通過培養(yǎng)學生美術色彩感受能力,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強學生的著色能力,引導學生借助對美術色彩的認知,對實際生活進行美化。學生可以利用各種美術色彩,使生活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就比如說選擇手機殼的色彩,搭配服裝的色彩,以及室內裝飾的搭配等等,這樣一方面能夠充分彰顯學生搭配色彩的能力,另一方面還能增強學生本身的自信心。
二、職業(yè)技術學校中培養(yǎng)學生美術感受能力的具體措施
(一)學習色彩基礎知識
由于構成美術色彩基礎知識較為豐富,并且完美的呈現(xiàn)于美術教材中,作為美術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去學習有關構成美術色彩的基礎知識,倘若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就無法進行接下來的基礎訓練。所以,美術教師在對美術色彩的構成進行教學時,要加強對基礎知識的講解,并且將色彩中的基礎知識與實際生活進行有效結合,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有關色彩構成的基本概念以及色彩變化的規(guī)律,了解構成色彩的基本要素:色相、明度以及純度三者的內涵。不僅如此,職業(yè)技術學校的美術教師還應該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彰顯出不同種類色彩的層次,帶領學生發(fā)現(xiàn)色彩的相同點以及不同點,使學生能夠熟練掌握色彩構成的基礎知識,這樣將有助于學生增強自身對色彩的認知能力。
(二)通過意象詮釋色彩
職業(yè)技術學院的美術色彩教學應該與實際生活進行聯(lián)系,把生活中的色彩當做起點,將學生對美術色彩的感受進行內化,并且要外化學生對美術色彩的表達。美術教師通過現(xiàn)實生活吸引學生對美術色彩的關注,增強學生的色彩感受力,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加大培養(yǎng)力度,調動學生對于美術色彩知識學習的興趣。美術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營造與教學內容相貼合的情景,鼓勵學生勇于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豐富的色彩,同時領悟色彩的美。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通過不同的意象來詮釋不同風格的色彩,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能夠對美術色彩的學習產生強烈的探索欲望,進而讓學生明白美術色彩與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就比如在向學生講解有關色彩三要素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借助牛奶和橙汁的區(qū)別來詮釋色彩三要素之間存在的關系,通過現(xiàn)實生活中的意象為學生呈現(xiàn)不同的色彩,加深學生對于美術色彩的印象,進而促進學生美術色彩感受能力培養(yǎng)的進程。
(三)借助文化輔助教學
職業(yè)技術學校的美術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美術色彩的知識與技能,還應該著重對學生的情感與價值觀進行培養(yǎng),教師可以借助文化經典來輔助教學,既能使學生的視野得到開闊,又能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在全球化的影響下,造成諸多外來文化的涌入,這對我國傳統(tǒng)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部分學生比較熱衷于外來文化,疏離了本土文化,嚴重阻礙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保護與傳承。為此,美術教師可以在美術色彩教學中融入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作品,幫助學生能夠更加熟練的運用色彩理論知識,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色彩感受能力。除此之外,美術教師還可以將我國經典的民族文化與色彩教學進行融合,如敦煌莫高窟中的彩塑與壁畫、彩陶、木雕、刺繡等擁有豐富色彩的民族文化。美術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對學生的美術色彩感受能力進行培養(yǎng),還要幫助學生形成一定的文化認同感以及自豪感,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好的了解我國的文化內涵。
(四)觀察生活中的色彩
美術教師需要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對生活進行觀察,領悟現(xiàn)實生活中的色彩之美,讓學生的視野不再局限于課堂、書本的約束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感受不同季節(jié)下色彩的變化,如金黃的落葉、七彩的陽光、無暇的白雪,體會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技術。通過對生活的仔細觀察,能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色彩中包含的冷暖色調,以及美術色彩在生活中呈現(xiàn)出的情感,與此同時教師還要加強學生的色彩訓練,以便于讓學生提高自身對于色彩審美的意識。需要注意得是,雖然讓學生走出課堂,但也要讓學生回歸于課堂之中,充分實現(xiàn)“生活化課堂、課堂化生活”的涵義,促使學生對美術色彩知識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并熟練掌握有關色彩搭配的相關知識,進而增強自身對色彩的審美意識,提高學生美術色彩的靈活運用能力。
結束語
總而言之,美術色彩感受能力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在教學中對學生的美術色彩感受能力進行有效培養(yǎng),可以讓更好的學生體會到世界五彩斑斕的美。對于職業(yè)技術學校中藝術設計等專業(yè)的學生而言,美術色彩的感受能力對日后所從事的工作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為此,作為美術教師需要通過科學、合理的教學手段來調動學生學習色彩知識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使得學生能夠全方位發(fā)展,以便于為今后從事與藝術相關的工作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陳熒潔.試論學生美術色彩感受能力的培養(yǎng)[J].成才之路,2018(31):40-41.
[2]王曉.美術教學中色彩教學實踐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21(06):12-13.
[3]沈麗娟.培養(yǎng)學生的色彩感受力的方法[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01):23.
作者簡介:溫紅霞,1972年11月,女,漢族,籍貫:河南省焦作市武陟縣,學歷:本科,職稱:中一,研究方向:美術教育,工作單位:河南省焦作市武陟縣職業(yè)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