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宏
摘要: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人類社會已經邁入了信息化時代,網絡媒體等各種新興多媒體層出不窮,參與到新聞傳播領域中來,對廣播電視新聞行業(yè)產生了一定的沖擊。而廣播電視媒體想要謀求發(fā)展,在新時代的新聞編輯領域中占據(jù)一席之地,就必須堅持努力與創(chuàng)新并重,在內容與形式上開放思路,進行突破。本文將對廣播電視新聞編輯中出現(xiàn)的相關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并給出有利于廣播電視新聞編輯創(chuàng)新的建議與意見。
關鍵詞:廣播電視;新聞編輯;創(chuàng)新
眾所周知,廣播電視新聞的工作主體是編輯,目標對象是廣大觀眾,編輯在廣播電視內容的創(chuàng)新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重要地位。因此,要進行新聞編輯創(chuàng)新,首當其沖就是要培養(yǎng)編輯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創(chuàng)新精神,提供一些渠道讓編輯能夠獲取外界新興多媒體在傳播形式上的有效經驗,在內容上要符合國家社會價值觀,而形式上則要新穎,充分發(fā)揮廣播電視新聞在輿論方面的引導作用。
一、廣播電視新聞編輯的原則
廣播電視新聞的觀眾人群類別大,分布廣泛,遍布全國各地,而播送新聞的時間又比較短,因此,廣播電視新聞具備簡潔性、時效性以及準確性等原則,在內容上就需要編輯把好關,管控好內容,原則上要求播放內容首先要符合國家社會的價值觀,要符合人們心理共同所能接受的公序良俗,在政治傾向上要牢牢向黨靠攏,要跟隨黨的政治路線、方針與政策。其次,編輯要重視內容的真實性,一定要落地調查,保證放送內容的真實程度;最后,必須核對稿件內容與播放畫面內容能否對應,稿件內容是否前后矛盾,對科學理論的描述是否符合違反實際理論,要將虛構內容剔除出來。
二、廣播電視新聞編輯創(chuàng)新的措施
1、樹立正確的政治傾向
廣播電視新聞所面向的觀眾包含了五湖四海各個階層的人民,在思想信念上具有一定的引導作用,因此,廣播電視新聞一定要樹立良好政治形象。廣播電視新聞單位隸屬于國家事業(yè)部門,其形象要與國家事業(yè)單位形象相符合,在工作上要具備公正真實的態(tài)度,這就對廣播電視新聞編輯的職業(yè)素養(yǎng)與道德水平有了一定的要求,在選擇新聞內容時一定要貼合社會民生問題,契合主旋律,能夠引導人民學習社會主義價值觀,弘揚正確的三觀,在社會中傳播正能量。編輯一定要具備敏銳的政治感知力,對特殊新聞要有一定的認知與理解,在結合國家政策與方針基礎上深入淺出地分析,將真正對民生有用的、貼合政治傾向的信息傳播出去。新聞傳播事業(yè)說到底還是為了國家宣傳作服務,因此一定要牢牢地貼合主旋律與社會主義價值觀,弘揚正面、正能量、積極的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
2、培養(yǎng)自身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創(chuàng)新精神
今天,在互聯(lián)網自媒體、新興多媒體的激烈信息傳播角逐中,要想脫穎而出,取得成果,一定要具備創(chuàng)新意識與創(chuàng)新精神。因此,廣播電視新聞的工作人員一定要重視創(chuàng)新意識精神的培養(yǎng),可以適當?shù)匮埰渌涷灷系降拿襟w人來進行主題演講,將他們成功的經驗、解決問題的方式分享出來,從而提高相關工作人員在新聞傳播方面的經驗。此外,還應當定期組織編輯與記者組班學習網絡新媒體、自媒體人的新興傳播理念,與這些自媒體人的交流可以讓廣播電視新聞的工作人員不再囿于原先較為傳統(tǒng)的傳播方式與稿件寫作方式,試著將自身較為經典的新聞論述方式與新媒體中具有參考意義的論述方式結合起來,從而做到廣播電視新聞內容能夠兼顧真實性、嚴謹性與趣味性,一改過去傳統(tǒng)的刻板、呆板印象。必要時,在進行新聞編輯方法上的創(chuàng)新時,還是要進行具體情況的模擬,同時要考慮困難出現(xiàn)時的解決方案,及時進行方法上的調整,并且充分考慮好觀眾們對這種方式的接受程度。
3、及時跟緊社會步伐,重視時效性
我們知道,新聞的重要原則之一是時效性,過度滯緩的新聞毫無價值。時效性指的并不只是要迅速地對突發(fā)新聞進行播報,而且還要考慮到新聞內容能否符合當代社會的需求與發(fā)展。隨著人們生活水平與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對精神層面上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新聞編輯人員一定要不斷地更新自身的知識儲備,多讀書,多了解各行各業(yè)的一些理念與知識,在新聞內容編輯上盡量地給人們普及某些學科領域相關的知識,同時要做好傳播層面上的加工,讓學科中枯燥難以理解的知識能夠落地,更加接地氣,更加通俗易懂,讓老百姓們都能看到新聞,看懂新聞。因此,編輯人員要磨練好自身的語言寫作技巧,博覽群書,廣泛地涉獵各個領域的知識,學會如何把一些高深的概念用比較通俗易懂的話語講出來,只有這樣才能夠牢牢地抓住觀眾們的心,讓廣播電視新聞在今天的多媒體傳播時代再放異彩。
4、向觀眾的需求靠攏
電視廣播新聞所擔任的職責一直都是傳播正能量,宣傳國家政策、方針,引導輿論,這就導致了很多時候編輯進行內容編輯時需要貼合一定的規(guī)則與標準,不能率性而為,但是這些傳統(tǒng)規(guī)則和標準并不是死板的、一成不變的,而是可以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變化。今天,公共知識領域的討論已經在互聯(lián)網的影響下遍布了全國,人們越來越熱衷于參與到社會政治討論中來,人民對國家大事、國家政策方針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因此,廣播電視新聞編輯一定要在新聞內容上盡可能地向觀眾的需求靠攏,多談些國家政策方針以及其對民生百姓的影響,同時也可以多放送一些公共知識領域中會出現(xiàn)的問題及其討論。同時,老百姓最關心的是衣食住行,因此,適當?shù)臅r候也應當關注一下衣食住行的相關問題,針對老百姓的穿衣、吃食、住宿、出行做一些專題報道,結合科學知識指導老百姓如何更好地生活、更好地加入社會生產發(fā)展中來。只有從觀眾的需求出發(fā),才能使得電視廣播新聞更能吸引觀眾,并產生更大的影響力。
結束語:
總而言之,廣播電視新聞的發(fā)展同民生百姓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盡管目前有許多互聯(lián)網自媒體、多媒體出現(xiàn),但是只要廣播電視新聞編輯能夠將觀眾的需求牢牢記在心上,貼合時代和社會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積極傳播正能量,為社會發(fā)展、文化進步獻出媒體人的一份力。
參考文獻:
[1]熱依來·庫爾班.廣播電視臺新聞編輯的創(chuàng)新路徑研究[J].西部廣播電視,2021,42(09):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