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炳輝
1 背景
近年來,各級教育部門和學校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和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重要論述,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加強學校體育的決策部署,推動學校體育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全國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下降的趨勢得到初步遏制,有些指標出現(xiàn)好轉。但總體看,學校體育仍然是整個教育工作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學生體質健康形勢依然嚴峻。我們將按照三中全會《決定》關于“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煉,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體魄強健”的部署要求,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把體育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動學校體育工作取得明顯突破、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得到明顯提升。(袁貴仁,2014)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學生承受較大的課業(yè)壓力,“陽光體育”的提出保障了學生在校的體育活動時間,很大程度上對學生的身體素質的鍛煉提供了堅強的后盾。
跳繩,是小學生十分喜愛的體育運動項目之一,是小學階段鍛煉身體的重點教材,非常具有實用意義,有簡單易學、課間課外都能進行的特點。同時也是一項很好的健體運動,練習跳繩,能有效訓練學生的反應能力和耐力,逐步提高跳躍能力,促進學生下肢肌肉、關節(jié)、韌帶和內臟器官機能的發(fā)展,增強學生的彈跳力以及靈敏、速度、協(xié)調等身體素質,培養(yǎng)學生勇敢、果斷和克服困難等優(yōu)良品質,有助于保持學生個人體態(tài)健美,從而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跳繩運動的配備十分簡單,只需一根跳繩,一身輕便衣服及一雙舒適的運動鞋便可以進行;活動空間也不受限制,不需要很大的場地,容易開展,學生在課間休息時就可以進行,練習時可以不受場地的限制。長期以來,珠海市斗門區(qū)齊正小學一直積極開展陽光體育活動,利用體育課和大課間形成自覺鍛煉、快樂活動的健體好習慣,日積月累。在扎實的訓練中,我們不斷摸索,總結出適合集體跳繩訓練的科學方法。
2 技術及方法指導
2.1 跳繩的長短
在每年的新同學的跳繩訓練過程中,老師們遇到的最大的問題就是,老師以為跳繩因為一年級學生的身高較矮小,所以把跳繩按照其他年級跳繩長短的標準剪短,反而,這樣使得學生學會跳繩的時間要長得多。通過長久的觀察,我發(fā)現(xiàn)一年級學生的跳繩跟高年級學生的跳繩標準并不應該一樣。高年級要求雙腳踩到跳繩中間,兩手柄拉到肚臍即可,但一年級要拉到胸口以上才行,這是因為一年級的學生剛學跳繩,他們的反應比較慢,所以較長的跳繩甩到前面拖地然后學生再起跳的時間會長一些,這樣有利于給學生緩沖,有適當的反應時間。當學生學會跳后可慢慢把繩子一點一點剪短,這樣就會慢慢提高速度。
2.2 協(xié)調性訓練
對于連續(xù)跳不了兩次的學生,的確是個大難題。剛開始真的困難,因為時間有限,盡管知道是協(xié)調性不好的原因,但也想不出好的方法去教,最后抱著一線的希望,我把斷的跳繩讓學生抓住一起繞圈,兩手繞不用跳,熟練后,再叫學生跳,這樣一來,就會連續(xù)跳2個、3個,然后慢慢增多,逐漸克服了這個困難。教會這部分學生跳繩,是我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
2.3 跳繩方法
我校的學生在跳繩訓練中,一年級學生先是教會學生雙腳并跳,學會后才慢慢教兩腳交換跳,這樣容易提高學生的興趣,和成績。此外,由于學生年紀較小,雙手力量不夠,握繩的位置也有講究。這時他們雙手握住跳繩把柄前端,有利于減輕握繩的重量,對節(jié)省體能有相當大的幫助。
2.4 最后提升
學生集體進行一分鐘定時訓練,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在前面三十秒要保持一定的速度,后面三十秒仍然要全力以赴。為了綜合提高學生的跳繩水平,教師可采取以下幾個方法:
第一,排隊人員位置。根據學生的跳繩水平進行整體布局,跳繩速度快的同學分插在跳繩比較慢的同學旁邊,在訓練中讓跳得快的同學對跳得慢的同學進行無聲的激勵。同時,教師引導跳繩速度快的同學之間進行比拼競賽,防止他們裹足不前。
第二,個別的督促和激勵。針對個別跳繩水平較為落后的學生,指導老師在一分鐘計時當中要重點督促、時刻關注,通過語言的激勵讓學生盡力而為,特別是體力下降的情況下鼓勵他們咬牙堅持,長期下來,他們在訓練中堅持每次能全力以赴,對成績的提高有明顯的效果。
第三,沖刺階段的鼓舞。一分鐘的跳繩,前三十秒鐘大部分學生都鉚足了勁,但后三十秒他們都不約而同地慢了下來,這個時候,即使老師在旁邊拼命地加油他們也難以加快速度。而倒計時10秒鐘則讓學生有看到希望的感覺,而且有部分學生最后采用了雙飛跳,他們往往可以在最后時刻都做到了加速沖刺。
學校不斷探索適合提高小學生跳繩水平的有效方法,兩年來,學校更是加強了對一年級學生的指導,使得全校的跳繩訓練有序開展,整個學校的跳繩水平保持在較好的水平,為斗門區(qū)中考體育加試做好充分的準備。通過跳繩訓練,不僅增強了學生的體質,更磨練了學生的意志。
(作者單位:廣東省珠海市斗門區(qū)齊正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