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春蓉
我的家住長陽縣鄂西南最邊遠的山區(qū),如若要進縣城,得先走一段蜿蜒崎嶇的山路后坐摩托車,再坐船,最后坐汽車!加起來得花大半天的時間,貨真價實是大山里的孩子,碧玉年華時的我沒有見識過外面精彩的世界,但是我認識“英子姐姐”!我的命運是英子姐姐改變的。
一、以榜樣的力量,成為媽媽的光!
“英子姐姐”為改變貧困山區(qū)的貧困學生的命運疾呼吶喊,把全部的愛奉獻給大山的孩子,我就是收到“英子姐姐”愛的其中一員。還記得高中畢業(yè)后的那個暑假,全家人眉頭緊鎖,氣氛低沉,在我是否上大學上糾結萬分。父母支持,我本人卻在退卻。俗話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我和哥哥懂事的也早,大我七歲的哥哥高中畢業(yè)后就選擇外出務工補貼家用。我常年看到父母烈日下暴曬的皮膚黝黑粗糙,摸著他們充滿老繭粗糙的手,二八年華的我想為家庭減輕負擔,其實很多人跟我有一樣愚蠢的想法!“走出大山唯一的出路只有讀書呀!姑娘!”我的媽媽帶著哭腔呵斥我。當媽媽拿著錄取通知書和我爭執(zhí)時,是“英子姐姐”向我們伸出了援助之手,幫助我順利進入了夢寐以求的師范院校。媽媽送我到車站時,從她那雙酸澀的雙眸中,我看到了期盼!我知道辛勞了一輩子的母親在我身上看到了光!我要像“英子姐姐”一樣,做一名教師!成為媽媽的光!
在英子姐姐的幫助下我順利從師范院校畢業(yè),并且一心想回到美麗的家鄉(xiāng)長陽,一是想為家鄉(xiāng)的教育事業(yè)貢獻出我微薄的力量,二來父母年紀變大,我長大成人要顧著家。在2016年的暑期如愿考上了長陽縣教師編制,能正式成為一名教師我感到無比自豪!我要向英子姐姐一樣扎根基層,在工作中踏實肯干、吃苦耐勞,團結同事,熱愛天真爛漫的孩子們,立志要做一名有責任心會給孩子帶來光的老師!記得在一個炎熱的暑假里,一名已經(jīng)升入小學的孩子家長微信發(fā)來一張圖片,稚嫩的字體寫到:“我最愛的人是我的幼兒園老師侯老師,我會常來看您的,給您匯報我的學習成績…..”,我感動的像個拿了高分的孩子般忍不住想要炫耀,原來孩子們也會成為我心里的光!
二、用滿懷的愛心,托舉脫貧的夢!
國家的“精準扶貧”政策像一場久旱的大雨,灑進了貧困群眾的心中,讓他們享受到了滋潤與甘甜。2018年元月,我們接到了這項光榮又艱巨的任務,我們要作為脫貧攻堅大走訪人員也投入到扶貧工作中去,要走陌生的路,去不熟悉的地方,見陌生的形形色色的人們。其中的點點滴滴,種種經(jīng)歷,所見所聞,給了我不小的鍛煉。
與王家棚村相關負責人員接軌,細致了解工作要求,結合本園本村實際情況,細致落實分工,明確工作重點。到每家每戶詢問調(diào)查,耐心聽取群眾意見,宣傳精準扶貧政策,并做好記錄以及落實簽字,加強與村民的交流和溝通。
臘月初的嚴寒里,我獨自走在陌生的鄉(xiāng)村小道上。本著村村落戶戶到的原則,我正要去一位低保戶的家里,一路打聽終于是找到了!出門迎接的是一位面色青灰的叔叔,我說明來意后他熱情的引我進門。但是如此的嚴冬里家里并沒有生火,家中也無其他人,經(jīng)過了解這兩年他愛人身患癌癥透支了不少錢,2018年末去世了,還有一個女兒在讀小學,煩惱的事情很多。不過叔叔只是輕描淡寫的提及了自己的傷痛,看到叔叔的右手蜷縮在胸前,原來他還有痛風!現(xiàn)在的全部心思,都在孩子身上,言談之間的擔憂全然沒有考慮到他自己。自己胳膊也疼的沒辦法工作,收入也就低保金。不過好在女兒身體健康讀書用功,說到女兒的時候叔叔的眼里終于有了光芒。看著此情此景,我的內(nèi)心五味雜陳,心底泛起酸楚。我們每次走訪,看到的是他們勤勞、善良、堅強、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看到的是積極的心態(tài)與希望。他們總是在夸現(xiàn)在的政府,對扶貧政策總是豎起大拇指,心里由衷地感謝村里的領導以及黨和政府。
通過大走訪時挨家挨戶的宣講政策以及情況摸排,最終我作為龍舟坪王家棚村的一名幫扶人,負責了5個農(nóng)戶的信息采集整理。每月完成走訪以及“五個一”,利用下班時間一趟又一趟的去扶貧戶的家,溝通、交流、打掃、干活,為了拉近與他們的距離我做了很多努力。我心中明白我們要變輸血為造血,要扶貧更扶志,終于我們可以和朋友一般相處了,同時也感受到了他們的熱情質(zhì)樸。疫情防控期間,扶貧戶王某的女兒從武漢打工返鄉(xiāng)待業(yè)在家,王某只有一個女兒,大學本科畢業(yè)在外務工3年,鮮少回家,工作壓力大還不穩(wěn)定。隔離期間我與她談心,談到家鄉(xiāng)的發(fā)展之迅速;談到父母年紀變大,身邊無人照料;談到對未來的規(guī)劃等等。她酸楚難言。后來在我和她父母的建議下,隔離期間靜下心來看書,積極備考事業(yè)單位和公務員??墒鞘聵I(yè)單位的落榜一度使她想放棄備考,在我的多次勸導下她同意報考公務員并且愿意從基層做起,如愿我們都收到了好消息,順利考取了鄉(xiāng)鎮(zhèn)公務員!審核階段我去她家進行了最后一次入戶走訪,因為在我們共同努力下,王某一家順利脫貧!滿懷愛心,托舉脫貧的夢!
在扶貧的過程中,隨處可見勞動的力量、生命的力量。我學會了百折不撓,我的人生中也樹立起了一種堅定的信念:勞動是最光榮的,勞動人民是最偉大的.扶貧不僅僅是任務,更是一種責任。
2021年2月25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辦的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英子姐姐”穿著我們土家族的盛裝,款款上臺,與主持人康輝和諧互動。在電視機屏幕前的我心中感慨,原來事業(yè)和職業(yè),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卻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概念和心態(tài)。英子姐姐一直把教育當作終身為之奮斗的事業(yè)在熱愛著,矢志不渝地走在網(wǎng)絡助學之路上,幫助更多的孩子圓讀書夢。作為一名普通的支教老師,她與一盞煤油燈為伍,數(shù)度放棄進城機會,堅守邊遠山區(qū)整整20多年;作為一名敬業(yè)的小學校長,她以本職崗位為樂,堅持率先垂范、以身作則,教學質(zhì)量走在前列;作為一名執(zhí)著的愛心大使,她與崎嶇山路結緣,募集善款2400萬元幫助2.1萬名貧困學生圓了讀書夢!
我入編后在鄉(xiāng)下工作了3年,見證了舊顏換新貌的盛況,新的教學樓拔地而起,硬件設施逐漸完善,師資隊伍越來越優(yōu)質(zhì),自我提升的平臺多種多樣!我身在教師隊伍中我倍感自豪。我會踏踏實實奮斗在教育一線,一步一個腳印,將責任心、耐心、愛心給孩子們。以英子姐姐為榜樣!成為我媽媽的光,更要成為孩子們的光!作為一名教師,我們的工作雖然平凡,但責任重大。我要成為向英子姐姐那樣有擔當、有奉獻精神的人,為長陽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