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鶴薇
摘要:小學中年級語文習作教學具有較強的知識性、實踐性和應用性。很多中年級階段的小學生對習作教學存在畏難心理。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若想有效地提高中年級習作教學的效果和效率,就必須將習作教學生活化,結(jié)合小學生的實際生活設計教學活動,促使小學生逐漸地喜歡上寫作,從而切實地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水平。
關鍵詞:小學中年級語文;生活化;習作教學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24-001
引言
陶行知先生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他曾指出:“脫離了生活的教育是沒有生氣的,沒有圍繞生活的書本便是死的書本?!币恢币詠恚曌鹘虒W就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證習作教學效果的第一步就是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熱情,讓學生基于主觀能動性參與到習作教學活動中。
一、體會生活,感悟生活,積累寫作素材
首先,教師在教學生作文寫作過程中要不斷引導學生細致地觀察生活,即便是一草一木也不能忽略,因為它們往往能給學生帶來對人生和自然的感悟。其次,要培養(yǎng)學生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的能力,要讓學生明白生活中簡單的一件事會帶來什么樣的影響,要讓學生知道小小的一個物件會有什么樣的巨大作用,不斷引領學生把握生活的真諦,并試著用生動、優(yōu)美的語言讓學生將自己對生活的感悟、所思所想表達出來。最后,在生活化的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帶領學生積累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的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或?qū)W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的道理,讓學生在學習中生活,在生活中積累,不斷提升寫作能力與水平。除此之外,由于小學階段學生年齡較小,他們的注意力總是容易被其他事物所吸引,所以無法將注意力集中到學習中,因此教師在帶領學生體會生活、感悟生活、積累生活的過程中,應當提前教給學生一些可以集中注意力,避免干擾的觀察技巧,能夠使學生專心致志地體會生活,認真寫作,同時要讓學生養(yǎng)成自主思考的習慣并以文字為載體記錄下自己的所思所想,積累自己對于生活的感悟,以便能夠在此后作文寫作中可以靈活地運用自己在生活中積累的寫作素材,可以準確地表達出自己的思想感情,這樣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積累一些寫作經(jīng)驗與大量的寫作素材,使學生養(yǎng)成主動學習、獨立思考的好習慣,讓學生在不斷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的同時,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二、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激發(fā)寫作興趣
小學語文教師開展生活化習作教學的有效方式之一就是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寫作情境,配合應用與之相適應的生活化教學手段。生活化寫作情境就是教師融合素材、主題、教案、教學輔助手段等,為學生構(gòu)建一個充滿熟悉感的生活化寫作課堂,當學生置身于一個不陌生的教學情境中時才會更加放松,進而放飛思維開始寫作,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以五年級《祖父的園子》教學為例,完成課文教學后,教師可以基于文中主題給學生布置一個寫景的習作。在正式開始寫作之前,教師可帶領學生參觀校園花壇,用獨特的視角去感受校園花壇的景色,開始一場以“校園花壇”為題的寫作。這種訓練方式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同時促進學生將所學的表達技巧靈活地運用到實踐中,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和感受,為寫作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注意設置生活化問題
在習作課堂上,教師可以基于課程內(nèi)容,以學生熟悉的生活話題或事物為切入點設置問題。具體來看,問題的設置既要適當高于學生的知識認知,又要同學生的真實經(jīng)歷相適應,在經(jīng)驗和認知的沖突中調(diào)動學生探究思考、書寫作文的積極性。例如,在引導學生就“難忘的小學生活”這一題目進行寫作時,很多學生覺得自己六年的小學生活經(jīng)歷很豐富,有許多難忘的經(jīng)歷,因而無從下手,此時教師便可先以問題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同學們,大家回憶一下自己的小學生活,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印象最深的一個人又是誰?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開始回憶自己的小學生活,找出印象最深的人和事。教師繼續(xù)追問,讓學生找出自己對這些人和事印象深刻的原因,這樣他們在寫作時便有更多真實的話題和事跡可寫。
四、通過小組合作方法促進學生生活化習作練習
雖然中年級的小學生已經(jīng)積累了一定的觀察生活的能力和寫作經(jīng)驗,但其個人能力的發(fā)展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這使得他們經(jīng)常會在觀察生活、搜集素材的過程中遺漏關鍵信息,從而出現(xiàn)“寫不好”“寫不清楚”等情況,嚴重阻礙了生活化習作教學積極作用的發(fā)揮,甚至影響學生的生活化寫作的自信心。在小組合作中,這一問題可以很好地被避免。通過小組合作,學生可以一邊觀察生活并搜集素材,一邊討論自己發(fā)現(xiàn)了什么、想要寫什么、想要如何寫。如此,在交流中分享素材、獲得更多的支持,同時圍繞“寫什么”“如何寫”進行“頭腦風暴”,學生們的“寫”必然會更加豐富、更加深刻。尤其是在這樣的狀態(tài)中,學生之間還能產(chǎn)生一種“若有似無”的競爭意識,他們會在無意中為了“比別人觀察到更多生活中可用于寫作的素材”而更認真地觀察生活、搜集素材,這同樣可以為后續(xù)寫作奠定更堅實的基礎。
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在當下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過程中,老師要能夠認識到素質(zhì)教育教學工作對于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基本要求,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還要能夠認識到當前社會發(fā)展對于全能型實用型人才的要求。因此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積極有效地應用生活化教學策略來輔助作文教學工作的開展和實施,能夠盡可能地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和興趣,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寫作素養(yǎng),提高文章內(nèi)容質(zhì)量,因此有助于作文教學工作的開展和實施。
參考文獻
[1]覃慶三.生活化的小學語文中年級習作教學分析[J].新課程,2020(43):42.
[2]許梅婷.生活化的小學中年級語文習作教學新探[J].試題與研究,2020(10):193.
[3]白淑娥.小學中年級語文教學生活化有效策略研究[J].試題與研究,2019(2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