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發(fā)展,企業(yè)對于技術工人,尤其是具備高級技術工人的需求都在逐年增加。而作為高職類學院學生能夠參加具有社會影響力的競技,不但可以提高學校社會聲譽,也可以鍛煉學生技能,為學生走入企業(yè)做好鋪墊。本人曾多次參加沈陽市舉辦的鉗工技能大賽并取得過一些成績。現(xiàn)將裝配鉗工技能比賽實操考核部分內容的準備工作和比賽技巧進行總結,望對我學院準備有興趣參加裝配鉗工比賽的老師和學生能有所幫助。
關鍵詞:裝配鉗工技能比賽;抗壓能力;比賽技巧
0? 引言
裝配鉗工的實操比賽的加工圖紙,都是以工件的銼配件為主,根據制作工件的難易程度,一般考試時長會在4~8小時之間不等。為了能讓參賽選手取得一個好的成績,應在比賽前進行嚴格的準備。
1? 參賽選手的選拔與培養(yǎng)
1.1 參賽選手的初步選拔? 參賽選手的選拔期為一年,這是基于本學院所有的大一新生會在一年內完成機械制圖、材料力學、鉗工實訓課程等相關科目的學習,對于每個班級鉗工實訓成績優(yōu)秀并希望參加鉗工大賽的學生作為選拔對象。對于身體強壯、靈巧,協(xié)調性好,無任何生理心理疾病,心理素質良好,具備一定的臨場反應能力,專業(yè)課成績較好,有上進心、對鉗工大賽有一定的期望的學生,可作為重點選拔對象。全校初步選拔對象需控制在20-30人之間即可。
1.2 參賽選手的選拔與培養(yǎng)? 初步選拔結束后,就要進入到為期一年的初步培養(yǎng)期,在這個階段中學生不但要犧牲大量的課余時間,還要面對殘酷的賽選機制。
1.2.1 劃分競技小組 參賽選手到達訓練場后,指導教師要對學生細致的講解鉗工各項安全注意事項,確保選手在訓練階段不出任何的安全事故。然后,根據選手數量劃分競技小組。如初步選拔選手30人計算,需按學生所在系部分為ABCD四組,每組選定一名組長組織每日的訓練活動與指導教師的溝通工作。
1.2.2 基礎訓練項目? 鉗工比賽內容主要以鋸削、銼削、鉆削為主。作為基礎訓練,以鋸削銼削為主要訓練目標具體方法如下:
①鋸削練習:鋸削第一層次為基礎層次,選手需要在寬度40mm的Q235條料上繪制一條尺寸界線,再以尺寸界限為準往外2mm繪制一條鋸割參考線。要求選手在鋸削結束后,鋸縫要在兩條線之間通過,且尺寸界線與鋸割參考線都不能有任何損傷,加工時間控制在4分鐘之內即可。第二層次為強化層,選手以加工后的基準平面繪制一條尺寸界線,鋸割完成后用游標卡尺檢測鋸縫到基準平面的距離,其尺寸精度需控制在0.15-0.2之間,加工時間控制在4分鐘之內即可。第三層次為穩(wěn)定層,要求選手按第二層次標準反復練習,以達到發(fā)揮狀態(tài)穩(wěn)定為準,具體練習時間為6個月。
②銼削練習:1)銼削姿勢練習:銼削姿勢是整個銼削練習的重中之重,在銼削姿勢練習時,每兩人一組。一人進行銼削練習,另一名學生需根據指教教師講解的銼削要領進行觀察,并對操作選手的銼削姿勢、雙手用力等方面進行指正。指導教師巡視訓練場,對所有學生進行銼削姿勢指導。2)基準面練習:選手在基準面練習時,一定要自己鋸削再銼削加工基準面,所有制作過程均有選手自己手動完成。在練習時,要熟練掌握銼削方法,檢測方法。要活用研磨法,要對研磨的顯點位置進行有效銼削,平面度垂直度均控制在0.05mm以內,表面粗糙度控制在Ra1.6μm以內,加工時間控制在10分鐘以內即可。3)平行面練習:平行面銼削練習需與鋸削練習同步進行。垂直基準面銼削完成后,繪制平行面尺寸界線,先用鋸削鋸處多余加工量,再用銼削方法對平行面進行銼削。尺寸精度由±0.1逐漸提高到±0.01為準。
③選手選拔機制。選手由于選手個人能力不同,通過6個月的培養(yǎng)選手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提高。為了選拔下一個階段的培養(yǎng)對象,對于不能經常參加訓練活動和綜合能力不足的選手進行淘汰。
1.2.3 強化培養(yǎng)階段? 為了能在大賽中取得理想成績,選手要進行凸凹銼配件、單燕尾銼配件、三角拼塊銼配件、階梯配合件等工件的銼削銼削練習。除此之外,還要進行抗壓訓練、障礙訓練和模擬比賽訓練。選手要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工件的制作,指導教師要按照工件的評分標準對工件進行評分。指導教師要分析選手工件評分表的丟分項目,找到選手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指正,并制定切實有效的實施方案。對于不能有效提高的選手并不刻苦訓練的學生,可進行淘汰。
1.2.4 最終參賽選手的確定? 通過多次模擬比賽后,按選手的比賽成績制定選手技能曲線圖。對于曲線圖成績較高且發(fā)揮穩(wěn)定的選手可作為最終參賽的最終選手,人數為1-3人。
2? 裝配鉗工比賽賽前準備
2.1 量具準備? 對于參加鉗工比賽選手而言,大多準備0-150mm游標卡尺、0-25mm千分尺、25-50mm千分尺、50-75mm千分尺、百分表、百分表架、量塊(72塊)、平臺、正玄規(guī)、V型鐵等。選手按照比賽的量具清單準備好量具后,需要選手校正量具。一方面是選手對自己準備的量具放心。另一方面,一旦比賽中出現(xiàn)量具不可預測的量具損傷或者損壞,選手可以自行調整。
2.2 工具準備
2.2.1 銼刀的準備? 裝配鉗工考核主要是銼配件為主,選手準備一套稱手的銼刀就勢在必行。首先,選手必須要有一把粗方銼并將銼刀的一面用砂輪磨平,在去除平面和內直角最大銼削余量的時候會由極大的幫助。然后準備一把10寸的粗平銼,用于銼削毛坯面和平面金屬余量用。一套10寸和一套8寸的粗、細平銼,左、右邊各開30度刃口共4把,主要用于裝配件的清根銼削。準備6寸的細平銼一把,也要求左、右邊各開30度刃,對于清根銼削會更有幫助。關于銼刀的品牌可以選擇美國的雙銼或國產的世達。
2.2.2 鋸割準備? 鋸割技能的好壞,直接影響加工工件質量和速度。作為鋸割準備,主要是準備鋸弓和鋸條。比賽的材料多為Q235和45號鋼,所以鋸弓選用世達的輕型鋸弓即可。在鋸條選擇方面推薦24齒的中性鋸條,該鋸條軟硬適中,在保證鋸削速度的前提下,不容易折斷。在品牌方面推薦世達鋸弓、魚牌鋸條。
2.2.3 孔類加工工具的準備? 鉆頭、鉸刀都是孔類加工必不可少的常用工具。鉆頭和鉸刀入手后,應先用臺鉆進行試鉆,檢查鉆頭的硬度和鉆削后的孔徑大小。鉸刀入手后,先進行試鉸。如果鉸孔后孔徑較大,需要對鉸刀進行磨削加工。如果鉸孔后,孔徑較小,必須更換鉸刀。
2.2.4 其他工具準備? 除上述比賽工具外,還要檢測劃針、劃規(guī),準備好紅丹刷、粉筆、記號筆等小物件。裝備鉗工比賽對選手的體能要求較高,為了避免選手在比賽時出現(xiàn)體力透支甚至出現(xiàn)脫水現(xiàn)象,還要準備紅牛、巧克力、白水等食品,在實際比賽時可及時補充體力。
2.3 選手心理和生理的準備
2.3.1 選手要保證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 選手不要給自己太多的精神壓力,更不要在名次方面給自己施加壓力。只要按照自己所制定的加工節(jié)點進行加工即可,往往這樣會發(fā)揮比平時訓練更突出的水平。至于成績,只要發(fā)揮得當,自然會比較理想。
2.3.2 選手要做好比賽的體能儲備和比賽時的體能分配? 賽前焦慮,飲食和睡眠不好,必然影響選手的體力存儲。在比賽時,要做好體能分配。如果一開始非常的拼,后期由于焦慮和緊張都會加速體力消耗,如果不及時補充巧克力或紅牛等功能性食品,最后都很難完成工件。
3? 裝配鉗工比賽技巧
3.1 看懂圖紙,制定正確的加工工藝? 看懂圖紙制定正確的加工工藝是比賽的第一步。拿到圖紙后,切不可急于加工,一定要看懂圖紙,了解圖紙上的各個公差要求。根據圖紙的輪廓尺寸,來檢查毛坯件是否合格。如果毛坯本身存在缺陷一定要找現(xiàn)場的工作人員進行調換??炊畧D紙后,要根據圖紙和毛坯料尺寸制定正確的加工工藝。如果在開始制作時,出現(xiàn)輕微加工錯誤,還需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工藝調整。
3.2 工、量具的擺放? 選手進入考場后,應盡快將工量具整齊的擺放在鉗臺上。為節(jié)約比賽時間,應將銼刀放在臺虎鉗的右側,手鋸放鉗臺的左側(如果是左撇子應反放)。所有量具盒必須全部打開,卡尺、直角尺靠近虎鉗、千分尺靠近平臺位置,檢查平臺精度后調整杠桿百分表,量塊按測量尺寸分組擺放。按照實作進度,可以適當的改變工量具擺放位置,將不常用的工具擺放在稍遠處,常用工具擺在隨手可拿的位置。在實作時,工量具不可混放,避免損壞量具,影響量具精度,為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3.3 快速加工垂直基準面? 毛坯件輪廓一般都是用銑床或刨床進行備料,所以毛坯料基本會有兩個基準面互相垂直。選手在銼削垂直基準面時,可以用細平銼快速的對這兩個面進行銼削加工,這樣可以減少垂直面的調整余量,減少工件的加工時間。在工件的加工余量較大時,盡量遵守鋸銼原則。即加工余量大于1.5mm時采用鋸削,切不可用蠻力進行銼削加工。
3.4 確??孜痪? 在比賽時,按照圖紙標注單孔的孔邊距一般在正負0.05mm到正負0.01mm之間。這種精度的孔距,不管怎么提高鉆孔的操作手法都很難保證精度。所以正確的做法是垂直基準面加工后,按基準面劃孔位線時多留0.1mm余量。然后在打樣沖眼的時候,要改用樣沖尖角度在60°的專用樣沖,打樣沖眼,最后在進行鉆孔加工。鉆孔時,先用3mm鉆頭鉆削孔徑底孔,再用相應的鉆頭逐步擴孔。鉆孔加工后,檢查孔邊距并根據實際情況,適當的對工件垂直基準面進行銼削加工,把孔邊距銼削到孔邊距的精度范圍之內,這樣能獲得更多的分值。
3.5 對于封閉區(qū)間內余料的去除? 凹形工件是常規(guī)的比賽項目,在清除凹形工件的封閉區(qū)間時。建議先對凹形工件的底部進行群鉆加工,凹形兩側用鋸割加工。雖然鋸割按照群鉆加工會消耗一定的體力,相對于群鉆在凹槽兩側留下的鉆削與鋸割留下的余量相比較,還是鋸割余量更便于銼削加工,能為工件的后期加工爭取到更多的調配時間。對于群鉆后凹形工件的底部清除,建議自制寬度為10mm的扁鏟。相對正規(guī)25mm寬扁鏟,10mm扁鏟更利于比賽。
3.6 工件完成后的注意事項? 工件完成后,一定不要急于上交工件。首先要檢查工件的多有邊是否進行倒角處理。其次,應重新檢測所有尺寸,做到心中有數。如果工件因裝夾或者加工引起變形,可以在公差允許的范圍內,進行輕微的銼削。最后,檢查自己在圖紙上填寫的姓名準考證無誤后,將工件用圖紙包好上交。檢查工具、量具是否丟失或損壞后,方可離開比賽現(xiàn)場。
裝配鉗工比賽的比拼,是每一位選手綜合能力的對決。要想在比賽中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就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和大量的刻苦訓練。希望在不遠的將來,省市、乃至全國各類比賽都能有我學院的身影。
參考文獻:
[1]劉林,吳磊.賽前指導訓練對提高中職技能大賽水平的探索研究[J].科技展望,2017(26):219.
[2]溫勇泉.探討裝配鉗工的技術要點[J].技術與市場.2017,(6).142-143.
[3]畢靜波.鉗工技術技能大賽探討[J].河北農機,2019(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