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肖邦的夜曲,是其廣受歡迎的代表作,而升F大調夜曲則是夜曲當中在藝術風格與演奏技巧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升F大調夜曲 op15no2,是本文重點探討的重點,即升F大調夜曲作品15號的第2首,本文主要分析作品的藝術風格特點以及演奏技巧要點。
【關鍵詞】肖邦;升F大調夜曲;演奏技巧;藝術風格
升F大調夜曲op15no2是肖邦夜曲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首,其浪漫主義色彩使得夜晚的靜謐柔和氛圍得到了充分體現,本文將對其藝術風格特點以及演奏的技法要點進行總結,一探夜曲的魅力。
一、肖邦升F大調夜曲op15 no2藝術風格特點
浪漫主義在音樂領域的展開相對于文學領域較晚,且在思想內涵上不同于文學領域的浪漫主義。文學領域的浪漫主義,追求個體的情感釋放與天性解放,反對創(chuàng)作形式的局限,而音樂領域的浪漫主義音樂則重視個體的自我表現,重視充滿詩意的藝術加工,意在用夸張的、感性的表達方式去放大情感。可見音樂領域的浪漫主義要更加追求情感的再放。這樣的理念,在肖邦的《升F大調夜曲》中也得到了體現。通過柔和的曲調表達,黑夜的靜謐、恬淡氣息滲透內心。曲中的花音裝飾,更是錦上添花的一筆,讓曲調更加宛轉悠揚。歌曲第一段,所闡述的是甜蜜的回憶,柔和而甜蜜。中段則加入了不安的情緒,但是依然基于溫暖的基調去表達,朦朧而不失溫暖。曲中對于修飾手法的應用,對于修飾旋律的“加花”技法應用,以及錯位等復雜節(jié)奏處理技巧的應用,使得整首曲子的旋律順暢延展開來。復雜婉轉的旋律,能夠襯托出花腔色彩,體現樂曲中豐富的情感,展現內在的力量[1]。
二、肖邦升F大調夜曲op15 no2演奏技巧
該曲的開頭,首先進入了悠遠、靜謐的主題節(jié)奏,如同夜幕當中從遠處幽幽傳來的歌聲。歌曲第一部分,該曲的主調為升F大調,A樂段為第一到第十六小節(jié),演奏過程中,需要基于單一調性、收攏性的原則去處理復樂段。通過結合運用顫音與三、五、七連音,加之八分、十六分、三十二分音符的錯落,能夠讓旋律更加豐富,同時傳達出幾分憂郁的情感。演奏過程中,要利用低音部的分解和弦技巧去營造靜謐悠遠的氛圍,搭配高音部的旋律起伏,能夠讓旋律的層次更豐富,使人感受到如同沐浴月光下的美意境。第一樂句包含兩個重復樂節(jié),演奏時,定調要用主屬和弦交替的方式處理。第二樂句的演奏重點在于變奏,需要基于第一樂句,利用移位的方式去做變奏處理,這一段的曲調相對第一樂句要上行兩度。演奏時要做好離調處理,首先要向升C大調進行轉換,后續(xù)的拓展,則要基于 DDⅦ7- D調進行轉換。第二樂句復樂段的后半部分要插入裝飾性的花腔變奏,終止式要使用開放性的終止式,這樣能夠將主題旋律更好融入到變奏當中。第三樂句的開頭同第一樂句,收尾技巧則不同。需要以主和弦收攏。第四樂句終止于本曲的主調,即升F調[2]。
第十七到二十四小節(jié)為轉調的開放樂段,是第一部分的B樂段。這一段的處理方式為移位方法,主要基于十七到十八小節(jié)進行處理。在切入主題后,要做兩次移位變奏。這一樂段并無十分明確的的調性定位,升f小調的屬和弦之后,要通過下行方式切入屬和弦。在處理和聲時,必須要關注低音半音線,屬和弦開放要使用升d小調。這樣的演奏技法,能夠讓作品的情感更有層次,不斷推進,愈發(fā)豐富。通過演奏的推進,聽眾能夠感受到黑夜所帶來的落寞之情,正從旋律中滲透出來。
第二十五到四十八小節(jié)為三聲中部,這一段是新音樂主題的切入,是轉調復樂段,氛圍與第一部分截然不同。這一段的氛圍是帶有緊迫感的。在這一段,附點節(jié)奏滲透在高音部的演奏的全過程,切分節(jié)奏貫穿低音部的織體,這樣的技巧應用,能夠凸顯使得這一段的節(jié)奏特點,形成與第一部分的節(jié)奏對比。和聲演奏的節(jié)奏加快,并且更加寬疏。中音聲部的特色是更加華美且柔和,演奏時要重視對使五連音的技巧應用,使用半音量進行柔和的表現。該段的調性不是固定的,而是游移的,經歌曲的主調到A大調,再到升f小調,最終開放。這一段的前兩個平行樂句的上方聲部包含了隱伏聲部,疊加聲部由每小節(jié)的高音部與中音部構成,疊加聲部貫穿在主旋律中,跨度為八度。下聲部的演奏主要基于主調屬七和弦去處理,并且要做好轉調處理,要在后兩個樂句把調性轉入 A大調屬七和弦。而后要持續(xù)六小節(jié)演奏低音部,要將屬七和弦融入主旋律,轉入升f小調在第三十九小節(jié)。為了代替連接段,要對樂句進行擴展處理,從四十一小節(jié)開始,要把四個小節(jié)擴成十二個小節(jié),為了做好再現部作屬準備,要在再現部的主調屬和弦開放。曲目的最后部分與第一部分 A樂段是相關聯的,是基于A樂段進行縮減與再現處理的樂段,并且要使用裝飾性的花腔變奏,進而豐富歌曲的旋律,最終要在第五十六小節(jié)處擴展,在五十八小節(jié)完成收攏。并且在第五小節(jié)用擴展替代尾聲,以確保整曲的結束更加緩和[3]。
結語:
夜曲是肖邦的代表性抒情作品,而肖邦升F大調夜曲op15 no2則是夜曲中被大眾認為最為優(yōu)美的一首曲目。其藝術風格特色與演奏技巧,是這首目曲目的魅力所在。因此上文對于該曲目的風格特色與技巧要點進行了論述,進一步探索這首曲目的內涵。
參考文獻:
[1]孟凡淇,黃詩雨.肖邦夜曲的藝術風格與演奏技巧分析[J].黃河之聲,2020(02):59-60.
[2]魏安石.淺析肖邦夜曲的藝術特色[J].價值工程,2011,30(24):318-319.
[3]孫斌.肖邦的夜曲藝術風格淺析[J].晉城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2(01):77-78.
作者簡介:龐旭雯(出生年份:1991年),性別:女,民族:漢族,籍貫:廣西玉林市,學歷: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鋼琴表演。
(南寧師范大學音樂與舞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