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北
摘要:音樂是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演出藝術實踐是音樂專業(yè)院校人才培養(yǎng)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從“發(fā)揮專業(yè)優(yōu)勢”“拓寬實施路徑”“建立保障機制”三個方面,以天津音樂學院的演出藝術實踐活動為例,闡述了在“大思政”視域下,音樂專業(yè)院校將思政教育與演出藝術實踐活動相結合,將思政元素融入育人機制,共同建設“大思政”的育人新格局。
關鍵詞:大思政? 音樂專業(yè)院校? 演出藝術實踐? 天津音樂學院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實現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①, 正式確立了“大思政”的戰(zhàn)略定位和教育理念,為高校教育構建“大思政”工作格局提供了方向指引。美育是高校育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音樂是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演出藝術實踐是音樂專業(yè)院校人才培養(yǎng)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課堂的延伸,也是檢驗教學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以音樂的形式促進學生德育、美育,將音樂專業(yè)院校演出藝術實踐活動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生既是演出藝術實踐活動的實施主體,又是音樂思想政治教育的受眾群體,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品質,共同建設“大思政”的育人新格局。
一、音樂思政,發(fā)揮專業(yè)優(yōu)勢
近年來,天津音樂學院開展了大量突出思政主題的演出藝術實踐活動,積極發(fā)揮專業(yè)特長優(yōu)勢,以音樂的形式解讀思政內容,以歌聲和旋律促進思政理解,以演出藝術實踐活動創(chuàng)新思政引領方式方法。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fā)展道路。
1. 深化思政引領
加強理論學習。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統(tǒng)領,突出“政治引領和價值引領”這一核心任務,始終把準政治方向,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緊密聯系群眾,通過豐富多彩的理論學習,把傳播黨的主流價值和滿足學生精神成長需求相結合,用先進的思想武裝青年學生的頭腦。著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推進團組織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tài),在學生中弘揚主旋律。發(fā)揮學生社團優(yōu)勢,豐富思想引領方式。
2. 挖掘教育資源
作為音樂教育專業(yè)院校,天津音樂學院以音樂藝術課程為主體,戲劇影視學、舞蹈學、文化類、體育類等各學科相互滲透融合,并設有《形勢與政策》《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等思政必修課程,重視思政基礎知識學習,增強課程綜合性,加強實踐活動環(huán)節(jié)。課程以審美和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為核心,以創(chuàng)新能力培育為重點,在音樂人才培養(yǎng)體系中融入思政元素,注重思政與音樂藝術實踐活動相結合。
實行大學生實踐學分制度,制定《天津音樂學院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學分制度管理辦法》,將思政實踐活動作為學院音樂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納入教學計劃,實施學分制管理。建立學生課外活動記錄制度,學生參與社區(qū)鄉(xiāng)村文化藝術活動、學習優(yōu)秀民族民間藝術、參加社會藝術實踐活動等情況與表現作為大學生藝術素質測評內容。
積極發(fā)揮專業(yè)優(yōu)勢,在遵循高等教育發(fā)展規(guī)律的同時,結合學校實際發(fā)展特點,以演出藝術實踐平臺為展示窗口,整合編創(chuàng)、演唱、演奏、舞蹈、表演、藝術管理等藝術實踐資源,結合思政主體,發(fā)揮好黨聯系群眾的橋梁作用,積極服務社會,構建具有音樂藝術院校特色的“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工作體系。近年來,推出了面向社會服務大眾的系列惠民演出,以及音樂知識普及講座等活動,帶領學生更好地服務社會,用音樂藝術傳播先進文化和思想,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添磚加瓦。
3. 創(chuàng)新育人模式
不斷提升學生綜合素養(yǎng),組織學生開展“志愿青春,與國同行”“青春心向黨,建功新時代”“我和我的祖國”等主題實踐活動,邀請名家名師來校舉辦“天籟講壇”,通過主題演出、座談交流、理論研討等形式,引導青年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積極投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學校還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思政主題校園文化活動,如“學風建設知識競賽”“誦古今經典,抒愛國情懷”朗誦比賽等,使學生沁潤在風清氣正的校園氛圍中。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積極組織學生發(fā)揮專業(yè)音樂知識和技能,走進養(yǎng)老院、軍休所、社區(qū)等,做到“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在公益服務和社會實踐中錘煉品德。同時,在演出藝術實踐活動中,把學生黨員和學生干部作為重點的培養(yǎng)對象,積極發(fā)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實現學生自我服務和自我管理。
2020年疫情期間,天津音樂學院將連續(xù)舉辦了六屆的“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公開課大賽”通過超星學習通平臺“云端”進行。比賽以大學生思政必修課程為范圍,參賽學生分別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最大優(yōu)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等不同角度來設計比賽內容,從音樂專業(yè)角度出發(fā),結合“四史”,論述文藝工作者的時代使命與歷史擔當。大賽激發(fā)了學生們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熱情,發(fā)揮新時代青年學生的主動性,凝聚眾志成城、同舟共濟的強大正能量。
二、與時俱進,拓寬實施路徑
除傳統(tǒng)的演出、音樂會形式外,天津音樂學院與時俱進,積極探索“大思政”形勢下音樂專業(yè)院校演出藝術實踐活動的新型實施路徑,并結合自身實際條件不斷嘗試。
1.“教、演、導賞相結合”的綜合形式
2020年12月,天津音樂學院演藝中心演出團隊深入天津市第五中學,開展了名為《“我愛我的祖國”——高中音樂鑒賞新教材作品賞析專場音樂會》的演出藝術實踐活動。在內容上,以紅色愛國歌曲為主線,同時貼近高中音樂教材,選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演奏并講解。在形式上,除了傳統(tǒng)音樂會的現場聆聽外,還請具備專業(yè)知識背景的音樂教師作為主持人及導賞人,現場講解相關音樂知識,引導學生從不同層面理解和欣賞音樂。在音樂會的最后,天津音樂學院的師生為現場觀眾講解了圓舞曲,并帶領學生學會拍打“強弱弱”的三拍子節(jié)奏型,積極與五中師生互動,打節(jié)奏型共同演奏演唱了《我和我的祖國》,引起了五中師生的強烈共鳴,取得了良好的美育效果。
2.“快閃”的新穎形式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2019年,天津音樂學院聯合南開大學藝術教育指導中心、天津南開日新國際學校以及南開大學附屬小學,在南開大學周總理塑像前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快閃活動。近百名大中小學生以歌唱和器樂演奏的形式,共同唱響奏響《我和我的祖國》,優(yōu)美的旋律引起了師生們的駐足,在校園內外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3.“云奏響”的線上形式
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突然爆發(fā),全國上下在黨的正確領導下迅速展開疫情應對工作,抗疫熱情空前高漲。2020年3月,在全國高校因疫情防控的需要開展網絡授課的形勢下,天津音樂學院演藝中心組織人員編曲制譜以及后期制作,組織在全國各地家中的學生,共同在線上“云奏響”《我愛你,中國》,并在天津電視臺文藝頻道以及天津音樂學院微信公眾號上播出,不僅使在校師生受到了鼓舞,也堅定了社會各界人士抗疫必勝的決心。
三、加大投入,建立保障機制
1.機構建設
2010年,天津音樂學院成立了演出藝術實踐活動的專門機構——演藝中心,有利保障演出藝術活動的進行。演藝中心的主要職責是組織校內外的演出藝術實踐活動;管理校內演出藝術實踐場地;負責演出藝術實踐的錄制與音像資料留存工作;擔任重大藝術比賽和評選活動的組織報送工作。2015年,首屆“中國九大專業(yè)音樂院校藝術實踐聯盟會議”在上海召開,會議決定成立“中國九大專業(yè)音樂院校藝術實踐聯盟”②,由中央音樂學院擔任首屆聯盟輪值主席。該聯盟以“拓展藝術實踐活動、加強藝術實踐演出交流,促進中國專業(yè)音樂教育教學”為宗旨,成員為具有獨立辦學資質的各音樂專業(yè)院校演出藝術實踐負責部門,標志著全國性音樂專業(yè)教育演出藝術實踐組織機構系統(tǒng)的形成。
2.團隊建設
2017年,天津音樂學院演藝中心聯合管弦系、作曲系等各音樂表演和理論創(chuàng)作系,組織優(yōu)秀師生和專業(yè)骨干力量,成立了天音室內樂團,多次擔任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高雅藝術進校園等演出任務。組織作曲系、手風琴鍵盤系等師生,重新編配《我和我的祖國》《我愛你,中國》等紅色經典曲目。組織戲劇影視系師生,根據疫情期間天津音樂學院師生真實事跡創(chuàng)作音樂劇《陪你長大》,以音樂情景劇的形式講述了天音師生陪讀照顧抗疫醫(yī)護人員留守子女的感人事跡。組織藝術管理系音樂商務師生組建演出管理保障團隊,在思政等演出主題策劃方面發(fā)揮專業(yè)優(yōu)勢,促進演出藝術實踐活動發(fā)展。
3. 平臺建設
天津音樂學院本著“走出去,請進來”的原則,積極為師生搭建演出藝術實踐平臺,同時發(fā)揮自身專業(yè)優(yōu)勢,用音樂講好思政故事。通過多年建設,形成了一系列音樂文化演出藝術實踐品牌,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具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力。在演出藝術實踐平臺中,以思政元素為主題的演出藝術實踐活動主要有:2019年5月,在南開大學田家炳音樂廳舉行的《“我愛祖國”主題音樂會》;2019年10月,在天津禮堂大劇場舉行的《在祖國的懷抱里》文藝演出;2019年10月,在天津大劇院音樂廳舉行的《“我們的祖國”天津音樂學院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音樂會》;2019年12月,在天津紅星職業(yè)中等專業(yè)學校舉行的《“我和我的祖國”專場音樂會》;2020年11月,在天津市第五中學舉行的《“我愛我的祖國”專場音樂會》。
四、結語
音樂專業(yè)院校演出藝術實踐活動與思想政治教育想結合,能夠同時增強演出藝術實踐和思政教育的感染力,激發(fā)活力;有利于培育創(chuàng)新型復合型實用型音樂人才;有助于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果。
注釋:
①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 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N]. 人民日報,2016-12-09(1).
②由于浙江音樂學院以及哈爾濱音樂學院的加入,該聯盟2017年更名為“中國專業(yè)音樂院校藝術實踐聯盟”。
參考文獻:
[1]張建化.藝術院?!罢n程思政”建設路徑研究 [j]. 當代音樂,2019(2):44-46.
[2]費兆亮,汪淼.藝術實踐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j]. 現代交際,2018(10):22-23.
[3]黃婧,周賢群,彭志紅. 析高校音樂藝術實踐活動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的模式 [j]. 科技風,2011(06):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