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產(chǎn)業(yè)》雜志 王露
戈雷厚先生,雁北人,極愛畫蝦與作詩。
他作畫,往往一畫就是一整天。他常常站著作畫,想來是便于運腕以表達筆法之靈動多變。先取淡墨幾筆,晶瑩剔透的蝦身便顯與紙上;再以濃墨點睛;最后細筆勾勒長須,細勁飄逸,盡顯平衡畫面結(jié)構(gòu)的妙處。其畫中水族用筆抑、揚、頓、挫,順勢而轉(zhuǎn)。
戈雷厚,男,朔州山陰人,詩人、畫家。供職于山西公路系統(tǒng)?,F(xiàn)為中國翰林書畫院院士,太原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現(xiàn)任山西省寫作學會副秘書長、山西三晉文化研究會勿忘初心文化藝術(shù)學院院長等職務。
戈雷厚先生繪畫作品
日復一日的積淀使他畫起蝦來往往是信手拈來,但又各個活靈活現(xiàn),千姿百態(tài),不拘一格。濃淡之間,或彎曲,或伸直,有的成群結(jié)隊,有的散如星辰,畫好了便鋪在地上。靈感來了,便是一張接著一張,畫得不滿意了,便揉作一團兒。
繪畫之于戈雷厚先生雖是業(yè)余閑來之事,但數(shù)年來畫蝦、觀蝦,博眾家之長,漸漸有了自己的獨家風格技法,其蝦用筆寥寥,卻生趣盎然。在蘸色用墨之時,筆尖的水墨分量變幻,在落筆之前,便心中有數(shù),有時隨機應變,反而多了幾分墨趣。
戈雷厚先生說:“他從具象——到小寫意——再到大寫意,這些年他在國畫的世界里摸索著屬于自己的一條路,創(chuàng)新、創(chuàng)奇。做到三象合一(具象、抽象和意象)?!?/p>
戈雷厚先生繪畫作品
戈雷厚先生繪畫作品
畫畫之余,戈先生常常賞花觀云,牽風吟句,七步成詩,妙語連珠,介子平先生曾評價道:“戈先生的詩畫比較,伯仲之間,終歸是詩有詩的韻味,畫有畫的面貌。”
畫有趣,詩亦有趣。諸如:“慕夜間,星星撒落心河,從眼的夾縫,擠出一些情緒”“誰勝誰負的官司,是一種心態(tài)。日子還是日子,終將還原成自己,原有的日子”“火球燒破天空,才看清黑白世界芳華憔悴,露出生活的萬縷千絲”“我醒酒后,披著云,佛宿山上,和菩薩喝茶”“你和茅臺酒/一樣/回味無窮/余香/總是/哽在喉結(jié)/舍不得/哈氣”云云。
戈雷厚先生繪畫作品
戈雷厚先生繪畫作品
戈雷厚先生繪畫作品
詩書畫印,都可窺見文人性情格調(diào),王國維說:“詩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中國繪畫,不以極似對象為標準,而更強調(diào)神韻與情趣。而詩歌與中國繪畫異曲同工之處在于抽象的表達,在似與不似之間,更注重意境。
戈雷厚先生的繪畫,是長期觀察與大膽創(chuàng)作的結(jié)合,有著鮮明的個人審美情趣與藝術(shù)觀點,更在筆墨之間舒展了其詩人的修養(yǎng)。
戈雷厚先生繪畫作品
戈雷厚先生繪畫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