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績斌
(中海油服鉆井事業(yè)部,河北 燕郊 065201)
在地質情況復雜井段的鉆井取心通常采取單筒取心,而雙筒連續(xù)取心技術適用于井眼狀況比較良好的井段[1]。M油田F區(qū)塊某井要求連續(xù)取心309 m,該區(qū)塊鹽下Asmari 及 Mishrif 儲層屬于鹽下裂縫性灰?guī)r油藏,巖性、非均質性較強,地層可鉆性差;井壁不穩(wěn)定,易掉塊卡鉆;裂縫性灰?guī)r井段的漏失壓力低,易漏失。已鉆井Ф209.55 mm井段曾經多次發(fā)生井漏及卡鉆等復雜情況。綜合考慮井下情況和經濟效益,對比選用單趟鉆雙筒連續(xù)取心技術,制定針對性技術措施,本井最終成功連續(xù)取心十九次,總進尺309 m,巖心總長307.47 m,平均收獲率99.50%。
(1)該井位于扎格羅斯褶皺帶上,受構造應力影響較大,地質狀況復雜;Asmari 及 Mishrif 油藏儲層巖性、非均質性較強,地層裂縫發(fā)育,易造成堵心磨心;儲層段巖性破碎、巖心成柱性差,易造成堵心、磨心,影響取心收獲率。
(2)井壁極不穩(wěn)定,裸眼段長,作業(yè)期間井壁掉塊一直存在,易發(fā)生卡鉆復雜情況。該區(qū)塊正常鉆進期間,頻繁發(fā)生井壁掉塊卡鉆復雜情況,多口井發(fā)生鉆進期間接立柱前倒劃眼卡鉆事故,處理周期較長;其中一口井采用單趟鉆三筒取心,取心結束割心時發(fā)生卡鉆,處理較為困難。
(3)該區(qū)塊井段壓力窗口較窄,鉆進期間多次發(fā)生井漏復雜情況,處理井漏耗費大量時間和材料,影響取心工作的正常進行。
(4)該井要求深部地層連續(xù)取心309 m,取心層位埋藏深,位于3 000 m以下,地層可鉆性差,取心機械鉆速低。
(5)下部地層巖性為灰?guī)r和白云巖,根據(jù)已鉆井經驗,灰?guī)r取心收獲率均較低,基本在50%左右,石油行業(yè)標準要求不低于70%,收獲率難達到要求;采用單趟鉆單筒取心,收獲率可以提高,起下鉆占了大部分時間,時效低;采用單趟鉆三筒取心,取心筒扶正器多,易發(fā)生卡鉆,同時收獲率無法保證。
因此,鑒于以上技術難點,本井通過對該區(qū)塊地層結構特點及已鉆井情況的分析,采用符合實際情況的單趟鉆雙筒連續(xù)取心技術,并配以優(yōu)化的取心技術措施完成了該井的取心作業(yè)。
選用高強度上提自鎖式取心工具保形取心,內筒采用高強度鋁合金內筒(如圖1所示)。
圖1 高強度保形取心工具完整圖
2.1.1 工具特點
(1)高強度取心工具是石油天然氣鉆井作業(yè)中應用最廣泛的一種鉆井取心技術,適用于各類中軟至極硬地層、破碎地層及高溫高壓力體系的地層的鉆井取心作業(yè)。
(2)采用高強度厚壁無縫鋼管作外筒,強度高、剛性好,有利于提高巖心收獲率、單筒進尺和延長取心鉆頭使用壽命。
2.1.2 取心工具主要技術參數(shù)
(1)鉆頭Ф208 mm(外徑),Ф101 mm(內徑);
(2)外巖心筒Ф172 mm(外徑),Ф136 mm(內徑);
(3)內巖心筒Ф127 mm(外徑),Ф108 mm(內徑);
(4)外巖心筒扶正器Ф206 mm;
(5)巖心爪Ф101 mm(內徑);
(6)內外巖心筒組的軸向間隙為8~13 mm;
根據(jù)伊拉克M油田Ф209.55 mm井段取心層位白云巖可鉆性差、破碎帶灰?guī)r易掉塊等特點,為防止在起下鉆及取心過程中由于井壁的灰?guī)r掉塊脫落而卡鉆,采用主切削齒為13 mmPDC片、具有倒劃眼功能的PDC取心鉆頭(如圖2所示)。
圖2 PDC取心鉆頭
取心鉆具組合遵循既保證下部鉆具組合能夠提供足夠鉆壓,取心筒不彎曲,同時又不會因為鉆具剛性太強導致井下復雜情況。因此扶正器的加放極為關鍵,既要保證工具的穩(wěn)定性,又要考慮扶正器的加放引起井下復雜情況的概率。本井上部井段3 000 m左右采用正常加扶正器,下部井段4 000 m左右考慮不使用扶正器。
第一趟取心采用單筒取心,在確定地層的基本特征后,如巖心成柱性好,膠結性佳,則采取單趟鉆雙筒連續(xù)取心方式。根據(jù)井況最終采取連續(xù)取心三趟進行一次擴眼作業(yè)。
由于取心作業(yè),排量較小,因此,需增強攜巖性來提高井眼清潔能力。同時提高封堵性能,在防漏情況下,緩慢提高鉆井液比重保證井壁穩(wěn)定。本井采用具有強封堵性及強抑制性的儲層鉆開液,作業(yè)期間維持鉆井液性能穩(wěn)定。
鉆井液性能:密度1.30 g/cm3、粘度60 s、屈服值11 Pa、API失水2.4 mL、含砂量0.1%、固相含量6%。
取心作業(yè)前一趟起鉆前,調整好泥漿性能并進行充分循環(huán)清除井底沉砂,確保井眼清潔。對于阻卡井段,進行短起下鉆,必要時進行通井,確保井眼暢通。
工具檢查準備——井口工具組裝——井口檢查——下鉆——循環(huán)(清潔井底)——樹心鉆進——取心鉆進——割心——起鉆——出心——檢查組裝下一趟工具,期間巖心丈量分析。
2.7.1 樹心
開泵轉動鉆具情況下,校對指重表,緩慢下放鉆具到井底試轉,輕壓慢轉后,樹心參數(shù):鉆壓1~2 t,轉速40 r/min,排量800 L/min。樹心是取心順利與否的關鍵,要求送鉆均勻,鉆進0.3~0.5 m,讓頂部巖心形成“和尚頭”,方可正常加壓鉆進。
2.7.2 取心鉆進參數(shù)
(1)根據(jù)巖石的硬度與可鉆性、鉆頭類型和鉆具結構、強度來選擇合適鉆壓。本井鉆壓控制在4~6 t,ROP較為理想。鉆進時平穩(wěn)加鉆壓,特別是遇到疏松地層時,防止堵心。
(2)使用低轉速,保護巖心,減少巖心筒的離心力,轉速推薦為40~60 r/min。
(3)鉆井液排量不易高,防止沖散巖心以致堵心。排量的大小以能夠滿足清潔井底和冷卻鉆頭為前提,本井取心排量范圍800~1 000 L/min[2]。
2.7.3 割心
(1)進尺滿足要求準備割心時,剎住剎把恢復一下鉆壓,待扭矩泵壓平穩(wěn)后,提高排量沖洗井底,停頂驅,不停泵,緩慢上提鉆具,注意觀察指重表顯示,一般懸重增加5 t左右又立即消除,證明巖心割斷,下放至原懸重,開頂驅,倒劃出新井眼;
(2)若增加懸重5 t 穩(wěn)住不降,停止上提鉆具則將鉆具放回原懸重,繼續(xù)上提并增加上提噸位,仍穩(wěn)住不降,保持巖心受拉狀態(tài),開頂驅,轉速60 r/min,磨巖心3~5 min,停頂驅后緩慢上提鉆具割斷巖心。
2.7.4 起鉆和出心
(1)割心后,倒劃眼上提至老井眼; (2)起鉆操作要平穩(wěn),不猛剎、猛頓,用液壓大鉗卸扣,防止甩掉巖心;(4)蓋好井口,防止井下落物;(5)出完心,檢查、保養(yǎng)取心筒、軸承及巖心爪等易損件。
本井在Asmari 層連續(xù)取心175.4 m,在Mishrif層連續(xù)取心133.6 m。取心總進:309 m,芯長307.47 m,收獲率99.50%,平均機械鉆速1.45 m/hr。
(1)單趟鉆雙筒連續(xù)取心在伊拉克M油田的成功應用,為該區(qū)塊及后續(xù)類似灰?guī)r地層取心積累了寶貴經驗。(2)單趟鉆雙筒連續(xù)取心的成功實施,與單趟鉆單筒取心相比節(jié)約起下鉆時間,提高時效,同時避免單趟鉆三筒連續(xù)取心作業(yè)易發(fā)生卡鉆的風險。(3)上部3 000 m左右井段取心可用常規(guī)組合(取心筒上加扶正器),下部4 000 m左右井段取心可考慮不加扶正器,以降低卡鉆風險。(4)下部4 000 m左右井段取心作業(yè)割心時,采取提高排量沖洗井底,停頂驅不停泵,割心結束后,開頂驅,倒劃出新井眼的方式降低卡鉆的風險。(5)在井筒狀況允許情況下,可考慮單趟鉆三筒連續(xù)取心以提高作業(yè)時效,節(jié)約成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