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燕
馬蒂斯是法國著名的現代派畫家,是野獸派的代表人物。晚年由于身體原因,馬蒂斯利用剪紙進一步發(fā)展了他繪畫作品里優(yōu)美的裝飾風格。他的作品充滿幻想,躍動著旺盛的生命力,明朗而歡快。因此,筆者借助馬蒂斯《紅色的和諧》開展系列美術活動,旨在通過對畫面藝術元素的欣賞,感受不同明度、冷暖、形狀傳遞的優(yōu)雅情調,拓展幼兒的藝術思維,支持幼兒創(chuàng)造性的藝術表達。
美術活動一:好看的墻布
活動目標
1. 欣賞大師作品,品味線、面、色彩富有節(jié)奏與韻律的構成,感受畫中和諧高雅、輕松自由的裝飾意味。
2. 能選擇冷暖、明度不同的彩紙,運用剪紙?zhí)懋嫷姆椒ㄖ谱鲏Σ肌?/p>
3. 喜歡欣賞藝術作品,愿意與同伴分享自己的發(fā)現與體驗。
活動準備
作品《紅色的和諧》PPT,KT板,彩色卡紙(大小約為兩張A4紙橫向拼接,或A3紙橫向切一半)人手一張,彩色A4紙若干,勾線筆、剪刀、固體膠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局部欣賞,走進午后的花園
1.欣賞花園景色,體會作品意境。
教師展示PPT《紅色的和諧》局部1。
師:吃過午飯,我們跟著畫家到小花園散個步吧!你看到了什么?
師:它們都是什么顏色的?
師:閉上眼睛,做個深呼吸,感覺怎么樣?
幼:暖暖的,好舒服呀!
師小結:午后的花園真美麗,小樹長得郁郁蔥蔥,小花一朵朵,開滿草地,仿佛還能聞到青草的味道。
2.看看有趣的花兒,感受畫面輕松自由的意味。
教師展示PPT《紅色的和諧》局部2。
師:這里還有一盆花呢,一起來看看!
師:這盆花給你什么感覺?你是從哪里感受到的?
幼:小花在跳舞,這里有很多波浪線。
幼:你看這朵花,它都要飛起來了!
師:它們是怎么跳舞的,你能學學看嗎?
幼兒自由表現花兒跳舞的樣子,教師引導幼兒相互欣賞,并用語言、哼唱等形式表達自己的感受。
【說明】《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提出:5~6歲幼兒在藝術欣賞時常常用表情、動作、語言等方式表達自己的理解,教師應鼓勵幼兒調動各種感官感受藝術作品,從多種途徑表達自己的感受。
二、整體欣賞,感受作品的藝術元素
1.發(fā)現名畫里躲貓貓的秘密,感受裝飾圖案的趣味。
教師展示PPT《紅色的和諧》。
師:剛才我們看到的畫面,都藏在馬蒂斯爺爺的一幅作品里,你能找到嗎?
師:在這幅畫里,你還看到了什么?
幼:桌上還有一盤水果,上面還插著花呢!
師小結:原來馬蒂斯爺爺在和我們玩躲貓貓的游戲呢,他把花園和花兒都藏在作品里了。
2.整體欣賞,感受線、面和色彩的組合。
師:除了桌上的花,哪里還有花呢?
幼:墻上和桌子上有藍色的花。
師:你是怎么看出來的?桌子藏在哪里?
教師請幼兒用手指描畫桌面輪廓。
師:桌布和墻布都用到了哪些顏色?
師:盡管馬蒂斯爺爺的墻布和桌布都用了一樣的顏色和花紋,但是他用線把墻面和桌面分割開來,所以我們一眼就能看出來。
師:在這幅作品里,畫家使用了很多很多的紅色,大塊的紅色帶給你什么感覺?
師:你喜歡這個紅色的房間嗎?為什么?
師:你會給這幅作品起什么名字呢?
【說明】用手指描畫桌面輪廓可以幫助幼兒感受線、面組合表現出的立體效果;對于背景色的提問,有利于幼兒聚焦畫面?zhèn)鬟_的視覺感受,并表達自己的理解。
三、我來設計墻布
1.暢談創(chuàng)作設想。
師:馬蒂斯爺爺設計的墻布可真好看!他選用紅色做底色,在上面裝飾了藍色的花兒。這些藍色的花兒有規(guī)律地排列在上面,讓整個畫面看起來滿滿的,但是又不會讓我們感到十分雜亂。
師:你想設計怎樣的墻布?
教師引導幼兒說一說自己的設想,注意引導幼兒說出背景色的花紋。
2.了解材料及創(chuàng)作步驟。
師:這里有大張的卡紙、小的彩色紙,還有剪刀、固體膠、勾線筆,你可以用這些材料來制作墻布嗎?怎么做?
教師引導幼兒說說創(chuàng)作步驟,先選大張卡紙,再選擇彩色A4紙撕成小塊或剪出圖案貼上去,最后可以用勾線筆畫上一些線條。
師:哪些顏色搭配在一起會比較好看呢?
教師引導幼兒選擇2~3種顏色放在一起,感受配色效果。
【說明】分解創(chuàng)作步驟,提煉藝術元素,有利于幼兒梳理藝術思維,逐步分解創(chuàng)作中可能遇到的難點,有計劃地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
3.自選材料創(chuàng)作墻布。
師:請你們選擇喜歡的顏色,根據自己的想法設計墻布吧!
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注意色彩搭配,畫面上用2~3種顏色,區(qū)分圖案與主色調的關系。
四、墻布展覽會
請幼兒將設計好的墻布陳列在展板上,相互欣賞。
師:你喜歡哪塊墻布?它給你什么感覺?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
活動延伸
在美工區(qū)投放馬蒂斯《紅色的和諧》及其他相關作品,引導幼兒看一看、說一說;將幼兒裝飾好的墻面對折形成兩個墻面,背后襯上KT板站立,再用同樣的方法設計地面,與墻面組合成三維立體造型的房間一角。
美術活動二:我的房間
活動目標
1. 欣賞大師作品,感受畫面中的空間布局。
2. 嘗試用各種材料制作小家具,創(chuàng)作立體房間。
3. 樂意與同伴合作,體驗立體創(chuàng)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馬蒂斯《紅色的和諧》PPT, 幼兒已創(chuàng)作好的房間一角,幼兒各種姿勢的照片(尺寸以剪下來能放在“房間”中為宜),廢舊薄紙板,樂高玩具零件,小盒子,勾線筆,剪刀,固體膠等。
經驗準備:
幼兒能用廢舊薄紙板折疊、拼貼出簡單造型,或用樂高玩具零件拼搭出簡單的家具造型。
活動過程
一、尋找藝術元素
教師出示作品PPT。
師:之前我們欣賞了這幅馬蒂斯爺爺的作品,還創(chuàng)作了很多美麗的墻布。
師:仔細觀察畫面,這個房間里還有什么?
師:誰站在桌旁?她在干什么?仔細觀察她的表情,你覺得她現在的心情怎么樣?
【說明】對于幼兒回答中提到的元素,教師需要適當提煉,根據幼兒的回答進行歸納和拓展,也可以引導幼兒講述畫面背后的故事,從而激發(fā)想象、拓寬思路,獲得豐富的藝術欣賞體驗。
師小結:這個房間里有一張桌子、兩把椅子,墻上貼著好看的墻布,有一扇窗戶通往外面的風景,媽媽正在準備好吃的呢。簡簡單單幾樣東西,加上大塊的紅色,讓人忍不住想去這個暖洋洋的房間里坐坐。
二、我的房間我做主
1.設計我的房間。
師:我們也來設計一個自己喜歡的房間吧!
師:我們已經給房間里貼好了墻布,還缺什么?
幼:桌子/椅子/小朋友。
師:你還想在房間里放什么?
幼:小床/玩具/鋼琴/我的作品/照片/滑滑梯……
2.熟悉創(chuàng)作材料。
師:這里有一些小盒子,可以用來做什么?
教師橫向、縱向不同角度擺放盒子,引導幼兒觀察并思考用途。
幼:可以做小床。
【說明】針對幼兒的回答,教師可以進一步引導幼兒更深入地思考,比如小床的上面可以鋪個床單,床單可以通過剪一小塊彩紙或者在盒子上涂色來表現。
師:樂高玩具可以怎么用?薄紙板呢?還有這些彩紙、剪刀、膠棒、勾線筆呢?
師小結:盒子可以稍微裝飾后直接當家具,樂高玩具也可以搭出家具,薄紙板可以通過剪、折、貼的方法做出家具。
【說明】分層介紹活動材料,利于幼兒聚焦個別材料并挖掘其創(chuàng)作價值,充分利用每一種材料,從而支持他們的創(chuàng)作過程。
3.和好朋友一起創(chuàng)作。
師:請你們和好朋友兩個人一組創(chuàng)作小房間。你們需要商量一下房間里要放些什么,分工制作后放進房間里。最后,如果想在房間里放進人物,可以從照片上剪下來哦!
幼兒合作創(chuàng)作,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注意房間里物品的大小要與房間匹配,數量適宜。
三、我的房間真好看
師:每個房間都不一樣,你最喜歡哪一個房間?
師:誰想介紹一下你們的房間?房間里有什么?你們是怎么合作的?
活動延伸
1.在班級布置“我的房間”展,供幼兒相互欣賞與分享。
2.班級美工區(qū)投放鞋盒、彩色卡紙、彩紙及活動中涉及的材料和工具,供幼兒在鞋盒內進行立體創(chuàng)作。
3.鼓勵幼兒用繪畫、剪貼的方式創(chuàng)作平面“我的房間”作品,感受平面作品和立體作品的不同視覺效果。
4.鼓勵幼兒用生活中各種材料制作家具或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感受藝術與生活的緊密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