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留民
發(fā)表在最近出版的《英國醫(yī)學雜志》上的一項新研究發(fā)現,大量攝入(精制)谷物比完整(未經精制)谷物具有更高的心臟病和死亡風險。
全谷物往往比精制谷物含有更多的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和必需脂肪酸。之前的研究已經表明,較高的全谷物攝入量與較低的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風險有關,但尚沒有精制谷物的明確資料。
為了解決這一證據缺口,研究人員開始評估精制谷物、全谷物和白米的攝入量與心血管疾?。–VD)和死亡率之間的關系。研究對象來自21個低收入、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國家的137 130名年齡在35~70歲的人。這些人沒有心臟病史,并參與了前瞻性城市和農村流行病學(PURE)研究。研究人員將白米與其他精制谷物分開檢測,因為大米僅是南亞的主食。
研究人員收集了參與者的教育、財富、生活方式和病史的詳細信息,并使用經過驗證的食品問卷來評估精制谷物、全谷物和白米的攝入量。然后平均追蹤長達9.4年,分析因心血管疾病或嚴重的心血管事件而導致的死亡。在考慮了其他潛在影響因素后,研究人員發(fā)現,與最低攝入精制谷物量(每天少于50克)相比,攝入最高精制谷物量(每天至少350克或約7份)的人,其死亡風險增加了27%,發(fā)生嚴重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增加了33%。
精制谷物的攝入量也與血壓升高有關,但全谷物或白米的攝入量與健康結果之間沒有顯著相關性。
由于利用了來自五大洲21個國家的數據,分析了廣泛的飲食模式,這意味著研究結果是可靠的且適用于世界各地的人口。因此,研究人員建議,在全球范圍內,應鼓勵減少精制食品的攝入量,提倡增加全谷物的攝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