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剛
摘要:機電安裝工程作為建筑工程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在管線綜合布置過程中,需要從建筑功能、外觀和智能化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遵循一定的原則開展管線綜合布置工作,保證其中越來越復雜的空調、消防、給排水、照明等系統(tǒng)工程可以合理布置并和諧共存,實現(xiàn)整個機電工程系統(tǒng)運行效率的提升,對有限空間進行合理利用,保障其應有作用的發(fā)揮。本文對建筑機電安裝工程管線綜合排布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建筑機電安裝工程;管線綜合排布
引言
智慧樓宇的建設要求建筑機電安裝的技術化水平不斷提升,尤其是應用PLC技術協(xié)作軟件積極發(fā)揮立體模型的輔助作用,提高管線布置的科學性。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實際情況出發(fā),科學地安排設置計劃分配空間,提高合理性,才能做好管線之間的專業(yè)協(xié)調工作,提高施工人員的能力與水平,加強精細化管理。
1建筑機電安裝工程中管線綜合布置技術的應用意義
各個工作區(qū)當中,管線布置的要求和特點都存在差異性,在建筑工程建設中,更需要做好各個項目之間的有效協(xié)同,以確保通風系統(tǒng)、電力系統(tǒng)等高效運行。采用管線綜合布置技術,能夠提高建筑空間的利用率,為人們的生活居住帶來良好的體驗。尤其是在當前智能化設計中,更要考慮到管線的布置情況,運用綜合布置技術增強方案的可行性與合理性。在傳統(tǒng)工作模式下,對于管線的標注不夠清晰,會導致施工遇到阻礙。管線綜合布置技術的優(yōu)勢明顯,能夠防止設計不合理、尺寸不達標等問題引發(fā)的質量問題。保障建筑的安全性是管線布置的首要前提,通過整體布局的合理分析與規(guī)劃,能夠預防管線交叉和重疊等問題,消除其中的安全隱患。此外,對于布局的優(yōu)化,能夠在人力成本、材料成本上得到控制,加快工程建設進度,創(chuàng)造良好經濟效益。
2管線綜合的原則
在機電安裝工程中開展管線綜合布置作業(yè)時,主要的目的就是要保證管線的整體綜合平衡,為了達到上述目的就需要遵循以下原則:首先是基本原則。此原則就是按照管線在布置作業(yè)中的重要程度來確定其安裝順序,也就是先安裝布置比較重要的管線,如果重要程度一樣則優(yōu)先安裝技術難度較高的管線,避免管線出錯以及減少管線出錯之后的檢修、更改工作量。其次是針對一級管線來說,需要將電氣管、電氣槽以及弱電管和弱電槽的管線安裝在排水管以上,避免排水管漏水而導致此管線漏電問題。在對排水管進行安裝時應盡量避免在陡峭的位置安裝,防止增加水從下往上排的壓力和難度,保證排水動力充足,也不會由于環(huán)境中的泥和石頭等造成排水管堵塞問題。再次是針對二級管線來說,通常盡量在高層安裝此類比較粗且安裝難度比較大的管線。而且在安裝之前需要結合施工圖對管線位置是否合理進行判斷,更改和批注其中不合理的位置,做好安裝施工之前的預估工作。如果在此管線安裝中存在水平布置的兩條管線,則需要上下錯開且接口位置也要錯開,不允許存在交匯的點。最后是針對三級管線來說,不允許在安裝中出現(xiàn)管線交錯的現(xiàn)象,而且由于管線在使用過程中會不斷消耗磨損,這就需要在安裝作業(yè)中考慮后期的檢修和更換問題,保證其安裝布置便于后期開展此工作,保證有充足的檢修維護空間。
3提高建筑機電安裝工程管線綜合布置效果的路徑
3.1科學選取交叉點位置
管線科學排布就是要減少不合理的交叉,通過更加精準的調查選擇,不僅可以減少重疊或者是碰撞的問題,還可以更加合理地調整管線的位置和走向。一方面,在綜合排布的過程中,要預留出管線的布置時間,一般來說,這個時間要控制在3~4天,通過綜合排布技術的應用,這個時間可以下降30%~40%,但是,仍然要對所有的工作人員進行相關的技術交底才能夠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科學地安排施工的流程,首先要對建筑主體開洞口的位置進行精準的測量,才能為后續(xù)的管線綜合排布創(chuàng)造出良好的空間,利用BIM技術對管線的各種交叉點信息進行及時的核對,確定節(jié)點圖的位置與洞口的位置。
3.2合理選擇管線
在管線排布中,需要對管線的類型進行全面分析,了解保溫層厚度與性能情況、支架規(guī)格等。管材的質量是影響整體工程質量的關鍵因素,線管拐彎的方式在電管線和水管線的布置中較為常用,能夠防止交叉施工造成的安全問題。對電線進行拐彎處理時,其成本要低于水管,因此可以結合成本問題選擇合適的處理方式。根據施工圖中管道界面的尺寸信息嚴格選擇管材,同時保障機械三通和閥門等配件的適用性,相較于管道外徑,其尺寸要稍大一點。在設置管線支架時,要增強管線的統(tǒng)一性,能夠為公共區(qū)域的管線設置提供保障,提升施工效率與質量。
3.3科學進行施工設計
科學的施工設計是后期管線順利施工的依據,根據圖紙內容要不斷進行深化,也就是從更多的層次維度,通過圖層碰撞的方式,利用BIM技術進行計算機輔助模型分析。設計人員要多次進入施工現(xiàn)場進行全方面的數(shù)據感知和空間分析,保障安裝施工之前,可以對質量問題有一個整體的預判,再詳細按照BIM技術模型給出的圖層標高、安裝位置等具體的內容進行管線的小規(guī)模試點安裝。這樣的方式可以更好的對已經出現(xiàn)的一些重疊、交叉和碰撞問題進行線路的整改,從而減少后續(xù)施工中存在的不一致現(xiàn)象。
3.4依據施工現(xiàn)場狀況加以調節(jié)
對于建筑機電設施安裝來說,建筑不一樣,作業(yè)現(xiàn)場的條件也存在差別,那么就需要管線設計人員對現(xiàn)場的實際情況進行考察和分析,然后再建立完善的3D模型為后期的施工工作提供參考依據。對于管道鋪設位置的施工模型而言,相關負責人要結合施工的要求來對管線的布置和日后的維修預留一定的空間,同時還要對管線的長度和管線之間的間距進行有效的控制,這樣才能為管線后期的養(yǎng)護和檢修工作提供便利。
結束語
管線綜合施工技術在建筑機電安裝工程中合理應用且嚴格管理有助于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和效率。但是在此技術應用中需要遵循一定的施工原則,嚴格按照施工圖紙要求、深入現(xiàn)場進行分析來保證此管線綜合施工的規(guī)范性。未來還會不斷有新的科學技術應用來改進和完善管線綜合施工技術,為施工人員帶來便利并提升工程施工質量、效率、安全性和經濟效益等。
參考文獻
[1]陳學鋼,劉政.機電安裝工程管線綜合排布探討[J].安裝,2015,35(3):44-46.
[2]丁洪華.建筑機電安裝工程中管線綜合布置技術的應用[J].中國建筑金屬結構,2013,13(33):31-32.
青島建工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