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梗概:
主人公星星因為被貼上“巨”的標簽,壓力越來越大,開始閃躲逃避,逐漸自我封閉。星星整日戴著套子,周圍的小伙伴為了幫助她摘掉套子,采取多套方案:方案一,大家試著不提“巨”,但是總有人不當回事,想要改變環(huán)境難如登天;方案二,大家嘗試理解星星,也戴上套子,發(fā)現套子有防御功能,如果她安于其中,便更不愿意出來;方案三,大家想到了“激將法”,當大家給星星貼上一個又一個標簽時,星星忍無可忍,說出心聲,也給大家?guī)砹诵碌乃伎肌總€人都是帶著標簽和套子在社會中生活的,我們就是在不斷擁抱標簽和撕下標簽的過程中,尋找自己、標定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
主要人物:
星星:做事優(yōu)柔寡斷,希望所有事情都完美,一旦跟預想中不太一樣,就會害怕面對。
悅悅:星星的好朋友,做事果斷,脾氣暴躁。
恬恬:星星、悅悅的室友,邋遢大王,表里不一。
小伍:學霸,不茍言笑。
小文:小伍的雙胞胎弟弟。
小六:不說服別人誓不罷休。
小七:愛八卦,愛打籃球。
班長:總是在為班級的事情忙碌著,但常常只看到局部的情況,鬧出笑話。
婁婁:總是一個人坐在窗邊,看似事不關己,但還是關心著同學。
小高:自詡為樂觀的悲觀主義者。
暖暖:溫柔、細致、認真,會照顧人。
第一幕
星星早上醒來,頭上戴著套子,床邊有一本《變形記》。她突然從床上坐起來,看著鏡子里的自己。
星星:我怎么變成了這樣?算了,這樣去學校也許會更好。每天都在糾結為什么要去學校,我在糾結什么呢?是害怕?是討厭?還是不想聽到那個“巨”?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更不知道最早是誰發(fā)起的,“巨”成了掛在學生們嘴上的口頭禪,總有這樣那樣的事情能讓人群瞬間狂歡。
星星戴著套子來到學校。一些不認識她的同學偷偷瞄她,她并沒有當回事。
班長:巨巨巨,實在是太巨了。老師說星星的讀書報告是她執(zhí)教以來看過的最好的。我剛才拜讀了一下,真是巨啊!
幾個男生一起邊鼓掌邊跟著喊:巨巨巨巨巨!
星星聽到“巨”這個詞,像條件反射一樣發(fā)起抖來。
暖暖上前拍了一下班長,做出“噓”的動作。
班長:這是怎么了?
悅悅怒氣沖沖地快步走進教室,四處尋找星星未果。
悅悅:恬恬,你有沒有看到星星?
恬恬用眼神示意,悅悅看到戴著套子的星星。
悅悅:你今天這又是鬧的哪出?。壳疤旄艺f頭疼,昨天跟我說好了,今天戴著套子是怎么回事?
星星:我不是故意的,一起床就這樣了,我真的沒有特意去弄。
悅悅:走,把它摘掉,太蠢了!
星星:算了吧。
悅悅:快,快跟我走。
星星還是不肯起來。
小六:書上說,戴上套子我們就可以免受攻擊,也可以不用再服從他人,更不用面對維護自己形象的恐懼,并可以在必要的時候直截了當地表明態(tài)度。被動接受的人,永遠無法維護自己的個人邊界,無法找到自己。星星,我支持你!
悅悅:你夠了!
小伍:你生什么氣???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變形的夢想。
悅悅:你這是什么意思?
小文:讓我來給你翻譯一下吧。悅悅啊,我說你這又是何苦呢,我記得之前你一直覺得星星優(yōu)柔寡斷,什么都想要,什么人都不敢得罪。你看,她現在學會了拒絕你,堅定地、勇敢地做自己,她進步這么大,你應該感到開心才對,有什么不滿意的呢?
悅悅聽后像泄了氣的皮球一樣。
第二幕
恬恬:據我觀察,星星只要一聽到有人說“巨”,就會變得不一樣。
悅悅:什么意思啊?
恬恬:是不是我們不說“巨”這個詞,她就會好起來呢?
悅悅:早說啊,我去跟他們說。
場景一。
老師: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有什么問題下課可以來問我。
婁婁和小七搶著上講臺問老師問題,撞到了桌角。
小六、小文起哄:巨巨巨巨巨啊!
悅悅連忙制止。
場景二。
體育課上,大家在集合整隊。
小七:來,大家集合了,稍息。通知一下,今天要測試800米跑。
眾人哀號:啊,又要測?。?/p>
小六:小伍呢?
小文:我哥去競賽了。
小高:我也想那么巨,這樣就可以不用跑800米了。
悅悅實在來不及制止,站在星星旁邊,拉著她的手。
體育課休息時,幾個小伙伴圍在一起商量。
悅悅:你們覺得不說“巨”有用嗎?
恬恬:不好說。
暖暖:我覺得有用啊,你看星星這次月考進步那么大。
婁婁:她的成績一直都不錯呀,我覺得她可能就想這樣了。
悅悅:那怎么行!她總不能一輩子躲在套子里吧。
婁婁:反正我是沒辦法了,要不我們問問小伍吧,他那么聰明。
第三幕
眾人圍著小伍。
小伍:做個實驗就好了。
小文:你的意思是說,假設星星愿意待在套子里,而且還能考得這么好,說明套子給她帶來了好處。那我們也做一個類似的套子,看看在里面究竟是什么感覺?
于是,眾人讓小六戴上套子體驗。
小六:哎喲喲,突然有了個鎧甲。哈哈,現在你們看不到我在做什么了吧,我做什么都和你沒什么關系了吧。
小七:你那是掩耳盜鈴,一葉障目。
小六:你還真別說,這里面可有安全感了。
小七:你是有安全感,我們就沒有安全感了,都不知道你是什么態(tài)度,也不知道下一句要接什么話,信息溝通太不平衡了。
小六:這你就說錯了,我又不在乎你們是什么表情、什么動作。
小七:說得很有道理,那你就一直待在里面吧。
小六:別別別,我覺得待在套子里是飲鴆止渴,會越來越沉溺,最后完全與外界隔離。
悅悅:那可不行,星星成績那么好,以后肯定是要大有作為的,怎么能自我封閉呢。
恬恬:這么說,讓星星把套子摘下來還是刻不容緩啊。
眾人:同意。
小文:我聽說心理學上有一種刺激療法,專門針對星星這種軟弱的人,我們可以試試。
恬恬在星星的套子上貼上“不孝”的標簽:星星啊,你有沒有想過你的爸爸媽媽,他們辛辛苦苦地培養(yǎng)你,也不求你飛黃騰達,就希望你正正常??紓€大學。
班長在星星的套子上貼上“不團結”的標簽:星星,如果你對班級有意見,盡管告訴我,我可以組織大家,為你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
小高在星星的套子上貼上“巨”的標簽:在里面多好啊,可以專心學習,越來越巨啊。
婁婁在星星的套子上貼上“孬種”的標簽:這么一點小事都不能面對,那你以后怎么面對更大的困難?
暖暖在星星的套子上貼上“冷血”的標簽:我們大家想盡各種辦法幫你,你總該有點感動吧?
小七在星星的套子上貼上“悶”的標簽:雖然躲在里面很舒服,但還是有點孤單的,沒人和你說話,你不悶嗎?
小六在星星的套子上貼上“有種”的標簽:你都可以戴著這個家伙在校園里走,還有什么做不到的呢?星星,摘下套子,不在話下。
悅悅在星星的套子上貼上“我不認識星星”的標簽:哈哈哈哈哈。
恬恬:悅悅,你也生病了嗎?
悅悅:哈哈哈,我在笑我自己,真是太天真、太無知了!我五年級開始跟這個傻瓜成為朋友,幫她跟別人吵架,被老師罰,浪費了我那么多寶貴的時間和口舌,原來我就是個大笑話。
悅悅氣憤地把剩下的標簽都貼到星星的套子上。
悅悅:怪胎,奇葩,秀逗,變成別人的笑柄談資,這是你想要的嗎?都給你!我看你還是一輩子躲在套子里做你的縮頭烏龜吧。
星星:你們夠了沒有!你們一個個標榜著為我好,要幫助我,你們又在做什么呢?
對悅悅:我讓你為我罵人了嗎?一天到晚這么暴躁,你其實比誰都脆弱。
對恬恬:你的宿舍亂得像狗窩一樣,還天天裝小公主。你真的像看起來那么美好嗎?
對暖暖:一直照顧人、圍著別人轉干什么?別自我感動了,管好自己的事吧!
對小伍:你永遠坐在座位上冷眼旁觀,成績好就高人一等了?在我看來,你一無所有!
對小文:還有你,除了做你那學霸哥哥的代言人,還能做什么?
對班長:忙得團團轉很沉醉是吧,你知道他們一個個在背后怎么說你嗎?
對小七:每天都穿著這件衣服想證明你是校隊的,可是你上過場嗎?
對小六:每天都在掉書袋,你給我的書你真的看懂了嗎?
對小高:還有你,自以為毒舌、百毒不侵,自己卻不努力。除了潑冷水,你還會干什么?
星星:你們以為這是在為我好嗎?別自以為是了!我根本不需要!你們那么想扒了我的套子,那你們的套子呢?怎么不先扒了自己的套子???
星星說完沖了出去,大家面面相覷。
第四幕
星星在鏡子前大哭,一張一張地撕下同學們貼的標簽,發(fā)現頭套已經變得很臟、很亂。
星星:我不想被你們定義!我不要你們來書寫我的人生故事!要摘套子,也要我自己來!
(全劇終)
劇本解讀及教育建議:
進入青春期后,個體需要通過與同伴的互動融入群體,標定自己的位置和歸屬,實現自我認同。他們對自己身上的“標簽”非常在意,“人設(人物設定)崩塌”“社死(社會性死亡)現場”等一系列流行語,都道明了青少年的精力投向。
“巨”是眾多標簽的縮影,有著獨特的一面:它令人向往又讓人生畏。當青少年把標簽看成目標、獵物甚至對手時,很容易陷入二元對立的境地:得到了“巨”的標簽后,會給自己極大的壓力以繼續(xù)保持;沒有在理想的時間內得到“巨”的標簽,就躺倒不干,消極遁世。大家各有各的煩惱,煩惱卻指向同一個方向——我們如何看待標簽。
初看本劇,最讓人摸不著頭腦的就是主人公頭上戴著的套子,有些荒誕笨拙,卻十分符合“巨”的形象特征。套子是如何戴上的?是誰給星星戴上的?在劇中都有意被隱去,只留下所有人對于戴上套子的反應。劇中呈現的大家對待“套子”的幾種方法,也關乎青少年成長困惑的哲學思索。
1.每個人都有一個變形夢。
變化是永恒的,變形是每時每刻都在發(fā)生的。當我們收到一個命運的“禮物”時,急于解決或逃避,都只是因為我們不喜歡這樣的改變。沒有人能始終保持控制權,一直做完美的事。變形帶來的自我懷疑,也是一次自我定位和重新認識自己的機會。
2.不提“巨”就能好起來嗎?
“認為去除刺激源就可以好起來”,這種線性歸因是十分機械且武斷的。所謂好意,有時候會變成另一種強化和暗示,提醒當事人“你有問題”“你必須趕緊離開你的問題”,這種對問題的強化,往往才是讓事情變成事件的罪魁禍首。
3.我們到底算不算成功。
如果生活無法超越,如果套子無法摘掉,就必須重新審視解決方案。主人公并沒有從同學們幫助她摘套子的過程中獲得力量,而是感受到別人執(zhí)意改變自己的任性妄為。從這點上看,幫助她的人并不成功,但也正是因為這樣,每個人才有機會和最真實完整的自己相遇,大家得以坦誠相待,才有了摘套子的可能性。
(江蘇省蘇州中學校 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