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同絢,楊 磊
(西華師范大學 文學院,四川 南充 637009)
買地券是塚墓石刻的一種,又叫墓莂、冥契、合同契。買地券是指埋于壙中,作為死者安葬墓塋,占有墓地的證據(jù),是為死者在陰間地府所立的券契。[1]258買地券的契約性質(zhì)決定了買地券的內(nèi)容必須有買賣雙方和中介人等角色。由于忌諱等原因,這些角色一般不由生人擔任,而是由一些神祇來擔任,這就使得買地券中有豐富的神祇詞語。
陳寅恪先生在《與劉叔雅論國文試題書》中提到:“對偶確為中國語文之特性所在,而欲研究此特性者,不得不研究由此特性所產(chǎn)生之‘對子’?!盵2]256對偶作為漢語特有的修辭手段,都體現(xiàn)出了漢語的鮮明特點。買地券中的神祇詞語大多具有對偶性。筆者基于這些詞語的對偶性質(zhì),以劉雨茂、榮遠大《成都出土歷代墓銘券文圖錄綜釋》(以下簡稱《綜釋》),魯西奇《中國古代買地券研究》和高朋《人神之契:宋代買地券研究》(以下簡稱《人神之契》)中的宋代買地券為研究材料,對其中的神祇詞語進行歸納?;谶@些詞語的對偶性質(zhì),根據(jù)詞語的結(jié)構(gòu)形式和詞義把神祇詞語分為三類:ABA′B′型、AB型、其他。我們通過對這些詞語的研究,探討買地券神祇詞語的特點和規(guī)律。
在某種意義上,這類詞語的特征體現(xiàn)在A與A′、B與B′意義上相反,AB與A′B′意義上也相反。
1)皇天父后土母
“皇天”“后土”分別是A、A′,“父”“母”分別是B、B′?!毒C釋》中凡12例。如:
例 1 《王繼成買地券》:“□此后土母處、十二神邊買此窀穸墓宅一所。”[3]430
例 2 《宋朋買地券》:“就此皇天父后土母、社稷十二位(神)邊買得歸(蒿)里墓(田)一所?!盵3]131
按:“皇天父”“后土母”與十二神一樣,擔任賣地人的角色,且常常與十二神并舉?;侍欤稘h語大詞典》(以下簡稱《大詞典》):“對天及天神的尊稱。”[4]256后土,《大詞典》:“對大地的尊稱;指土地或地神。”[5]141《周易》:“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盵6]78古人常將天地視為配偶關(guān)系。在“皇天”“后土”后分別加上“父”“母”,正體現(xiàn)了這種配偶關(guān)系。傳世文獻中沒有“皇天父后土母”的記載,但有對“皇天后土”的記載,較早見于《司馬法》:“乃告于皇天、上帝、日月、星辰;禱于后土、四海、神祇、山川。”《楚辭》中也有相關(guān)記載:“后皇嘉樹,橘徠服兮?!盵7]133王逸注:“后,后土也;皇,皇天也。”“皇天后土”是一個聯(lián)合型成語,指的是天神和地神,也可以簡單地理解為神靈。北宋初期《李才買地券》:“今用銅錢萬萬……就于皇天父后土母……”[3]95據(jù)此可知,北宋之前當有“皇天父后土母”的說法。
“后土”在買地券中也可指墓地。如南朝《王佛女買地券》:“元嘉九年十一月朔廿日辛酉,歸就后土蒿里,如女青律令?!盵8]108《大詞典》:“后土,泛指土地、泥土?!盵5]141這里特指墓地。且此處“后土”與“蒿里”同義并舉,可以佐證。
2)東王父西王母
“東王”“西王”分別是A、A′,“父”“母”分別是B、B′?!毒C釋》中凡27例。如:
例 3 《魏訓(xùn)買地券》:“今用錢萬萬九千九百九十九貫文于東王父西王母邊買得前件墓田一段,周流一傾?!盵3]99
例 4 《樊氏十一娘買地券》:“了保人:張堅固、李定度;知見人:東王父、西王母?!盵3]117
按:“東王父西王母”在買地券中擔任賣地人,如例3;有時也擔任知見人,如例4?!皷|王父”指傳說中的神靈。相關(guān)記載最早可見于《海內(nèi)十洲記》:“扶桑在碧海之中,地方萬里,上有太帝宮,太真東王父所治處?!盵9]《大詞典》:“東王父亦稱東父?!薄拔魍跄浮敝腹糯裨捴械南扇恕O嚓P(guān)記載較早見于《山海經(jīng)》:“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10]28按此說法,西王母大體上是人的樣子,長著豹尾和虎齒,善于長嘯?!皷|王父”“西王母”還可指動物所化的精怪,見于《抱樸子》:“稱東王父者,麋也;西王母者,鹿也。”這也是傳世文獻中“東王父”“西王母”并舉的第一個例子。出土文獻中,三國《黃武四年浩宗買地券》:“從東王公、西王母買南昌東郭一丘?!盵11]79此處“東王公”當與“東王父”所指相同,可知三國時期買地券就有“東王父西王母”的說法。
漢語詞語在詞與詞之間常常體現(xiàn)出對偶性,特別是在古代神話傳說中,如雷公電母、土地公土地婆等,“東王父西王母”“皇天父后土母”也是這樣。
這類詞語的特征主要體現(xiàn)在A與A′、B與B′意義上相近,AB與A′B′意義上也相近。
1)丘丞墓伯
“丘”“墓”分別是A、A′,“丞”“伯”分別是B、B′?!毒C釋》中凡39例。如:
例 5 《周氏買地券》:“丘丞墓伯,封步界畔。”[3]119
例 6 《王之湜夫婦買地券》:“丘丞墓伯,整齊阡陌?!盵3]166
例 7 《蘇誠買地券》:“丘丞墓伯,道路將軍,封步界畔,整齊阡陌。”[3]368
按:古代埋葬死者,突起的叫丘或墳,平的叫墓。“丘”與“墓”均理解為墳?zāi)?。如漢·焦延壽《易林》:“山陵丘墓,魂魄失舍。”《大詞典》對丘墓的解釋為“墳?zāi)埂盵11]513。“丞”是古代官職名,如《唐六典》:“尚書左丞相,一人右丞相?!薄柏┫唷焙喎Q為“丞”?!安敝干耢`,如《韓非子》:“故齊人見河伯,與惠子之言亡其半也?!惫糯昂硬崩斫鉃椤包S河神”?!扒鹭┠共钡慕Y(jié)構(gòu)與成語“山清水秀”的結(jié)構(gòu)相同,互文表義,為管理墓地的神祇。“丘丞墓伯”在傳世文獻中的記載較早見于南北朝《赤松子章歷》:“丘丞墓伯,塚中二千石?!贝藭r買地券未成風氣,“丘丞墓伯”也未成為買地券用語。出土文獻較早可見于漢代《戴子起買地券》:“為子起買冢田,萬三百,申告?;?、丘丞、墓伯、□□、□伯,使子起來葬?!盵8]39可見,漢代買地券已有“丘丞墓伯”之說。
2)河伯水官
“河”“水”分別是A、A′,“伯”“官”分別是B、B′?!毒C釋》中凡6例。如:
例 8 《王之湜夫婦買地券》:“若輒忓犯訶禁(下缺)軍亭長收付河伯水官?!盵3]166
例 9 《費燮先為齊氏三娘買地券》:“若有忓犯□付與(下缺)河伯水官?!盵3]188
按:“河伯水官”在買地券神祇中擔任懲戒者的角色,如果有人觸犯了契約內(nèi)容,則由“河伯水官”進行懲戒。“河”與“水”意義相近,泛指江河湖海。“河水”也可以理解為河神。如《元史》:“太祖舉手仰天而誓曰:‘使我克定大業(yè),當與諸人同甘苦。茍渝此言,有如河水!’”[12]2960“伯”與“官”意義相近,指神祇官職?!昂硬佟迸c“丘丞墓伯”結(jié)構(gòu)相同,互文表義,為施行懲罰的神祇。傳世文獻中有相關(guān)記載,《赤松子章歷》:“或與河伯水官?!背鐾廖墨I較早見于例9。
買地券中也有單用“河伯”表示懲戒者的情況。如《李氏買地券》:“若輒忓犯何(訶)禁知(之)者,取(收)付河伯?!盵3]179“水官”也可指道教三官中的“水官”。如《宋史·方技傳》:“三元日,上元天官,中元地官,下元水官,各主錄人之善惡。”[13]13499
3)石功曹金主簿
“石”“金”分別是A、A′,“功曹”“主簿”分別是B、B′?!毒C釋》中凡19例。如:
例 10 《李才買地券》:“書券人,石功曹;讀券人,金主簿?!盵3]95
例 11 《張先買地券》:“書券人,金主簿;讀券人,石功曹?!盵3]105
按:“石功曹”“金主簿”在買地券中擔任的角色略顯含混,沒有明確的所指,石功曹可以擔任讀券人角色,也可以擔任書券人角色,反之亦如是。買地券中也有直接寫作“功曹”“主簿”的,如宋代《王典買地契券》:“書契人:功曹;讀契人:主簿?!薄肮Σ堋北臼枪糯俾毭?。《大詞典》解釋:漢代郡守有功曹史,簡稱功曹,除掌人事外,得以參預(yù)一郡的政務(wù);北齊后稱功曹參軍;唐時,在府的稱為功曹參軍,在州的稱為司功。后來“功曹”被道教借用表示神祇官職。道教神名中有“四值功曹”,即年、月、日、時的值班天神,其職類似于古代郡縣的功曹,故稱“四值功曹”[14]69?!爸鞑尽北臼枪糯俾毭??!洞笤~典》解釋:漢代中央及郡縣官署多置主簿;其職責為主管文書,辦理事務(wù)。這大概相當于現(xiàn)在的秘書。至魏晉時漸為將帥重臣的主要僚屬,參與機要,總領(lǐng)府事;此后各中央官署及州縣雖仍置主簿,但任職漸輕;唐宋時皆以主簿為初事之官;明清時各寺卿也有設(shè)主簿的,或稱典簿;外官則設(shè)于知縣以下,為佐官之一。[11]706俞樾認為此兩者歷史上并非真有其人,并且他認為這種用語較為怪誕,《茶香室叢鈔》:“尤為怪誕,故錄之……石功曹金主簿必非真有其人?!背鐾廖墨I中較早對“功曹”的記載見于南北朝《蕑謙買地券》:“天魁、地罡、太上、征明、功曹、傳送隨斗十二神等?!盵8]112出土文獻較早對“石功曹金主簿”的記載見于后周顯德二年(955年)《劉某買地券》:“書券人:石公曹,飛上天;讀券人:金注,入黃泉?!痹仄褵o法找到,但按買地券一般范式來講,此處“石公曹”當為“石功曹”,“金注”當為“金主簿”。
4)故氣邪精
“故”“邪”分別是A、A′,“氣”“精”分別是B、B′。《綜釋》中凡22例。如:
例 12 《房庶買地券》:“故氣邪精,不得忓恡;先有居住,永避萬里。”[3]144
例 13 《楊氏卅娘子買地券》:“故氣邪精,回避萬里?!盵3]259
按:“故氣邪精”指侵犯墓地的妖邪精怪。“氣”“精”意義相近,可指同一事物。古人認為,萬物有靈,任何事物都有可能化為精氣?!肮省敝敢呀?jīng)死去的、不存在的人或事物。如《漢書·蘇武傳》:“單于召會武官屬,前以降及物故,凡隨武還者九人?!盵15]637顏師古注:“物故謂死也,言其同于鬼物而故也?!薄肮蕷狻敝敢呀?jīng)逝去的生命,買地券中進一步引申為鬼魂義?!靶熬敝感皭旱木?。
ABA′B′聯(lián)合型的詞或短語在買地券中還有很多,基于篇幅限制,僅列舉幾例作為參考。如宋紹圣四年(1097年)《李守貴買地券》:“一見:天神;一見人:地祁?!盵8]267按:“祁”當作“祇”?!疤焐竦氐o”屬于ABA′B′聯(lián)合型。再如宋景定元年(1260年)《王百四地券》:“山靈地神,實聞此言?!盵16]226其中“山靈地神”屬于ABA′B′聯(lián)合型。宋開寶七年(974年)《王氏地券》:“謹用金銀錢萬□九千貫文,于天地父母處,買得地宅。”[16]226其中“天地父母”屬于ABA′B′聯(lián)合型。
這類詞語的特征主要體現(xiàn)在“A”與“B”的意義和語法結(jié)構(gòu)相似。
“A”為將軍,“B”為亭長?!毒C釋》中凡9例。如:
例 14 《費亨買地券》:“若輒忓犯訶禁之者,將軍亭長,收(下缺)?!盵3]147
例 15 《宋京買地券》:“若輒干犯訶禁者,將軍亭長,收付河伯?!盵3]273
按:“將軍亭長”在買地券中擔任緝捕者的角色,類似于捕快之類的官職。將軍,古代統(tǒng)兵打仗的官職。亭長,戰(zhàn)國時,國與國之間為防御敵人,在邊境上設(shè)亭,置亭長,東漢之后漸廢?!妒酚洝じ咦姹炯o》:“(高祖)為泗水亭長?!薄兜乩硇聲罚骸叭糨m干犯訶禁者,將軍亭長,收付河伯。”這是目前較早見于傳世文獻的記載。南朝《劉宋元嘉十年徐副買地券》:“土墓上、墓下、墓左、墓右、墓中央五墓主者,丘丞墓伯,冢中二千石,左右冢侯,丘墓掾史,營土將軍,土中督郵,安都丞,武夷王,道上游邏將軍、道左將軍、道右將軍三道將軍,嵩里父老,都集伯張,營域亭部,墓門亭長?!盵8]110其中已有“將軍”“亭長”之說,只是未將二者合在一起,職務(wù)也未明確?!短正S藏石記》錄有北宋《謝錦買墳地券》:“若有干犯,并令將軍停(亭)長,縛付河伯?!盵8]333這是“將軍亭長”較早見于出土文獻的記載。
“A”為天上飛鳥,“B”為魚入黃泉?!毒C釋》中凡6例。如:
例 16 《魏三十三郎買地券》:“讀契人:天上飛鳥□魚入黃泉,神不得侵奪?!盵3]241
例 17 《韓氏十八娘買地券》:“書券人:天上鳥(下缺),(上缺)魚入深泉。”[3]190
按:“天上飛鳥”“魚入黃泉”在買地券中常擔任書契人或讀契人的角色,其意義核心是“鳥”和“魚”。書契人和讀契人也并不局限這兩種形式,有的也寫作“鳥飛上天”“魚入深泉”,如《王仁明買地券》:“交關(guān)人是(鳥)飛上天,讀券人:魚入深泉。”[3]113有的直接省去“鳥”和“魚”,寫作“飛上天”“入黃泉”,如《何氏買地券》。出土文獻較早見于《黃武四年浩宗買地券》:“鶮飛上□,魚入淵?!盵8]79“鶮”是一種鳥,可見在三國時期已“鳥飛上天魚入黃泉”的說法?!豆趴虆测n》中錄入了一則唐代《戴府君墓志》:“是誰書?雙鯉魚;是誰讀?雙白鶴。鯉魚入深泉□□□□?!薄鞍Q鯉魚”雖然出現(xiàn)在墓志中,其實質(zhì)是和買地券一樣的,擔任書契人或讀契人的角色。這兩則材料雖然表述不同,但是意義相近,我們據(jù)此可以推導(dǎo)出“天上飛鳥魚入黃泉”的相關(guān)說法至少在三國時期就已經(jīng)有了。到宋代,這類詞語基本定型為“天上飛鳥魚入黃泉”。
值得一提的是,“鳥飛上天”“魚入黃泉”是動詞性的短語,在這里卻被當做名詞性短語使用。如宋元祐元年(1086年)《趙懷為父趙榮等買地契》:“書契人:飛上天,讀契人:入黃泉。”[8]266從語法研究的角度來說,是值得注意的。
“A”為天官,“B”為道士?!度松裰酢分蟹?例。如:
例 18 《吳謹?shù)厝罚骸笆苠X人:天官道士?!盵16]208
例 19 《朱濟南地券》:“書人:天官道士?!盵16]215
按:“天官道士”在買地券中職責不一,或作書契人,或作收錢人?!洞笤~典》中“天官”義項較多,天官在這里與“道士”并舉,說明“天官”當與道教文化有關(guān)系,當指道教所奉三官中的天官。如《夷堅支志》:“天官盛服正坐,侍從整肅?!薄疤旃佟奔粗傅澜烫旃?。成語有“天官賜?!?。道士即傳統(tǒng)道教中的道教徒。這里“天官”與“道士”并舉,理解為書契人或收錢人。傳世文獻中,清代《臨川縣志》記載嘉慶年間臨川縣(今屬江西撫州)出土了一方南宋買地券,其中便有“書人,天官道士”字樣。出土文獻較早見于北宋政和八年(1117年)《吳謹?shù)厝?,即?8。據(jù)此,我們可以推算,買地券“天官道士”的說法當起于宋代。
“A”為開皇,“B”為地主?!度松裰酢分蟹?4例。如:
例 20 《胡氏二娘地券》:“今用錢二萬二千貫,就開皇地主買得陰地一穴?!盵16]212
例 21 《溫氏九孺人地券》:“用銀錢三千六百貫,就此開皇地主,買得陰地一穴?!盵16]217
按:“開皇地主”當與上文“皇天父后土母”所擔職責相同,擔任賣地人角色。地主,許慎《說文解字》:“社,地主也……共工之子句龍為社神?!盵17]4這里社神指土地神,土地神也就是地主。開皇,《大詞典》:“道書以為劫名?!盵18]50道教有“劫”的說法,大概與佛教所說的“難”相似,指人遇到的難關(guān)或磨難。但“劫名”之義與文意不符,應(yīng)另有所指。又隋代皇帝楊堅年號為“開皇”,亦與文意不符?!稓獬龀吩娫疲骸伴_玉心正興,其氣百道至。”《大詞典》:“開,開明星,即木星。因為它十二年運行一周天,古代用它紀年,所以又稱‘歲星’?!盵14]1309古人祭祀重天文,此處“開”應(yīng)理解為歲星。皇,指神仙。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引《尚書》曰:“燧人為燧皇,伏羲為羲皇,神農(nóng)為農(nóng)皇?!盵19]9所以此處“開皇”當理解為與歲星相關(guān)的神祇,如此與“地主”并舉,文義可通。傳世文獻中未見“開皇地主”相關(guān)記載。出土文獻,較早見于北宋淳熙二年(1175年)《秦秘校地券》:“用錢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貫五彩信幣,詣五土冥王、開皇地主司,買得陰地一穴?!盵16]211按此“開皇地主”說法當起于北宋。
AB聯(lián)合型的詞或短語在買地券中也較多,由于篇幅有限,這里再列舉幾例作為參考。宋宣和三年(1121年)《張公地券》:“地中主吏,皇神后土,土公土母,土家子孫,左右鄰里,地中□府,將軍社稷,見亡人過往,不得妄有勘責侵奪。”[16]208此處“土公土母”屬于AB聯(lián)合型,“皇神后土”屬于ABA′B′聯(lián)合型。宋寶佑二年(1254年)《張重四地券》:“夔靈魅魅,莫敢逢旗,妥亡佑存,□有不祥?!盵16]225此處“夔靈魅魅”為AB聯(lián)合型。
例 22 《張先買地券》:“謹用白銀信錢萬萬千貫文于山川社稷十二神邊買得……”[3]105
例 23 《樊氏十一娘買地券》:“今用銅錢……就于恩洽里黃天父后土母十二神邊買得……”[3]117
例 24 《楊瑰買地券》:“今用銅錢……就此黃天父后土母社稷十二神邊買得……”[3]169
按:《綜釋》凡15例?!笆瘛笔侵冈谀沟亟灰字邪缪葙u地人角色的神祇。古代以十二地支紀時,十二神指的是十二生肖神。《大詞典》:“古代相傳與十二支相應(yīng)的十二個神?!盵11]807在其他地方出土的買地券中也有直接將“十二神”稱之為“十二時辰”的,如《王興李八娘買地券》:“在于皇天父、后土母土崗地骨□□十二時辰邊買到吉穴二所?!盵20]
山川,《大詞典》:“指名山大川之神。”[5]767社稷,《大詞典》:“古代帝王、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盵21]834把山川社稷作為祭祀的對象,古籍中有記載,《墨子·迎敵祠》:“祝、史乃告于四望、山川、社稷,先于戎,乃退?!盵22]557大意為巫祝在戰(zhàn)前要向四望、山川、社稷祭告。在這類買地券的書寫過程中,書寫者以十二神為詞義重心,在“十二神”前加上一些與古代祭祀相關(guān)的詞語(如“山川”“社稷”)。這也就形成了我們所看到的“十二神”“社稷十二神”“山川社稷十二神”并存的局面。有關(guān)“十二神”的記載較早見于《漢書·藝文志》:“轉(zhuǎn)位十二神二十五卷?!盵15]599但《轉(zhuǎn)位十二神》已經(jīng)亡佚,無從可考。
例 25 《鄧處溫買地券》:“(知)見人,歲月主者;保人,今日時直符?!盵3]257
例 26 《郭氏買地券》:“知見人,歲月主者;保人,今日時直符?!盵3]151
按:《綜釋》凡19例?!皻q月主者”在買地券中擔任知見人的角色,知見人類似于我們今天講的中介證人?!兜乩硇聲匪涊d的買地券行文范式寫作“歲月主”。也有寫作“歲月日辰”的,如《王思買地券》:“自有文書契券分明,相見人:歲月日辰?!盵3]10歲,即木星。古人認為,木星歷經(jīng)二十八宿,每十二個月繞完一次。月,計時單位。農(nóng)歷按月相朔、弦、望、晦的變化周期,即初一至月盡為一月,一年分十二月?!皻q月主者”即管理時間的神祇。
“今日時直符”在買地券中一般擔任保人的角色?!敖袢諘r直符”有時也寫作“今日直符”,如《周氏買地券》:“(上缺)人:今日直符,故□(上缺)內(nèi)外存亡安吉?!盵3]119“直符”本為漢代官職。如《漢書·王尊傳》:“今將輔送獄直符史。”顏師古注曰:“直符史若今之當佐史也。”后引申為神祇名。如《潛夫論·巫列》:“若乃巫覡之謂獨語,小人之所望畏,土公、飛尸、咎魅、北君、銜聚、當路、直符七神,及民間繕治微蔑小禁,本非天王所當憚也。”[23]461古人認為,年、月、日、時辰都會有對應(yīng)的神祇當值?!敖袢罩狈奔垂芾斫袢盏纳竦o,“今時直符”即管理現(xiàn)在時辰的神祇?!敖袢諘r直符”可理解為管理時間的神祇。
以上是對買地券神祇詞語的分類釋析。我們把神祇詞語分為ABA′B′型、AB型、其他。從詞義的角度來說,ABA′B′型詞語特點表現(xiàn)在AB與A′B′意義上相關(guān),且A與A′之間、B與B′之間意義上也相關(guān);AB型詞語的特點表現(xiàn)在A與B之間意義相關(guān);無法歸入前兩類的詞語,我們歸入“其他”類。從形式的角度來說,這些詞語內(nèi)部存在著形式上的對偶,我們用關(guān)系圖來表示前兩者,更為直觀。如圖 1 所示。
圖1 買地券神祇詞語內(nèi)部對偶關(guān)系示例
在此分類歸納基礎(chǔ)上,我們解釋了神祇詞語的意思,考證了這些神祇詞語在傳世文獻和出土文獻中較早的記載。陳望道先生認為:“但對偶所以成立,在形式方面實是普通美學上所謂對稱。”[24]16對偶是漢語的一個特點,它反映了漢民族對立統(tǒng)一的思維習慣和對稱和諧的文化心理。[25]12這既反映了漢民族文化的特性,又反映出了買地券神祇詞語的規(guī)律性。買地券作為一種普遍性的出土文獻,存在著大量的對偶對稱現(xiàn)象。研究其神祇詞語的對偶性質(zhì),能更真實地反映古代勞動人民的思維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