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取一收
公元756年,一代寵妃楊玉環(huán)命殞馬嵬坡。從此,茫茫白骨銷作土,雪膚花貌無處尋。這位絕色美人究竟是何種樣貌?恐怕當屬親見者最有發(fā)言權(quán)。
天寶中,李白供奉翰林。是年春,宮禁中牡丹盛放。玄宗騎著通體雪色的照夜白前往沉香亭賞花,玉環(huán)以步輦相從。玄宗道:“賞名花,對妃子,焉用舊樂詞?”于是速詔李白,立進新曲。李白宿醉朦朧,一揮而就,留下了長安三年他最好的三首詩篇。而這三首,都是寫給楊玉環(huán)的。
“一枝紅艷露凝香”,妙極。香為氣,可送,可飄,可聞。然如何凝得?詩人的妙想正在于此。香飄終有消散時,若凝結(jié)固定,便可成為永恒。凝香露一顆,君王帶笑看。
“云雨巫山”“飛燕新妝”是交織用典,皆極言玉環(huán)美貌。飛燕指漢成帝的皇后趙飛燕。相傳她體態(tài)輕盈,可在宮人手上托盤中起舞。唐人韋叡(音瑞)在《松窗雜錄》中記載,高力士挑撥玉環(huán)道,“以飛燕指妃子,是賤之甚矣!”玉環(huán)恨之。此后玄宗曾三次想授官李白,皆被楊玉環(huán)阻撓。遂得結(jié)論“李白遭饞于楊貴妃”,且流傳甚廣。
其實只要稍加考證,便可知此事絕非信史。開元二十八年(740年),二十二歲的玉環(huán)入宮為道士。天寶元年(742年),李白應(yīng)詔赴闕。天寶二年(743年),李白供奉翰林,作《清平調(diào)》三首。而玉環(huán)封妃是在天寶四載(745年)八月,那時李白已經(jīng)離開長安。
清平調(diào)(其二)
作者: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風(fēng)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
會向瑤臺月下逢。
彼時的楊玉環(huán)還只是玄宗身邊一位善承上意的受寵宮人,未得冊封。高力士如何以妃稱之?那時的玉環(huán)寵遇不盛、根基未深,又怎敢三次阻撓皇帝封官?可見書語也不能盡信。
李白究竟為何被賜金返鄉(xiāng)呢?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曾鞏,世稱“南豐先生”)曾經(jīng)對此有過精練恰當?shù)目偨Y(jié),不妨一讀:“明皇聞其名,召見。以為翰林供奉。頃之,不合,去。”南豐先生伸出大板,將玄宗、李白各打五十,也頗為公允。
妙造自然
“一枝紅艷露凝香”,“一枝紅艷”應(yīng)屬牡丹九大色系里的“斗艷紅色類牡丹”。這類牡丹的特點是花朵碩大,花色飽和度高,以深紅、粉紅為主?!奥赌恪闭f來就更加
有趣了。牡丹花瓣碩大,與荷葉防水的原理類似,花瓣表面細小的凸起可以讓水滴在表面張力的作用下形成似珍珠般的顆粒并自由滾動,這就是牡丹凝露的現(xiàn)象。在大量描寫牡丹的詩詞歌賦里,我們都可以看到對“凝露”的描寫,說明古人也早已對這種物理現(xiàn)象進行過細致入微的觀察。
很多人分不清牡丹和芍藥,這是因為它們在分類學(xué)上親緣關(guān)系本來就很近。牡丹和芍藥在植物分類學(xué)上均屬于芍藥科芍藥屬。芍藥是多年生草本,牡丹是木本植物。芍藥過冬后枝葉會枯死并重新萌發(fā),牡丹高大的枝條卻可以越冬。在中國以外的一些地區(qū),有的牡丹可高達兩米。
(本文選自圖書《唐詩中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