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冰瑤,王菊霞,李 濤,陳 濤
(山西農業(yè)大學農業(yè)工程學院,山西 太谷 030800)
蘋果是我國產量第一的水果,果實營養(yǎng)豐富,采用質構儀對蘋果進行穿刺,可得到組織抵抗剪切和破壞的能力評價[1-3]。馮慧敏等[4]將蘋果制成大小不同的試樣,選取不同加載速度進行穿刺試驗,結果表明,果肉的各力學特性會隨著加載速度的增加而增大,整果試樣的穩(wěn)定性優(yōu)于切塊試樣。杜昕美等[5]采用剪切法、穿刺法及TPA壓縮法對5個品種的蘋果質構特性進行了測試,選取帶皮穿刺與去皮穿刺兩種方式,得到果實的硬度及穿刺模量數值,結果表明,帶皮穿刺試驗所得各項數據都要顯著高于去皮穿刺。
對于蘋果脆度的評價多來自于TPA壓縮試驗,取第1次擠壓時的破裂力作為脆度,但并不是每個樣本都會出現破裂峰,對蘋果脆度的評價需要引入其他指標[6]。余麗娟等[7]采用二階微分法和峰值法對香梨脆度進行了評價,結合果肉可溶性固形物與含水率參數進行分析,結果表明,峰值法可應用于香梨脆度評價,與香梨各項物性參數結合較好。采用峰值法對金冠蘋果果肉穿刺力學數據進行處理,分析是否適用于脆度評價,采用不同加載速度進行果肉脆度評價方法評估,分析不同加載速度下果肉脆度的變化,為完善蘋果品質評估體系提供數據支持[8-9]。
試驗選用2019年10月采摘于山西省農科院果樹研究所的金冠、富士蘋果,選用形狀規(guī)則、無病蟲害且表面無損的果實,于山西農業(yè)大學農業(yè)工程學院農業(yè)生物力學實驗室進行試驗[10]。采用電子天平測量質量,電子游標卡尺測量縱徑與橫徑,皮尺測量果實赤道處周長。蘋果的單果質量、尺寸參數如表1所示[11]。
表1 蘋果單果質量及尺寸參數
對蘋果果肉、果核進行穿刺力學試驗,縱向將果實切為兩半,種子附近的是果核,果皮附近的是果肉[12]。將半個果實果皮朝下放置在平整的操作板上,使用直徑為10 mm的圓筒形取樣工具,沿橫向取果肉試樣,使用刀片對試樣進行處理,得到高10 mm、直徑10 mm,兩端光滑平整的圓柱體試樣[13]。
試驗儀器選用Stable Micro Systems公司生產TA.XT plus型質構儀[14]。采用P2針狀探頭(直徑2 mm),測前速度5 mm/s,測后速度5 mm/s,最小感知力5 g,穿刺距離5 mm,分別選用0.5、1.0、1.5、2.0、5.0、9.0、13.0和17.0 mm/s共8個加載速度,每個速度下取10個試樣進行重復試驗[15]。
對果肉進行微觀結構觀察,分析不同品種間脆度差異的原因。取樣時參照穿刺力學試驗的取樣方法,得到圓柱體試樣,將試樣切片,每個試樣取5~6個樣品,同一品種取5個試樣進行固定[16]。將樣品放入4%戊二醛固定液(pH=6.8)中固定,固定時間2 h以上,用緩沖液洗滌4次,每次10 min,采用不同濃度(30%、50%、70%、80%和90%)的乙醇溶液進行逐級脫水,每次10 min,采用100%的乙醇溶液進行脫水,共3次,每次30 min[17]。采用叔丁醇進行置換,時間為15 min,JEOL JFD-320冷凍干燥,采用導電膠帶將干燥后的材料粘在樣品臺上,用JEOL JFC-1600型離子濺射鍍膜儀噴鍍鉑金,采用JEOL JEM-6490 LV型掃描電子顯微鏡對噴鍍好的材料進行觀察[18]。
采用Origin2017進行載荷-位移曲線繪制與基礎峰值參數的提取,采用SPSS13.0軟件對試驗結果進行方差分析及相關性分析,取95%的置信區(qū)間[19]。
2.1.1 穿刺載荷-位移曲線
對圖1所示的載荷-位移曲線圖進行劃分,選取中間2/3處進行分析,即1.6~4.6 mm穿刺深度。通過Origin2017提取區(qū)間內基礎峰值參數:曲線下面積S、總峰數n、曲線相鄰兩點間力差ΔFs、曲線相鄰兩點間位移差Δl、力降代數和ΣΔF、力降絕對值的代數和Σ|ΔF|、平均穿刺力Fcr、平均峰值力Fmean及最大峰值力Fmax[20]。
圖1 載荷-位移曲線Fig.1 Load-displacement curve
其他峰值參數的計算如下。
(1)Heidenreich峰值指數[21]。
(1)
(2)
(3)
(2)Arimi峰值指數[22]。
(4)
(3)Ktenioudaki峰值指數[23]。
(5)
(6)
2.1.2 不同加載速度載荷-位移曲線特征
由圖2a可知,在0.5~5.0 mm/s速度區(qū)間內,金冠果肉載荷-位移曲線力峰數量少、力峰尖細,各基礎峰值參數中,總峰數偏小,最大峰值力Fmax、平均峰值力Fmean、平均穿刺力Fcr都偏大,力降絕對值的代數和Σ|ΔF|偏大,果肉較脆;在5~17 mm/s速度區(qū)間內,曲線趨近平滑,Fmax、Fmean、Fcr都偏小,Σ|ΔF|偏小,果肉脆度較低。由圖2b可知,在0.5~2.0 mm/s速度區(qū)間內,富士果肉載荷-位移曲線力峰數量多、力峰尖細,總峰數偏多,波幅較小,變化頻率高Fmax、Fmean、Fcr都偏大,果肉較脆;在2~17 mm/s速度區(qū)間內,曲線接近平滑,Fmax、Fmean、Fcr都偏小,Σ|ΔF|偏小,果肉脆度較低。果肉載荷-位移曲線圖可以反映果肉脆度的變化,采用峰值參數表征果肉脆度是可行的[24]。
圖2 速度載荷-位移曲線Fig.2 Speed load-displacement curve
2.1.3 不同品種蘋果果肉微觀結構
由圖3、圖4可知,富士果肉細胞大而飽滿、細胞壁清晰完整、細胞間隙較小,細胞壁強度高,果肉脆度高;金冠果肉細胞較小、細胞壁模糊、細胞間隙較大,結構不完整,果肉脆度較低。
2.1.4 峰值參數脆度評價敏感度
對峰值參數脆度評價敏感度分析計算公式為:
(7)
圖3 富士果肉微觀結構Fig.3 Microstructure of Fuji varieties
式中P——脆度敏感度
S17——加載速度為17 mm/s時果肉載荷-位移曲線參數均值
S0.5——加載速度為0.5 mm/s時果肉載荷-位移曲線參數均值[25]
2.1.5 峰值參數隨加載速度產生的變化
圖5 峰值參數變化趨勢Fig.5 Peak parameter change trend graph
2.1.6 峰值參數隨加載速度變化的敏感度
圖6 峰值參數對果肉的敏感度Fig.6 Sensitivity of peak parameters to pulp
如圖7所示,Fp為曲線上最大的力,代表斷裂力;Dp為從0 mm穿刺深度到Fp對應穿刺深度,代表斷裂變形量;Ep為斷裂力與斷裂變形量的比值,代表斷裂斜率;Wp為從0 mm穿刺深度到Fp對應穿刺深度的曲線下面積,代表斷裂功;Wt為整個穿刺過程中探頭做的總功,代表斷裂總功。
圖7 載荷-位移曲線Fig.7 Load-displacement curve
如表2所示,對不同品種間穿刺質地參數進行差異性分析,在0.5 mm/s與13 mm/s加載速度下,兩品種果肉斷裂力差異顯著,其他加載速度下差異不顯著;在0.5 mm/s加載速度下,兩品種果肉斷裂變形量差異顯著,其他加載速度下差異不顯著;兩品種斷裂斜率在不同加載速度下差異不顯著,斷裂力、斷裂變形量與斷裂斜率不能區(qū)分兩品種蘋果。在2、5、13和17 mm/s加載速度下,兩品種斷裂功差異顯著,其他加載速度下差異不顯著;在1、13和17 mm/s加載速度下,兩品種斷裂總功差異顯著,其他加載速度下差異不顯著。
在穿刺質地參數方面,金冠與富士的差異不顯著。對不同加載速度間穿刺質地參數進行差異性分析,對于斷裂力,金冠品種0.5與5、0.5與13、1與13、2與5、2與9、2與13、2與17 mm/s加載速度下差異顯著,其他加載速度下差異不顯著;富士品種0.5與1.5、0.5與5、0.5與9、1與1.5、1與2、1與5、1與9、1.5與13、5與13、9與13 mm/s加載速度下差異顯著,其他加載速度下差異不顯著。對于斷裂變形量,金冠品種各加載速度下差異不顯著,富士品種0.5與1.5、0.5與5、0.5與9、0.5與13、0.5與17 mm/s加載速度下差異顯著,其他加載速度下差異不顯著。對于斷裂斜率,金冠品種各加載速度下差異不顯著,富士品種0.5與1.5、0.5與2、0.5與5、0.5與9、0.5與17、1與1.5、1與5、1與9、1與17 mm/s加載速度下差異顯著,其他加載速度下差異不顯著。對于斷裂功,金冠品種各加載速度下差異不顯著,富士品種0.5與13、0.5與17、9與13加載速度下差異顯著,其他加載速度下差異不顯著。對于斷裂總功,金冠品種0.5與1.5、0.5與5、0.5與9、0.5與13、0.5與17、1與5、1與9 mm/s加載速度下差異顯著,其他加載速度下差異不顯著;富士品種0.5與1.5、0.5與5、0.5與9、1與1.5、1與2、1與5、1與9、1.5與13、5與13、9與13、9與17 mm/s加載速度下差異顯著,其他加載速度下差異不顯著。
表2 蘋果果肉組織穿刺質地結果
分析品種、加載速度對果肉穿刺質地參數的影響,結果如表3所示。品種、加載速度對斷裂力Fp、斷裂變形量Dp、斷裂斜率Ep、斷裂功Wp和斷裂總功Wt的影響均不顯著。
表3 相關性分析結果
(1)對峰值參數隨加載速度增加產生的變化進行分析,結合對果肉脆度的敏感度評價,可以得出結論。
(2)對不同加載速度下果肉穿刺力學特性進行分析,可以得出結論:品種、加載速度對斷裂力Fp、斷裂變形量Dp、斷裂斜率Ep、斷裂功Wp和斷裂總功Wt的影響均不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