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然
一百年在歷史的長河中也算不上很長,但對于一個家庭來說,就顯得很漫長了,要經(jīng)歷四五代人的繁衍生息。我講述的就是我家四代人的百年故事。我出身于革命家庭。我的爺爺、伯父以及三個哥哥和我都曾是軍人,我還有三個侄子也是軍人且現(xiàn)在還有兩人在部隊服役。時至今日,在一個世紀的時間里,一個大家庭有四代人相繼參軍報國,這樣的情況應該為數(shù)不多。我家四代人緣何都有軍旅情結,這得從我的奶奶說起。
我的奶奶是魯西南人,出生在20世紀初,是當?shù)卮髴羧思业呐畠骸?jù)奶奶說,娘家有數(shù)十畝良田,十幾頭牲畜,還雇用了幾個長工。她每次回娘家探親返回的時候都是滿載而歸。我的伯父、父親童年的時候都曾在外曾祖父家讀過私塾,所以他們都能寫得一手漂亮的毛筆字。
我爺爺出生在江蘇省豐縣西北部的一個農(nóng)民家庭,地處蘇魯豫皖四省的接壤處,與奶奶家的直線距離不足十公里。爺爺?shù)募彝l件相對于奶奶家來說差距較大,論出身和家庭條件,都門不當戶不對,奶奶的父母也不同意他們的婚事。盡管如此,奶奶并沒有聽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當她了解到我爺爺?shù)膹能娊?jīng)歷后,根據(jù)自己的意愿做主嫁給了爺爺。當時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日本帝國主義在中國進行擴張,向北洋政府提出了“二十一條”的無理要求。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軍閥勢力為了保住政權答應了日本的無理要求,引起中國人民的憤慨,全國各地掀起了各種各樣的愛國運動。我爺爺正是懷揣參軍報國的愿望參軍到了福建某部軍營。不久北洋政府分崩離析,政局變得動蕩不安,軍閥混戰(zhàn)開始了。爺爺看到局勢混亂,沒有一個能夠領導全國人民的政府或政黨,更不愿意中國人打中國人,于是下定決心解甲歸田。后經(jīng)人介紹與奶奶相識,并組建了家庭。后來有了我的伯父和父親。
我的伯父在外曾祖父家飽讀詩書數(shù)年,對后來的成長進步大有裨益,逐漸成長為一個發(fā)憤圖強的有志報國青年。在伯父即將成年時,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日本侵略者企圖占領整個中國。面對國難家仇,爺爺、奶奶鼓勵我的伯父參軍參戰(zhàn),此時伯父已經(jīng)是一名私塾先生。伯父于1940年投筆從戎,參加了江蘇省豐縣抗日游擊隊,很快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后來根據(jù)上級黨組織安排,江蘇省豐縣抗日游擊隊改編為湖西抗日游擊隊并獲得了正式番號,劃歸蘇魯皖游擊總指揮部。伯父作為骨干,積極組織當?shù)孛癖姵闪⒖谷章?lián)合會、工作團、宣傳隊,奔波于縣城、鄉(xiāng)村宣傳抗日,為推動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事業(yè)的發(fā)展,貢獻了自己的力量??谷諔?zhàn)爭勝利后,伯父卻沒有看到勝利的希望,因為此時的國民黨反動派為了獨享勝利成果,又將槍口轉向共產(chǎn)黨。1945年11月,伯父在江蘇省華山縣(今江蘇省豐縣華山鎮(zhèn))境內(nèi)的一次秘密黨組織會議上被捕。原來是一個叛變的副縣長帶路找到了伯父的秘密工作地。當時參加會議的還有從延安來的特派員。在戰(zhàn)斗中,伯父為了掩護特派員及警衛(wèi)員撤退,失去了突圍的最佳時機。由于是會議,攜帶武器彈藥不多,伯父很快被捕。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伯父寧死不屈,視死如歸。敵人見來硬的不行,便以高官厚祿相許,結果還是失望,敵人無計可施,便將伯父秘密殘酷殺害。伯父年僅二十四歲的寶貴生命永遠定格在那年秋天。父親回憶說,當爺爺、奶奶得知伯父犧牲的噩耗,一家人感覺天塌下來似的,在大家沉默了很久后,奶奶只說了兩個字:值得。爺爺、奶奶也從未因送我伯父參軍參戰(zhàn)后悔過。
20世紀80年代初,有一次我陪父親看露天電影,當看到中國人民解放軍英勇作戰(zhàn)的片段時,父親聯(lián)想到英年早逝的哥哥以及兩個尚在部隊服役的兒子,不禁掩面而泣,直至泣不成聲,抱著一棵大樹緩緩蹲了下來。回來我才知道,當時我的三哥和四哥都在部隊寫好了血書,積極要求參加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后來在云南某部服役的四哥真的如愿去了前線,作為通信兵的他只是在搶修電話線的時候負了點輕傷。)年幼的我不諳世事,更沒有理解父親的心境,便問父親為何難過,父親哽咽著說:“有國才有家,和平來之不易?。∧悴笭奚?,你爺爺、奶奶經(jīng)常偷偷抹淚,我也非常難受……”父親的一番話對我觸動很大,當時將拳頭攥得緊緊的,暗暗發(fā)誓長大后也要參軍報國,成為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zhàn)士,保衛(wèi)祖國和人民。
轉眼間到了20世紀80年代末,原本成績不錯的我,毅然放棄高考去參軍,為此家中出現(xiàn)了不同的意見。因為家中軍人較多,家人大多想讓我考大學。我的態(tài)度很堅決,因為幼年時期我常聽父親講述家庭光榮的革命史,從那時我就得知爺爺和其最小的弟弟都曾參軍報國,爺爺?shù)牡艿茉诳谷諔?zhàn)爭初期的一次對日作戰(zhàn)中壯烈犧牲,加上我伯父的故事,這些,對于年幼的我來說就是一種特殊的紅色教育,深深地影響了我并在幼小的心靈埋下了種子。爭執(zhí)不下時,壽登耄耋的奶奶站在了我這邊,支持我參軍。在奶奶看來,只有軍隊強大了,才不會被外人欺負;只有國家這個大家富強了,每個人的小家才能幸福。最終,我如愿以償?shù)卮┥蠅裘乱郧蟮能娧b,進入部隊成為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zhàn)士。
光陰荏苒,歲月匆匆。至今已經(jīng)過去三十多年了,回憶起當初穿上軍裝的情景,依然歷歷在目。我興高采烈地從人武部將嶄新的軍裝領回來,便迫不及待地從頭到腳把自己“武裝”起來,興奮地對著鏡子照前照后,還對著鏡子練了練軍禮。在家中孤芳自賞了無數(shù)遍還不滿足,又特意走出家門,自豪地享受著街坊四鄰投射過來的羨慕眼光,神氣十足。
在部隊里,我勤學苦練,掌握了很多軍事理論知識和過硬的軍事技能,又通過考取軍校成長為帶兵人。在軍校學習期間參加了1992年夏天的抗洪搶險,由于表現(xiàn)突出被發(fā)展為預備黨員,并被評為年度優(yōu)秀學員。畢業(yè)后在基層連隊工作,由于成績突出又榮立了三等功,還連續(xù)三年被部隊評為“讀書成才標兵”。
至此,我們兄弟六人(我是老?。┲校兴娜讼嗬^參軍報效祖國。受我們兄弟的影響,我的三個侄子也相繼參軍。截至目前,還有兩個侄子在部隊服役,一個是陸軍中校,另一個是空軍三級士官。他們在部隊依然繼承了父輩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表現(xiàn)都很突出,其中軍官侄子已經(jīng)三次榮立三等功,士官侄子一次榮立三等功,多次被評為優(yōu)秀士官,二人都是共產(chǎn)黨員。我們經(jīng)常在電話里交流,他們有時也向我“取經(jīng)”。當我得知部隊近年來發(fā)生的一些利好變化后,更是鼓勵他們繼續(xù)在部隊服役。我兒子正在讀大學四年級,受大家庭的熏陶,也已決定畢業(yè)后報名參軍。這樣算來,如果兒子也如愿,我們一家四代就有十人穿上了軍裝。更為巧合的是,其中我兄弟六人中有四人參軍,侄子輩六個男兒也剛好四人參軍,成為家族最榮耀的事情。
我家四代人的從軍經(jīng)歷不但豐富了我對家國文化的理解,而且深刻感受到了個體與國家命運的關聯(lián)。家是最小的國,國是最大的家,只有舍小家才能保大家,否則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參軍報國是我家四代人不變的情懷、追求和向往,也是一種好家風,將在我家繼續(xù)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