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敬濤
天光暗淡,暮色四合,黑夜為整個世界拉上了厚厚的幕布。
蜿蜒的山路就在腳下,夜色中,看不見盡頭,也找不到來路。
雨開始下,絲絲縷縷,把天地織成了一張大網(wǎng),夜幕中遠(yuǎn)遠(yuǎn)近近只聽得雨打樹葉的沙沙聲。
張生腋下夾一本古書,舉一把黃紙傘,踉踉蹌蹌地走在雨中的山路上。
下午,張生邀了塔灣村的王俊,趕赴青山鎮(zhèn)的李才家煮酒論詩文。李才家臨著池塘,塘中荷葉正盛,亭亭玉立,像曼妙的舞女,蓮花或含苞欲放,或開得正艷,清風(fēng)徐來,蓮香醉人,三人不覺多飲了幾杯。
眼看天色已晚,張生記起家事來,起身告辭。二位好友苦苦相勸,距家六里,天陰得重,恐有雨水,且需過一條沙河,怎放心得下?可張生念家事甚急,決意要走,二人只好作罷。
走了一程,天已黑透,下著小雨,又飲了酒,腿沉得很,張生想返回,又恐好友見笑,定了定神,匆匆往家趕。
又走一程,聽得嘩嘩流水聲,往遠(yuǎn)處一望,白茫茫一片,河水正急。
在河邊站定,張生一手舉傘,一手五指攏作喇叭狀:“艄公在嗎?有人過河!”
片刻,白茫茫水面上從霧氣里飄出一只小船來,船上立一艄公,蓑衣斗笠,卻看不清臉,一盞風(fēng)燈懸在船頭,發(fā)出灰黃的光。
張生跳上船,艄公并不答話,斗笠下的面目仍是模糊,船亦為奇特,不見艄公劃船,卻飛快地駛向河中,耳聽得風(fēng)聲呼呼,船下水中有物在動,風(fēng)燈亦忽明忽暗。
一陣風(fēng)吹過,浪頭跳出很高,風(fēng)燈晃了幾晃,船一個傾斜,張生墜入河中。接連嗆了幾口河水,古書與黃紙傘已不知去向,張生酒醒了大半,用手拼命往岸邊劃,衣服與雙腳卻像被什么拽住,漸漸無了氣力,往河心墜。
突然,一雙手從水中緊抓了張生雙腿往上舉,依稀聽見有人在厲聲呵斥:“小蓮??!別誤了你自己的大事?!蹦请p手猶豫了一下,仍把張生托出水面,推向了岸邊。
趴在石頭上,大口吐了些河水,翻過身,張生才發(fā)現(xiàn)身邊立一白衣女子,烏發(fā)尺余,膚色白凈,眉眼俊秀,渾身散發(fā)著蓮花的清香。
張生爬起便拜,女子不語,伸手一探,一支蠟燭已捏在手中,彈了一下手指,燭光就亮了,又伸手一捉,那把黃紙傘已在手中,女子將蠟燭和黃紙傘徑直遞與張生:“舉著它,沒人攔你,趕快走,千萬別回頭!”語畢,女子轉(zhuǎn)身欲走。
“姑娘,留個名字吧!”張生喊住女子。
“小蓮!”女子應(yīng)道,瞬間消失在雨霧中。
一路風(fēng)雨交織、哀號不斷,張生聚著精神,不敢四顧,撐著黃紙傘,舉著蠟燭,深一腳淺一腳地往前趕,及至前方村莊,天已大亮,雨也停了,霧氣散去,蠟燭也已燃盡。
家人正急作一團,張生臉色發(fā)青,渾身濕透,一進(jìn)院子撲通倒在地上。
第二日,兩位好友回訪,病榻上的張生講起昨夜被救一事,李才和王俊驚出一身冷汗。
半晌,李才方欷吁道:“南塘村有一女子,名喚小蓮,父親早喪,與病重母親相依為命,女子極喜蓮花,院中挖池多植蓮藕,家中雖窮,可蓮香襲人。聽聞三年前,母親夜半病重,小蓮只身過河求醫(yī)時,墜河溺亡?!?/p>
張生聳身坐起,感佩不止。
半月之后,張生病愈,即帶人去了南塘村。村北果有一獨居老太,茅草破屋竹籬小院,病臥在床。老太含淚告訴張生,有女小蓮,夜半尋醫(yī),不幸溺亡。張生只稱是小蓮好友,將老人接于自己家中。
張生家中殷實,收拾了單房,安置老人住下,又請來先生開了湯藥予老人服用,每日好生衣食供奉,朝夕床頭探望。
時光荏苒,次年八月十五,老人含笑而終。
辦完老人喪事,張生送走親友已是深夜,剛掩上門,燈火卻跳了幾下,一白衣女子倏然而至,女子沖張生深深一揖:“這么多年,一直牽掛母親,現(xiàn)在可以放心轉(zhuǎn)世了。上次放棄輪回機會,雨夜河中救人,感動了冥王,獲贈福報,安排今夜寅時轉(zhuǎn)世,今特來致謝告別!”
女子說罷,起身就走。
張生急追至院中:“請問,轉(zhuǎn)世投生哪家?”
“本村,田姓,與您近鄰?!迸踊赝艘谎蹚埳?,飄然而去。
黎明時分,聽得鄰里田府人員忙亂,聲響不斷。少頃,張生出門來望,正與田府的仆人張嬸碰個照面。
“張嬸,田府有事?”
張嬸滿臉悅色:“大喜啊,田家前年誕下少爺,今又添了一位千金。小姑娘一出生竟蓮香滿屋,田府上下歡喜得很!名字都起好了,老爺說叫小蓮?!?/p>
走不多遠(yuǎn),張嬸又折返,眼睛閃著幽光:“小姑娘眉眼清秀,不哭不鬧,只淺淺地笑,一直向門外張望,像是等什么人似的,你說奇也不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