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丹丹
我是來自連云港市贛榆區(qū)徐山小學的一名普通教師,我們學校地處偏遠,貧困留守兒童偏多,他們大多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家庭教育有很大缺失。如何在教學中慢慢填補這種缺失,讓學生能健康、快樂地學習、成長呢?懷著這樣的困惑,我被推選為“閱讀領(lǐng)航人”,來參加江蘇省第五屆(第一期)“書香校園建設(shè)·閱讀領(lǐng)航人”培訓(xùn),心中倍感慶幸。
培訓(xùn)初始,吳永軍教授的《關(guān)于整本書閱讀教學的若干思考》講座引起我很大的共鳴。吳教授說:“實際上,就形而上意義而言,閱讀是一種生命活動,是一種自由自在的精神生活與智慧生活,人們正是在自由自在的閱讀中享受著精神生活,提升著精神境界,在不知不覺中為自身精神成長打下了一個‘精神的底子,從而讓讀書成為自身的生活方式。這就是閱讀的‘本體性價值,而不是‘工具性價值”。在應(yīng)試教育的大主題下,可能我們在指導(dǎo)學生閱讀書目時更多地偏向了“功利性閱讀”,但我們還是喜歡能帶著學生徜徉書海的“非功利性閱讀”。因為讓孩子們能自由閱讀,這本身就是一件極快樂、極有意義的事情。就閱讀教學而言,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們愛上讀書,而讀書也能為學生形成終身生活方式奠定基礎(chǔ)。就如習主席所說:“教師承載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思政課教師,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dǎo)學生扣好人生第一??圩??!蔽蚁氤蔀槟莻€課堂上能帶著孩子們“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師者”。
為我們做培訓(xùn)的專家、教授有好多,這一場“饕餮盛宴”讓我們回味無窮。特級教師吳勇將“讀”和“寫”相結(jié)合,促進學生課堂言語表達能力提升。詹丹教授帶來了《<紅樓夢>整本書閱讀》講座,從文化背景意義和傳統(tǒng)意義的“整”來講解紅樓,引用人物詩句,剖析人物性格,將紅樓夢中的故事向我們娓娓道來。接下來,特級教師王金濤執(zhí)教了《刷子李》一課,緊扣住人物特點,將人物外貌、技能重點突出,再將他們歸類,這樣我們能看出“刷子李”“泥人張”都練就了超凡脫俗的手藝。之后,王老師還為我們做了精彩的“未來閱讀”講座,講述了關(guān)于“未來閱讀”中會發(fā)生的變革、探索以及他的一些思考。王老師利用非常多的數(shù)據(jù)、案例,引導(dǎo)我們一起思索關(guān)于以后小學生閱讀的大趨向,告訴我們不要只盯住小學閱讀的相關(guān)書目,我們還要對中考語文閱讀、高考語文閱讀都有所了解,這樣曉得“已往”, 預(yù)備“未來”,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時光悄然而逝,還沒有聽夠大師們的“教誨”,我們就匆匆離去了。活動結(jié)束后,我打開吳永軍教授推薦的《窗邊的小豆豆》,一頁一頁翻閱著,沉下心,慢慢地被故事情節(jié)所吸引。我非常喜歡小林老師的教學模式,并期望我也能像他一樣,以后有屬于我自己的“巴學園”,能和所有的“小豆豆”們成為最好的朋友。作為“閱讀領(lǐng)航人”,我會將我所學習到的知識和技能運用到教學中,將一粒粒閱讀的“種子”播撒到孩子心田,讓他們愛上閱讀,愛上習作,讓每一個“小豆豆”都擁有屬于自己的“巴學園”。
(作者單位:江蘇省連云港市贛榆區(qū)徐山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