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毅 干杉杉
“萍,不知是什么的牽連,在這樣的工作繁冗中,我還時刻的惦念著你……”三頁泛黃的紙、紙上模糊的字跡,這封寫于1941年的絕筆情書展示在2021年的寧波市鎮(zhèn)??诤7罋v史紀念館,感動了每一個看到它的人。這是一段怎樣的歷史?這是一段什么樣的血色浪漫?
這封信,道盡他人生最后的溫柔
黑白相片里的男人,留著精神的短發(fā),丹鳳眼透著堅毅,薄嘴唇緊緊抿著,模樣十分清秀。這就是林勃烈士,1918年出生于寧波北侖小港,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41年在日寇的刺刀下英勇犧牲,年僅23歲。
相片被放大,懸掛在鎮(zhèn)??诤7罋v史紀念館的抗日展廳中。一同展出的,還有首次公開的絕筆信,兩百余字,紙短情長。“字里行間盡顯溫柔,真摯樸素的情感躍然紙上?!辨?zhèn)海口海防歷史紀念館館長嚴輝仍然記得剛看到信件時的那份激動。兩個月前,為了豐富展陳,該館向鎮(zhèn)海區(qū)檔案館征集紅色史料。不久后,嚴輝在手機上收到了這封信的掃描件。閱讀完全文,她被深深打動了——“這是一封革命情書啊!”
這封信的第一發(fā)現(xiàn)者、鎮(zhèn)海區(qū)檔案館保管利用科負責人魯小波說,記錄顯示,這封信是鎮(zhèn)海黨史辦于1988年移交過來的。隨著檔案整理的深入,一個不僅有著兒女情長,更有著家國情懷的青年共產(chǎn)黨員形象逐漸清晰起來。
當年林勃入黨后,在鎮(zhèn)??h工委領(lǐng)導(dǎo)的澥浦民教館施教團工作,宣傳抗日救亡。在澥浦工作期間,林勃認識了余也萍,后來逐漸發(fā)展成為戀人。1941年,林勃擔任鎮(zhèn)海江南敵后抗日武裝部隊獨立中隊政治指導(dǎo)員。同年10月28日,獨立中隊移駐青峙村,準備召開群眾大會宣傳抗日救國。在此過程中,林勃放心不下余也萍,將千頭萬緒的深情化為一紙心聲,向著戀人款款傾訴。
凌晨,國民黨土頑集中優(yōu)勢兵力和盤踞在鎮(zhèn)海的日軍發(fā)起了偷襲。危急時刻,林勃奮不顧身阻擊敵人,掩護部隊撤退,最后彈盡被捕。面對敵人的勸降,林勃不為所動,嚴詞拒絕,最終被日軍連刺17刀壯烈犧牲。
這封信,一直緊緊貼在她的胸口
“我母親曾多次跟我提到過這封信,她在回憶文章里也曾寫過?!痹阪?zhèn)海區(qū)檔案館中,70歲的丁芃一手扶著老花鏡,一手隔著白手套輕輕摩挲著信件原件,久久不肯放下。
就在不久前,丁芃收到了寧波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副秘書長周雅飛發(fā)給她的“革命情書”新聞鏈接。原來,在4月20日晚上舉行的寧波黨史宣講集中活動中,鎮(zhèn)??诤7罋v史紀念館宣講員介紹了這封書信,引發(fā)本地媒體報道。一看到信件中的“萍”,丁芃就哭了:“我知道,‘萍就是媽媽。”
隨著丁芃的敘述,最后一塊拼圖終于拼上。
得知林勃犧牲噩耗,余也萍悲痛欲絕,與戰(zhàn)友賀思真冒著生命危險前去尋找。經(jīng)老鄉(xiāng)指點,在青峙村一座荒山腳下的草叢里找到了林勃的遺體。她們用毛巾擦干了他身上的血跡,換上干凈的衣服,再用薄板釘成棺材,把他埋葬在了青峙山上。手捧著染滿烈士鮮血的毛線背心,她們在小學旁邊的一個池塘里將它洗干凈帶了回來。
回到駐地,一封信靜靜地躺在桌上。打開來,“有誰知道我臨行時的心境,更何況這一次”的字樣刺痛了她的眼?!斑@一次”,居然是永別,那個叫她“萍”的男人從此與她隔在照片里。翻出背心,撫摸著那扎在背心上的17個刀口。她找出紅線仔仔細細地補織起來,讓那17個扎痛戀人的傷口變成了17朵思念的小紅花。
“不僅這封信,這次展出的林勃的半身照也是母親悉心保存的。林勃遇害后,母親繼續(xù)著自己的革命之路。她始終將照片和信件縫在胸口的口袋里,貼身保管。行軍總要跋山涉水、日曬雨淋,照片和信件都濕透了。她就把它們焐干、曬干,用裝滿熱水的茶杯慢慢熨干。”
就這樣,這封書信被余也萍珍藏了近半個世紀。去世前,她將信與其他資料一并移交給了鎮(zhèn)海黨史辦。
這封信,升華著他們的革命情誼
從丈夫到子女,余也萍一家兩代人,幾十年來把林勃當成自己的親人。
1947年,余也萍與戰(zhàn)友丁公量組成了家庭。婚后,她時常向丈夫說起想要尋找當年匆匆埋葬的林勃。1959年,丁公量帶著部隊來到鎮(zhèn)海進行海上練兵和演習,他趁此機會去尋墓。
很快,他找到了當年林勃犧牲的大致位置,但只見滿山的柴草,不見有墓,也不見有土墩。丁公量找到當時的青峙大隊領(lǐng)導(dǎo),但大家都不知此事。正在大家七嘴八舌的時候,旁邊有個放羊的男孩插嘴說:“我知道!我上山割草時看到過,我?guī)銈內(nèi)?!”在男孩的帶領(lǐng)下,丁公量很快找到墓的位置——一處高高的草叢里,有一塊插在土里的不大的木牌,上寫“林勃先生之墓”。丁公量連忙跑到大隊部介紹林勃墓的情況,希望他們好好保護烈士墓地,并請他們向上級反映,希望修建墳?zāi)梗哪颈疄槭?,并改刻“林勃烈士之墓”?011年,林勃墓遷入王家溪口公墓烈士陵園。
1965年,余也萍一家從南京遷居上海,離寧波更近了些。此后,余也萍幾乎每年都要來寧波掃墓,還會到墓旁的延陵小學宣講林勃的事跡。1989年,余也萍因病去世。彌留之際,她囑咐丁芃,一定不要忘記林勃。這些年,只要有機會,丁芃就會去林勃墓祭掃。
(摘自《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