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偉
2021年7月25日17點38分,我國世界遺產提名項目“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順利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4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審議,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我國世界遺產總數升至56項。
泉州啟動申遺至今整整20年,其間幾經波折,主題多次調整。如今,泉州作為東方第一大港的輝煌過往,將被更多人知曉。
一
泉州申遺的22個遺址點相當分散,從海濱到古城再到山區(qū)的窯址,最遠的彼此相距近100公里。遺產點最密集的地方是古城區(qū)。鯉城區(qū)是泉州古城所在地,一公里的涂門街自西向東貫穿古城中心地帶,一千年前,儒家、道教、伊斯蘭教的廟觀就在這條街上做起了鄰居。
涂門街西頭坐落著泉州府文廟,是中國東南地區(qū)規(guī)模最大、規(guī)格最高的文廟。文廟東側200米,有一座中國現存最古老的伊斯蘭教清凈寺,仿照敘利亞大馬士革禮拜堂而建。再往東100米,道教關岳廟至今香火鼎盛。
佛教的寺廟在涂門街北邊一公里,泉州開元寺以中國古代最高石塔——東西雙塔聞名,也是弘一法師的圓寂處。
泉州有“世界宗教博物館”之稱,10至14世紀的宋元時期,伊斯蘭教、印度教、摩尼教、天主教、猶太教等外來宗教在此傳播,本土的佛教、道教和民間宗教千百年來也興盛不衰。如此眾多的宋元宗教建筑保留至今,在全國極為罕見,在世界范圍內也十分奇特。
隨著經濟興盛,各宗教匯集泉州的時代,正是泉州作為東方大港的鼎盛時期。泉州的全盛時期是宋元年間。北宋中期超過明州,南宋末年超越廣州,成為“東方第一大港”,與近百個國家有貿易往來。
當時泉州遍種刺桐樹,外來商人就以“刺桐城”指代泉州。意大利人雅各·德安科納1271年至1272來到泉州,寫下游記《光明之城》。
從唐至元,泉州影響力遍及亞歐。意大利人馬可·波羅說:“商貨寶石珍珠輸入之多竟至不可思議?!?/p>
二
自明朝實行海禁以后,東方第一大港逐漸衰落。上世紀90年代,古泉州被世界重新發(fā)現。1990年至199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組建海上絲綢之路考察團,從西至東重走海上絲綢之路??疾靾F在泉州待了6天。
這些外國人一路走一路感嘆,領隊迪安博士稱,他將草庵遺址的摩尼光佛造像稱為此次考察的最大收獲。摩尼教已經在全球銷聲匿跡,泉州草庵竟罕見地保存著一尊摩尼教佛像,后來被用作世界摩尼教協(xié)會的會徽。
隨后整個上世紀90年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研究在泉州熱起來。1999年5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州文化官員理查德·美格哈特提醒泉州官員,可以考慮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了?!霸瓉頉]這個意識,一點都不懂?!睍r任泉州市文物局局長陳炳琨回憶,于是找了一些專家來,開始一個個篩選遺產點。
泉州申遺步伐加快,2001年4月正式啟動。陳炳琨說,當時希望能在幾年之內申遺成功,不過到他2006年退休那年,泉州史跡剛剛列入中國世遺預備名單。最終在2018年,泉州以“古泉州(刺桐)史跡”為主題串聯16個遺址點,首次提交世界遺產大會審議,結果被“發(fā)還待議”。
2020年,國家文物局確定古泉州將再次申遺,主題改為“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并新增安平橋、順濟橋、市舶司遺址、南外宗正司遺址、安溪青陽下草埔冶鐵遺址、德化窯遺址6個遺產點。
新增的遺產點多為考古遺址,不乏2018年之后的新發(fā)現。安溪冶鐵遺址和德化窯遺址,讓泉州在貿易港口之外,作為制造業(yè)中心的一面也豐滿起來。當時從泉州港起航的貨船,很多貨物就是當地生產的。德化白瓷享譽歐洲,安溪鐵鍋出口海外,以及著名的“刺桐緞”和茶葉、金器、漆器等等。據雅各在《光明之城》中記載,有作坊雇傭工人多達千人。
1987年,廣東陽江海域發(fā)現一艘南宋沉船,被命名為“南海一號”。這艘“福船”滿載瓷器、金銀器、漆器、鐵鍋等貨物,像一只“時間膠囊”沉在海底。經過長達30余年的調查、打撈、考古,已清理出18萬余件(套)文物,這些中有相當一部分產自泉州。
(摘自《中國新聞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