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志軍, 郭延輝, 胡東平, 饒碧玉
(1.云南農業(yè)大學 建筑工程學院, 昆明650201; 2.昆明理工大學 公共安全與應急管理學院, 昆明 650093;3.云南鴻博建設咨詢有限公司, 昆明 650031)
飛拉達攀登項目是目前國內的網紅戶外探險運動,已有上百年歷史,每年有百萬人參與到這項運動中來。為了吸引游客,國內大量景區(qū)開辟了戶外飛拉達項目,但由于項目建設在峭壁之上,受自然因素、設施以及景區(qū)管理等因素影響,存在很多潛在安全風險,威脅游客生命財產安全。盡管國家相關部門就景區(qū)設施安全制定了很多規(guī)章制度,但每年仍有因游樂設施安全問題而引發(fā)的事故,如2004年6月18日張家界景區(qū)發(fā)生的巖石崩塌事故。景區(qū)游樂設施安全事故往往難以及時發(fā)現(xiàn),而一旦發(fā)生關系重大。因此,需加強對飛拉達項目安全風險的評價,找到一種科學合理的評價方法,及時給予景區(qū)工作人員反饋,消除安全隱患。
近年來,眾多學者就旅游景區(qū)安全開展了研究工作。孫瀅悅等[1]、陳煒等[2]、梅詩婧等[3]、林愛平等[4]分別對長白山、漓江、沙漠、山岳型等景區(qū)安全風險從不同角度進行了評價研究。但對于景區(qū)內大型游樂設施的安全風險,相關研究較少。莊春吉等[5]應用AHP與灰色模糊理論結合的方法,對大型過山龍游樂設施進行安全評價。張新東等[6]采用BP神經網絡對大型游樂設施進行安全評價。金燦華等[7]通過變權層次分析并結合可拓理論對過山車安全進行評價。沈功田等[8]采用健康評價方法對在役大型游樂設施進行健康評價。梁朝虎等[9]研究了游樂設施剩余壽命的評價方法。楊振宏等[10]建立了熵權物元可拓模型,對滑行類大型游樂設施進行安全評價。楊臣劍等[11]提出一種結合事故樹與模糊數(shù)學的風險分級方法,結合信息熵決策法對大型游樂設施風險進行研究。余珂等[12]基于層次分析法構建了在役觀覽車的安全評價體系,并進行安全評價。陳瀅锜[13]研究超聲波探傷儀的期間核查,并給出應用于游樂設施檢驗時的核查方法和參數(shù)。
飛拉達項目由于發(fā)展較晚,對于該項目相關研究及相關法律規(guī)范都很欠缺。因此,飛拉達項目安全評價研究對項目運營具有重要意義。為研究飛拉達項目安全性,現(xiàn)以大理某景區(qū)飛拉達項目為研究背景,采用層次分析和模糊綜合評價構建評價體系,對飛拉達項目進行安全風險評價研究,以期為該景區(qū)飛拉達項目安全運營提供參考。
大理某景區(qū)飛拉達項目根據(jù)景區(qū)獨特的地質特征,景觀特征設計總長約2 160 m,是目前國內最長的飛拉達線路,也是國內唯一一條飛拉達設計與瀑布景觀結合的瀑布飛拉達。該景區(qū)瀑布飛拉達線設有以下3條不同難度路段:
1)初級體驗線。設計難度為容易、童叟皆宜的初級線路(全程60 m)。
2)中級瀑布溯溪線。適合登高觀景與戶外運動鍛煉相結合的中級線路(長1 000 m,爬升高度180 m,中段還有趣味索橋5座)。
3)高級叢林穿越線。為體力超強、渴望挑戰(zhàn)的人士專門準備了最大垂直高差超過200 m、難度為很難-極難的挑戰(zhàn)線路(長1 100 m,爬升高度260 m)。
1.2.1 地質災害因素
該景區(qū)懸崖壁兩側及山坡上存在的大范圍碎裂巖體、危巖體、孤石等成為威脅景區(qū)安全的重大危險源。特別是在地震、降雨、雨水沖刷、風化等條件下,大范圍碎裂巖體和危巖體,以及孤石可能失去其穩(wěn)定性,產生崩塌、滑動、滾動等,會對景區(qū)內設施設備及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產生重大的威脅。景區(qū)地形切割較深,飛拉達所在一側巖壁巖體節(jié)理裂隙非常發(fā)育,危巖順懸崖呈帶狀分布,巖體節(jié)理裂隙非常發(fā)育,危巖規(guī)模較大,為特大型危巖帶。整個懸崖壁高度較高,最高處達超過600 m,區(qū)內危巖屬于高位危巖。
1.2.2 設施風險因素
飛拉達項目主要包括不銹鋼繩、填充固定料、腳蹬架、手扶架、卡扣、飛拉達P型保護連接環(huán)等組成。項目的安全性及可靠性主要取決于:鋼絲繩所攀附巖體的穩(wěn)定性,腳蹬、扶手架等構件的可靠性性,防護裝置等附屬設施的穩(wěn)定性。經過詳細調研,存在的現(xiàn)場主要風險如下:
1)部分腳蹬和扶手架錨固深度不夠,不牢固。
2)線路雜草叢生,行走困難,且內部可能有蛇、蜂等,存在一定風險。
3)危險地段缺乏提示警示標志,如易落實地段應增加容易落實警示牌,在有些地段應保證前后攀爬者保持相應距離。
4)線路有水地段,崖壁上苔蘚叢生,十分光滑,容易滑倒。
5)局部地段扶手不夠,安全繩沿著滑落方向較長,對安全保護不起作用。
6)個別樹木未清理影響正常通行。
7)局部地段扶手架和腳蹬設置數(shù)量不夠,且有少部分布置于不穩(wěn)定巖體中。
由于飛拉達項目建設在戶外峭壁之上,影響其安全性的因素眾多,在進行安全風險評價時需綜合考慮自然環(huán)境、人員及管理等因素。為構建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基于評價體系構建原則,參考大量景區(qū)事故經驗及現(xiàn)場勘察結果,建立目標層、準則層和指標層的3級指標體系,準則層包括人-機-環(huán)-管4方面,根據(jù)專家意見選取設計、制造及安裝,維護保養(yǎng),安全防護裝置,救援設備,工作人員綜合能力游客身體素質及安全意識、規(guī)章制度建立與執(zhí)行,管理人員安全、技術培訓,游客安全教育,設備定期安全檢查情況,應急措施和救援預案,安全警示標識,線路周圍巖體安全性,遭遇蛇、蜂等的襲擊,攀巖時氣候變化,植物、雜草生長等對繩索的影響作為指標層評價因素。評價指標體系見表1。
表1 飛拉達安全評價指標體系
指標權重的確定能將指標間相互重要性量化分析,清晰地反映各評價指標重要程度。目前,計算權重的方法有很多,綜合考慮,選擇層次分析法[14]計算指標權重。按照表1指標體系層級劃分結果,邀請專家打分,打分標度見表2,采用1-9標度法進行打分,通過對評價因素兩兩比較確定相對重要性,構建判斷矩陣,根據(jù)判斷矩陣計算得到飛拉達項目安全評價各一級指標的指標權重見表3。
表2 標度的含義
表3 飛拉達項目安全評價各一級指標權重
由于判斷矩陣構造時是對相關領域專家進行問卷調查,給予賦值,存在一定主觀性,結果可能出現(xiàn)偏差,因此,需對構造矩陣進行一致性檢驗,檢驗公式為
CI=(λmax-n)/(n-1);CR=CI/RI
(1)
式中:λmax為判斷矩陣最大特征值;n為判斷矩陣階數(shù)值;RI取值見表4。若CR<0.1,則矩陣可接受,否則調整矩陣賦值。根據(jù)式(1)計算得到拉達項目安全評價各一級指標判斷矩陣的CI=0.041 8,CR=0.046<0.1,因此,該判斷矩陣符合要求。
表4 隨機性指標RI取值
同理,構造出二級指標設備因素、人員因素、管理因素以及環(huán)境因素的判斷矩陣B1、B2、B3、B4分別為
經過計算得B1、B2、B3、B4的權重向量分別為
ω1=(0.59,0.16,0.18,0.07);
ω2=(0.125,0.875);
ω3=(0.05,0.10,0.25,0.50,0.10);
ω4=(0.05,0.48,0.21,0.11,0.15)。
由于人員因素B2所構建的判斷矩陣為二階,滿足一致性要求,無須檢驗。對其他各指標判斷矩陣進行一致性檢驗,結果顯示構造判斷矩陣CR值均小于0.1,說明判斷矩陣賦值較合理,可以接受。
模糊綜合評價法[15]是在模糊數(shù)學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一種綜合性評價方法。該方法以隸屬度理論為基礎,將定性問題轉化為定量問題來進行評價,即對一個影響眾多的對象用一個總體評價給出。該評價方法結果清晰,具有較強的系統(tǒng)性,對于模糊難以量化的問題具有較好的適用性。
采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對大理某景區(qū)飛拉達項目安全進行評價,具體的操作流程分為3步。
2.3.1 建立效果評估要素集
要素集由評估指標組成,設為A={A1,A2,…,An};對評估因素的建立見表1,其中Ai={Ai1,Ai2,…,Ain},Aij表示第i個一級指標下的第j個二級指標。
2.3.2 指標分析,建立評估因素檔次集
根據(jù)前面的模糊綜合評價法中介紹,將該景區(qū)飛拉達項目安全評價為5個等級,并采用百分制來劃定。用數(shù)學符號記為F,分別表示:表示危險,分值為0~20;表示較危險,分值為21~40;表示一般,分值為41~60;表示較安全,分值為61~80;表示安全,分值為81~100。現(xiàn)通過專家打分法對指標的等級進行模糊評價,則可求出隸屬度。
2.3.3 單項評分,進行單因素模糊綜合評價
邀請該領域5名相關專家對各單項指標進行評分,評價統(tǒng)計表見表5。
由表5可計算出設備因素、人員因素、管理因素以及環(huán)境因素下屬評價指標所對應的模糊矩陣R1、R2、R3、R4,即
表5 飛拉達項目安全風險評價統(tǒng)計
應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基于評價指標權重和模糊矩陣,飛拉達項目評價結果可以通過以下公式得出。
二級因素評價結果為
進一步得到一級因素評價結果為
S1=ω×S2=(0.017 0.263 0.419 0.275 0.124)。
由前面可知評語集
U={u1,u2,u3,u4,u5}={10,30,50,70,90}。
項目總風險評價:
F=S1×U=(0.017,0.263,0.419,0.275,0.124)(10,30,50,70,90)T=59.4。
由前面對該景區(qū)飛拉達項目的安全評價等級劃分結果可知,項目安全評價等級處于41~60,安全等級為一般,偏向較安全。說明該景區(qū)飛拉達在使用過程中仍然存在安全風險,景區(qū)工作人員需加強對飛拉達項目的管理,做好風險排除等工作。
在景區(qū)飛拉達項目現(xiàn)場調研基礎上,采用層次分析和模糊綜合評價相結合的方法對項目進行安全風險評價,通過分析構建了包括設備、人員、管理和環(huán)境4個評價準則層以及細分出的16個下屬指標的評價指標體系。通過計算各級指標權重可知,環(huán)境因素對于飛拉達項目的安全影響最大,其中周圍巖體安全風險最為突出,需加強對線路周圍巖體加固監(jiān)測,其次是設備及管理因素,而人員因素對于項目安全影響最小?;谀:C合評價對項目安全風險進行評價,結果表明,該景區(qū)飛拉達項目安全風險等級為59.4,處于41~60,安全等級一般,使用過程可能存在安全隱患,需加強對飛拉達項目安全管理。針對該景區(qū)飛拉達項目可能存在的安全問題,提出以下建議措施:
1)進一步補充完善景區(qū)飛拉達項目危險地段的警示、指示、緊急疏散等安全標志。提前向游客介紹攀登過程的安全風險、攀登過程意外處理方法以及配合游客做好防護設備穿戴、意外險辦理等工作。
2)盡快完善腳蹬、腳踏板、扶手架、鋼絲繩等檢查、保養(yǎng)、更換制度,對腳蹬、腳踏板、扶手架、鋼絲繩、豬尾保護環(huán)、保險繩等及時進行檢修,對出現(xiàn)問題的根據(jù)情況及時進行加固和更換,嚴格掌握設備器械的使用情況。
3)針對飛拉達崖壁大范圍危巖體,建議開展兩側崖壁邊坡崩塌災害監(jiān)測預警系統(tǒng)技術研究,監(jiān)測方法重點考慮巖體裂縫監(jiān)測,GNSS無線實時監(jiān)測,三維激光掃描技術,地基INSAR、無人機監(jiān)測等先進監(jiān)測預警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