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金合
蠑螈屬于水陸兩棲爬行小動物,外形和生活習性,都跟娃娃魚差不多,通常生活在山溪的巖縫中。它們擁有渦蟲那樣的再生能力,四肢不幸斷掉,會重新長出來。
為了研究動物在太空中身體損傷的反應,1985 年,蘇聯(lián)科學家將10 只切去前肢的蠑螈放入“聯(lián)盟號”運載火箭中,成功發(fā)射升空。之后,人們從太空發(fā)回的錄像中看到,蠑螈在飛船艙內的模擬水塘和沙灘上來回遷移,能正常潛水和覓食。一段時間后,失去的前肢慢慢地長了出來,與在地面的再生情況差別不大。由此可知,如果宇航員在太空艙內被碰傷,傷口也有可能愈合。
線蟲只有針尖大小,但家族龐大,有3萬多種,大多生活在江河湖海中。從1975年開始,它們先后搭乘美國航天飛機邀游太空??茖W家發(fā)現(xiàn),這種軟體動物的卵在微重力環(huán)境中,能發(fā)育生長為成蟲,并一直繁衍到第12 代。
2011 年11 月18 日,我國“神舟八號”飛船把裝有10 萬多條線蟲的生物實驗盒帶入太空,接受宇宙輻射實驗。線蟲的生命力很強,在嚴寒等惡劣條件下,會進入休眠狀態(tài),不進食不發(fā)育,可存活兩個月;而且,它們管控發(fā)育的基因與人類相似。弄清其在太空中的基因變化,可為航天醫(yī)學及輻射傷害研究,提供可靠依據(jù)。
水熊蟲很小,用顯微鏡才能看清。它們能承受-273℃的低溫和151℃的高溫,能在水壓極高的深海和真空中生存,不呼吸不進食,也能存活10 年之久,真可謂凍不死、熱不死、餓不死、壓不死、憋不死,是地球上生命力最強的生物。
人如果不穿宇航服暴露在太空,宇宙射線足以毀壞骨骼,幾秒鐘內失去知覺。2013 年9 月,歐洲航天局將水熊蟲送上太空,經(jīng)受10 天的宇宙輻射,竟然有3 只照樣脫殼成活,還能排卵。原來,水熊蟲體內有一種能抵御輻射的物質,可有效降低射線的傷害。試想,火星上寒冷無氧,水熊蟲在那里也可以休眠存活10 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