殳俏
小時候被大人教導“給食”的原則:“不是不給你吃,也不是舍不得錢,是怕你吃壞了?!彼越?jīng)常要限著吃巧克力,限著吃螃蟹,限著吃橘子,限著吃魚子。但后來略大一點點,發(fā)現(xiàn)所有限食的東西竟都是非稀即貴的,真是奇怪啊,不知道是因為容易吃壞店家才故意賣得貴,以限制人吃,還是因為店家賣得貴,大人才騙說容易吃壞。長大了才發(fā)現(xiàn),原來店家沒有那么多公益心腸,大人也并不都為小孩著想,明明是上帝造物公平,容易壞事的,就造得美味些,誘人些,也稀少些;久吃不壞的,則一定相貌平平,滋味平平,且滿山遍野到處都是,容易讓人找到——這跟人世間一樣,非常符合基督教的原理。
但是遇到好吃的、對味的東西還是容易拼死,這恐怕也是人類的本性吧。我素來喜歡喝冰的牛奶,因為有股香味,而熱了之后便腥氣了,讓人掃興??纱笕嗣棵慷紩褵岷玫呐D趟偷侥闶掷?,提醒說不要一清早起來就喝冰的,容易拉肚子傷腸胃。更有我爸爸喜歡拿著熱到燙過頭的牛奶在門口堵截著,硬要我一口氣喝了再去上學的。彼時上學遲到是很嚴重的罪過,我又實在喝不下那又難聞又會把嘴燙起泡的牛奶,傷心得不知如何是好,大哭道:“將來你老了,一定給你喝很燙很燙的牛奶?!币詾檫@是人世間最嚴厲的懲罰,被大人們傳為笑談?,F(xiàn)在可不管了,盡力地每天早晨咕咚咕咚地往下灌冰牛奶爽一下,但偶爾也會莫名其妙自覺地拿到微波爐里熱一下,美其名曰:“長大了?!背赡炅诉€懂得時不時要委屈自己一下,人生才活得平安,而小孩只知道一瞬間的精彩。這便是成年人有理智的“拼死”吧。
我奶奶說她小時候喜歡吃燒雞,但大人總說,油膩膩的東西,不準多吃。看過《水滸傳》之后,她發(fā)現(xiàn)了人生最高的境界,即是像魯智深一樣一個人吃一只燒雞,用力撕扯著雞大腿,還可以左右開弓,想想如此即使被油死也甘心。而同治年間上海有位叫張玉書的名醫(yī),平生最愛吃河豚。但小時候窮,吃不起,于是他練就高明醫(yī)術(shù),救治無數(shù)患者,終立了大業(yè),可以盡興吃河豚了。但沒想到,他興奮過度地買了六尾河豚叫家里廚子洗剝干凈燒好,一口氣全吃下去之后就被毒死了,臨死前還要大嘆,河豚乃西施乳,吃河豚死猶如風流死,死不足惜啊。而他手下的人有嘴饞沾過些許的,全都去家里灌了大糞催吐,幸免于難。這個故事聽來總讓人覺得,那些下人何其貪生怕死,而那位醫(yī)生又是何其浪漫可愛啊。
(周揚摘自新星出版社《人和食物是平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