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靜
虞永平指出:“幼兒園課程就是為了達成教育目標而確定的實踐方案及其落實的過程。支撐這些活動的是課程資源。”隨著幼兒園課程改革的深入開展,幼兒園的發(fā)展一定程度上受到資源的限制,資源庫建設是當前幼兒園發(fā)展的趨勢所在。我園理清并確立了包含物質(zhì)資源庫和電子資源庫的園級資源庫范疇,本文重點就云上圖書館資源的利用來看園級資源庫的實施路徑。本研究中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一表、一書、一碼”三條路徑,即通過圍繞課程主題的繪本選擇、常態(tài)化的繪本親子共讀、交互式繪本課程故事分享來實現(xiàn)繪本資源庫的最大化利用。
一、問題的提出
疫情期間,孩子們不能來園活動,但幼兒在家也需要我們進行遠程的關心和線上指導,這大大增加了我們的教學難度。原先制定的教學計劃和課程審議毫無用武之地,這可如何是好?田園課程背景下的資源庫更多的依托于田園和物質(zhì)環(huán)境體驗,這迫使我們必須重新審視和梳理我們的資源庫。又恰逢搬遷至新園,學校購置了大量的圖書,這給我們提供了新的思路,正好也抓住這個契機,化疫情難題為線上資源,“云上圖書館”就這樣應運而生了。
二、概念界定
為了更好地將云上圖書館納入我們的園級資源庫體系,我們就3個關鍵詞進行了操作性定義,力求讓老師們更清楚地了解云上圖書館和園級資源庫的從屬關系以及云上圖書館的規(guī)劃思路。
園級資源庫:我園的園級庫分為兩個部分:物質(zhì)資源庫及電子資源庫。(1)物質(zhì)資源庫包括圖書資源庫及三級資源庫體系(自下而上設立三級資源庫體系,即班級、年級和園級資源庫。)(2)電子資源庫包括云上圖書館和OA云平臺,OA云平臺主要指課程中電子資源的合集。電子資源庫與物質(zhì)資源庫互為依托,物質(zhì)資源庫是電子資源庫的基礎,電子資源庫是物質(zhì)資源庫的補充,是對物質(zhì)資源庫的有效保存、管理和擴大共享。
云上圖書館:云上圖書館從字面釋義來看就是“線上”的圖書資源庫。我園將紙質(zhì)的繪本以翻拍的方式保存在我們的OA云平臺上,做到宅家共享,開拓線上資源利用新路徑。
實施路徑:主要分為前期準備、期中實施兩步走:前期對書目進行梳理劃分和課程主題對接;期中實施以PPT、微課、課程等方式進行線上的分享。
三、云上圖書館的開發(fā)與利用
(一)前期規(guī)劃
我園東區(qū)圖書資源比較豐富,共有10619冊圖書,幼兒總數(shù)為334人,生均比占到人均31本,能夠滿足孩子的閱讀需要。
我們的前期規(guī)劃分兩步走:一是對所有圖書進行編碼和入庫準備,二是對入庫圖書進行篩選和分類。
面對龐大的繪本書目,我們按照繪本主題類別進行(見表1),并就分類在對應圖書上進行標記,方便借閱、查詢:
(二)期中實施
云上圖書館有了書目名單和初步分類,但是投入到課程中去還遠遠不夠。比如繪本的選擇上如何和課程結合更緊密?如何更快速、高效地找到我們需要的圖書?這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為此,我們設計了一表、一書、一碼三條路徑,即通過圍繞課程主題的繪本選擇、常態(tài)化的繪本親子共讀、交互式繪本課程故事分享來實現(xiàn)繪本資源庫的最大化利用。
1.一表:在篩選中緊扣課程(圍繞課程主題的繪本選擇)
一表即二次分類表。有了上一次分類的經(jīng)驗,我們結合課程主題審議進行了二次分類,根據(jù)幼兒年齡特點、繪本主題再分類,將繪本資源篩選并梳理到不同主題和年級中,使得繪本和課程主題結合得更為緊密,以繪本來輔助課程的實施和開展,拓展孩子對主題的認識,也有利于對經(jīng)驗的補充。
繪本的利用方式是多樣化的。在投放繪本時,可以投放在區(qū)域活動和生活活動中,作為集體教學活動的延伸和補充,也可以先作為集體教學活動,再到大自然中進行觀察、記錄和實驗,方式的靈活取決于幼兒的興趣和契機。
但老師們需要把握和提煉出關鍵經(jīng)驗。例如在大班主題《稻穗飄香》主題中增加了繪本《大米是怎樣來的》,我們知道每一本繪本不可能把所有的關鍵經(jīng)驗都囊括在內(nèi),必然是有所側重的。老師在導讀時,在關注不同幼兒的不同興趣點的同時,也要對關鍵經(jīng)驗有所提煉,即和我們的課程主題對接。在前期的繪本研讀中,我們可以判斷《大米是怎樣來的》偏重于科學領域,以季節(jié)為線索呈現(xiàn)了水稻——大米的“前世今生”。
2.一書:在常態(tài)中建構經(jīng)驗(常態(tài)化的繪本親子共讀)
一書即每周分享圖書。由于疫情的特殊情況,迫使我們加快了云上圖書館的建設腳步,疫情宅家期間,我們推出了“一期一會”的宅家親子共讀模式,即每周每個年級推薦兩本圍繞主題、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優(yōu)質(zhì)繪本,由老師們翻拍、制作PPT轉(zhuǎn)發(fā)到家長群中,并附上推薦理由,還可以用引導親子在群中討論、線上視頻的方式分享感受。
復學后,部分幼兒仍然在家學習和活動,云上圖書館作為正常教學活動的“線上版本”正式上線,除了PPT以外教師也可以向宅家的孩子分享繪本視頻和生成的課程故事,同時家長也可以云上圖書館為抓手,分享孩子在家的閱讀故事。
疫情全面解除復學后,云上圖書館的“一期一會”將作為常態(tài)化的教學活動保留,依托于云上圖書館的繪本資源庫,成為我園親子共育的常態(tài)化教學新方式。
3.一碼:在分享中動態(tài)提升(交互式繪本課程故事分享)
一碼即附有生成性活動的二維碼。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積累,每一本繪本后面都發(fā)生著很多有趣的課程故事,還有老師制作的微課資源,我們將這些寶貴的生成性資源制作成二維碼,附在繪本上,當我們拿到這本繪本時,這將是一份“沉甸甸”的禮物,繪本在一次又一次閱讀、生成中立體、靈動起來,我們閱讀的不僅是這個有趣的故事,還有背后孩子們的所思所想,是她們留下的足跡。
云上圖書館是園級資源庫在建設和利用實踐之路上的一次大膽的嘗試。在信息化高速發(fā)展的當代,如何順應時代巧用信息資源是我們一直思考的問題。當然,在實踐的過程中也有許多困難需要我們?nèi)タ朔?,例如:在信息量很大的云上資源庫中如何擷取更適合的繪本資源?如何將繪本更好地納入主題審議中?生成的二維碼如何更好地和幼兒實現(xiàn)互動呢?是否有更多元的方式能更深地挖掘云上資源庫的價值?但是我想說:“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在云端漫步的日子,我們來日方長,且思且行。
最后,住在云上的日子,愿你我都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