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言
欲了解一座新城市,最快捷又直接的方法,莫過于逛逛當(dāng)?shù)爻小D莾壕褪且慌_放大版的冰箱,當(dāng)?shù)鼐用竦娘嬍成盍?xí)慣一覽無遺。
每次我走在異國超市的過道里,就算只在這個城市停留片刻,但當(dāng)把這些印著認(rèn)識的不認(rèn)識字體的產(chǎn)品放進籃子里時,我覺得自己暫時脫下游客的外衣,潛入了一個土著的日常生活里。
我先生的家鄉(xiāng)在瑞典,疫情爆發(fā)前,我們每年回去兩次,每次必定到一家超市采購。正因為如此候鳥般的不定期遷徙,我既是居民亦是游客,熟悉瑞典文化的同時,亦時刻保持客觀和好奇。我問來自東方國家的自己,超市貨架上隱藏著哪些瑞典社會文化特性呢?
好了,現(xiàn)在我們跨上籃子,一起和我走進這間瑞典北方小鎮(zhèn)超市吧。
進入食品區(qū),首先看到的是脆面包, 其形狀和味道都與餅干相似,但千萬不能歸到餅干類。此脆面包主要成分為黑麥,烘烤過程抽干水分,只保留不到10%,既制造干脆口感,又可方便長時間存放。脆面包看似普通,實則為可食用的“古董”。據(jù)歷史記載,北歐人祖先一千多年前就將脆面包納入日常飲食中。如今,脆面包成了每家每戶瑞典人儲物柜里的必需品,只需抹點黃油,加片奶酪,既可作正餐,又可當(dāng)零食墊肚子,真是常伴左右。
在瑞典,土豆亮相可謂氣勢磅礴,要買就得一整口袋拿下。瑞典人每年人均消費土豆52公斤,比世界平均值高出30%。正如我們與米飯、面條的關(guān)系,瑞典人頓頓離不開土豆。
因為地處寒帶種植困難,瑞典的新鮮蔬果大多進口于其他歐洲國家,且以根莖類為主,西藍花、菜花、椰菜花,也有瓜類,如南瓜,但亞洲人喜歡的菜葉類極其少見。
近些年來多虧了亞洲移民的到來,瑞典超市里總算能看到上海青或芹菜的影子,這些我們最熟知的青菜在這里被當(dāng)做異國風(fēng)味,與世無爭悄悄占據(jù)貨架一隅。
站在奶制品貨架前,你一定會為其種類繁多而驚嘆。除了我們熟知的牛奶與酸奶,瑞典人還喜歡喝一種介乎牛奶和酸奶之間的奶制品,里面添加了某種益生菌,口感更酸,尤其適用于乳糖不耐人群。而每一種奶制品又以不同脂肪含量劃分等級,即約等于脫脂的0.5%,中脂1.5%,以及脂肪含量最高的3%。盡管后者相當(dāng)于全脂奶,其口感對于我偏淡,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習(xí)慣。
瑞典人也喜歡奶酪,但和法國人鐘情的軟奶酪不一樣,他們更偏向硬奶酪,方方正正,味道不淡也不濃,中庸得如瑞典人性格。至于奶酪的包裝,我們印象中的一公斤算家庭裝了,放在瑞典這才是正常規(guī)格。一大塊奶酪拿在手里像磚頭一樣沉。
為了能把奶酪切成片狀,瑞典人還專門發(fā)明了奶酪切片刀,放在奶酪上輕輕一拉,標(biāo)準(zhǔn)片狀隨手可得,家家戶戶必備一把以上。
瑞典人也喜歡軟奶酪,軟得必須從牙膏管中擠出來——是真的牙膏管哦!此包裝靈感來源于宇航員隨身攜帶的太空食品,瑞典人把其耐存放、方便運輸、真空等特點借鑒過來,廣泛運用于食品或調(diào)味品包裝上。
無論瑞典大城市還是小村莊,你一定能在超市里找到這樣的貨架,專門“供奉”牙膏管產(chǎn)品。
瑞典老牌樂隊ABBA唱過一首歌《S.O.S.》,據(jù)說這三個字母分別代表了瑞典式三明治上最重要的三樣食物:黃油、奶酪、鯡魚,由此可知鯡魚在瑞典人心目中的位置。
瑞典人食用鯡魚的歷史由來已久,只因幾百年前瑞典臨近海域盛產(chǎn)鯡魚,數(shù)量多得驚人,伸手就能抓到一大把,瑞典西部城市也一度成為鯡魚貿(mào)易中心。至于如何保存鯡魚,現(xiàn)代人一直沿用古法,即用鹽腌制,并加入胡椒、洋蔥等配料,其味道較重,但不妨礙瑞典人把腌鯡魚當(dāng)早餐,和涂了黃油放了奶酪片的脆面包一起享用,那才叫完美。
在瑞典,我從沒見過切絲瘦肉,超市里賣的只有大塊大塊的肉。瑞典人對肉很自豪,因為全部本土生產(chǎn),包裝上高調(diào)打上藍黃相間的瑞典國旗。不過近幾年肉類消費連續(xù)下降,只因瑞典人越來越崇尚環(huán)保,超市里也出現(xiàn)越來越多的仿肉產(chǎn)品。
走到飲品區(qū)域,一定得說說咖啡。瑞典是全球咖啡消費第二大國,人均每日消費3.2杯,僅次于芬蘭。只要瑞典人坐在桌子旁,肯定人手一杯。瑞典人習(xí)慣喝的咖啡味道比意式濃縮還濃,所以他們對質(zhì)量要求很高,速溶是看不上的,一定得手沖。
對了,猜猜瑞典那么大,一共能找到多少家星巴克?一家,僅在首都阿蘭達爾機場。
來到休閑食品區(qū),最引人注目的一定是長排長排的散糖貨架??刹灰∏七@種零食,瑞典人可是極其認(rèn)真的,人均每年消耗35磅,是全球消耗糖果最多的國家。無論到哪一家超市,你總能看到男女老少站在貨架前拿著小紙袋,孩子一樣迷失在五彩繽紛的糖果中。
這也難怪,瑞典孩子一般只有周六才允許買糖果,所以長大后他們仿佛找到縱容的理由,一到超市就把糖果袋塞得鼓鼓的。享用糖果后帶來的興奮感,起碼短暫抵御漫長寒冬。
超市之旅到達尾聲,是時候聊聊酒類飲品。瑞典執(zhí)行極其嚴(yán)格的酒精分類制度,想喝點小酒還得懂點法律。在瑞典,酒精含量3.6%以上的飲品只能到固定場所購買,且必須出示證件顯示年齡在20歲以上。
超市銷售的酒類飲品則分為兩大類,酒精含量小于2.25%的淡啤酒任何人均可購買;另一類酒精含量小于2.8%和3.6%的,顧客需證明自己年齡在18歲以上才能合法購買。
瑞典政府如此用心,其根本目的是為了解決酗酒問題。瑞典的酗酒死亡率為2.41,遠(yuǎn)遠(yuǎn)低于鄰國芬蘭的7.1和丹麥的7.22。所以,淡啤酒不好喝,但為了健康,還是將就將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