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珂飛,孟鐵健,任 凱,高應瑞,王調(diào)調(diào),劉淑惠,陳金艷
(天津生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 300384)
關鍵字:飼料添加劑;丁酸梭菌;肉雞
丁酸梭菌( Clostridium butyricum) 又名酪酸菌,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屬于芽孢桿菌科(Bacillaceae),梭菌屬(Clostridium)[1],有芽孢,革蘭氏陽性菌,在老培養(yǎng)物中或可變?yōu)楦锾m氏陰性菌,是一種嚴格厭氧菌[2,3],是我國農(nóng)業(yè)部于2009年7 月批準的新一代微生物飼料添加劑。研究表明,丁酸梭菌具有提供營養(yǎng)、促進代謝、維持動物腸道健康等作用,本試驗通過在肉雞飲水中添加丁酸梭菌來探討其對肉雞生長性能、消化率、免疫功能指標等的影響,以期為丁酸梭菌在動物生產(chǎn)中的應用提供依據(jù)。丁酸梭菌屬于腸道益生菌,對于體內(nèi)的致病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時可以促進益生菌的增殖[4]。該菌主要從奶酪、酸奶、動物和人的腸道以及土壤樹葉等自然環(huán)境中分離提取[5]。
評價飼料添加劑制劑(腸益?。θ怆u生產(chǎn)性能、免疫指標、腸道健康以及消化率的影響。
試驗品: 液態(tài)混合型飼料添加劑 丁酸梭菌 (腸益?。?500mL/瓶。天津生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
實驗選取20日齡雞只,分為4組,試驗分組如下:
注:1舍與2舍飼養(yǎng)條件相同,3舍與4舍飼養(yǎng)條件相同
在27日齡、36日齡,稱雞體重和耗料量,計算飼料轉化率(FCR)。整個試驗期間每天記錄雞只死亡狀況。
消化率的檢測(表觀利用率)
分別在27日齡、36日齡,每組試驗雞稱取飼料以及各組糞便(50g),冷凍保存送樣,檢測消化率,進行以下指標檢測;
鈣:高錳酸鉀法滴定法,參照GB/T 6436-2018 飼料中鈣的測定;
磷:分光光度法,參照GB/T 6437-2018 飼料中總磷的測定;
粗蛋白:凱氏定氮法,參照GB/T 6432-2018 飼料中粗蛋白的測定
消化率(%)=100-100(b×c)/(a×d)
其中:a 為飼料中某養(yǎng)分的含量,c為飼料中內(nèi)源指示劑法的含量,b為糞樣中某養(yǎng)分的含量,d為糞樣中酸內(nèi)源指示劑法的含量。
分別于試驗的試驗結束日期,從每個實驗組選取3只接近平均體重雞,翅靜脈采血,分離血清,-20℃保存,用于測定免疫功能指標;
采用雞特異性IgA、IgG、IgM ELISA試劑盒,測定肉雞血清免疫功能。
2.4.1 取樣
分別于試驗結束日期和出欄日期,從每個實驗組選取3只,采用頸椎脫臼法處死肉雞。
采集一小段十二指腸(U型彎曲處)用于十二指腸形態(tài)結構的分析;
采集盲腸食糜用于盲腸SCFA的測定。
2.4.2 十二指腸形態(tài)結構
取十二指腸組織2cm左右置于10%中性福爾馬林固定液(100mL37%~40%甲醛原液,6.5g硫酸二氫鈉,4g硫酸氫二鈉,加蒸餾水至1000mL)中固定,測定腸黏膜形態(tài)結構。腸道樣品采用酒精脫水、二甲苯透明、石蠟包埋、切成5um厚的切片,進行蘇木精-伊紅(HE)染色。每張切片在顯微鏡下隨機選取5個視野,測定腸絨毛高度和隱窩深度,并計算每張切片絨毛高度和隱窩深度比值(V/C)。
2.4.3 盲腸食糜SCFA:盲腸食糜SCFA采用氣相色譜法進行測定。首先將樣品從冰箱取出解凍后稱取0.5g左右的樣品轉入離心管內(nèi),加入蒸餾水按1∶10稀釋,然后混合均勻,以10000rpm,4℃低溫離心15min,取上清液分裝于離心管中,作為SCFA測定的樣品。參照Erwin等建立的SCFA測定方法進行測定。
表1 對血清中免疫指標的影響
檢測結果表明:
使用7d后(27日齡)、使用16d后(36日齡)試驗組數(shù)值高于對照組,尤其是IgM,基本試驗組數(shù)值明顯高于對照組;但是不同劑量組以及不同雛源試驗組結果差異不顯著。
表2 27日齡十二指腸絨毛和隱窩 檢測結果
表3 36日齡十二指腸絨毛和隱窩 檢測結果
檢測結果表明:
27日齡以及36日齡檢測數(shù)據(jù)表明: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絨毛高度增加,上皮細胞也增加。腸道絨毛內(nèi)含有血小板,有吸收養(yǎng)料的作用。腸隱窩增加由于腸表面積增加可促進小腸的吸收功能,隱窩深度降低,成熟度提高。
絨毛高度/隱窩深度比值提高:說明腸上皮細胞成熟率上升,吸收功能增強。
表4 盲腸食糜SCFA檢測結果
檢測結果表明:
27日齡,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各短鏈脂肪酸含量均有提高,差異不顯著;
36日齡,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各短鏈脂肪酸含量均有提高,差異顯著。
表5 27日齡糞便中鈣、磷、粗蛋白消化率檢測
表6 36日齡糞便中鈣、磷、粗蛋白消化率檢測
檢測結果表明:
27日齡,各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鈣、磷、粗蛋白消化率提高,差異不顯著;
36日齡:各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鈣、磷、粗蛋白消化率均提高,差異顯著。
組別 數(shù)量(只) 36日齡出欄體重(Kg)成活率(%)1舍 20185 2.125 3.613 1.70 97.5 2舍 20050 2.017 3.530 1.75 96.8 3舍 20100 2.114 3.573 1.69 97.3 4舍 20168 2.107 3.645 1.73 96.5均耗料(Kg)飼料轉化率(FCR)
試驗結果顯示:
液體丁酸梭菌(腸益健)在增重和料肉比上優(yōu)于對照組,不同劑量組差異不顯著,料肉比降低0.04-0.05,經(jīng)濟效益顯著;
液體丁酸梭菌(腸益?。┰诔苫盥噬蟽?yōu)于對照組,不同劑量組差異不顯著,可以明顯降低發(fā)病率和死亡率。
4.1 免疫球蛋白是機體抗感染的重要物質(zhì),主要存在于血清中,含有特異和非特異性抗體,具有抗菌、抗病毒、抗外毒素等多種功能。家禽體內(nèi)含有3 種重要的免疫球蛋白( IgA、IgG 和IgM) ,本試驗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試驗組添加丁酸梭菌改變了血清IgA、IgG 和IgM 含量,尤其是對IgG 的作用效果更為顯著。
4.2 液體丁酸梭菌產(chǎn)品內(nèi)含有豐富的有機酸,促進營養(yǎng)物質(zhì)吸收,提高飼料中蛋白、鈣、磷的消化率、降低料肉比,改善生產(chǎn)性能。
4.3 液體丁酸梭菌產(chǎn)品使用后可使肉雞絨毛高度增加,促進飼料營養(yǎng)成分的吸收,可使腸隱窩增加,隱窩深度降低,成熟度提高,從而小腸表面積增加,可促進小腸的吸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