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小良
日前,筆者對某縣村級“一事一議”會議核算科目進行調查摸底,發(fā)現(xiàn)各村“一事一議”會計核算賬戶上存在三個方面主要問題:一是“掛賬”過久。主要是從2010年以來,“一事一議”賬戶上有多年滾動的余額,時間跨度長。二是“掛賬”額度大。某鄉(xiāng)鎮(zhèn)“一事一議”賬戶余額1000萬元以上,整縣達到5000萬元以上。三是虛假籌資籌勞多。部分村在籌資籌勞中造假,占掛賬余額大頭。
造成村級“一事一議”會議核算科目上存在問題的主要成因有3個:一是稅費改革后,為建設好村級公益事業(yè)而設置的“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先熱后冷”。2010年實施村級公益事業(yè)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剛開始幾年,村干部和村民熱衷籌資籌勞建設家門口工程。隨著農(nóng)村公益項目建設越來越多,農(nóng)民厭煩了籌資籌勞;由于價差以及怕麻煩、怕得罪人原因,村干部既不愿意向農(nóng)戶籌資,更不愿意籌勞,村級公益事業(yè)項目建設只使用財政獎補資金,不足部分要不欠賬,要不由集體貼。同時,為了套取財政獎補,甚至出現(xiàn)假“籌資籌勞”,長年掛賬不處理。二是未及時結轉,導致“一事一議資金”賬戶余額過大、時間跨度長。三是個別鄉(xiāng)鎮(zhèn)資金會計與村會計沒有建立一一對應的專項資金明細賬,又不經(jīng)常對賬,導致應撥村級公益事業(yè)財政獎補資金卻撥付了其他財政支農(nóng)??睿埂耙皇乱蛔h”財政獎補掛在賬上。
針對以上問題,除著重加強監(jiān)管、整改以及制度建設外,相關會計業(yè)務應作以下處理。
有三種情況:
一種是收到某年某月某部門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資金已到中心賬戶,隨后支付到項目建設中標單位或個人,并形成固定資產(chǎn)記入固定資產(chǎn)明細賬的,原已記賬的會計分錄為:
①收到某年某月某部門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
②付部分修建××項目工程款,項目未完工。
③付修建××項目工程款尾款,項目竣工驗收。
④補記賬。大部分村會計業(yè)務到第四步就沒有了,因此,需要補記賬。
第二種是沒有形成固定資產(chǎn)的,前三步記賬與第一種一致,第四步會計分錄補記為:
第三種是形成了固定資產(chǎn),但是固定資產(chǎn)已經(jīng)在災害中報廢了。前三步記賬與第一種一致,第四步會計分錄補記為:
①沒有殘值則記賬如下:
②如果有殘值,則記賬如下:
在征得縣級有關主管部門同意的前提下,復印原籌資籌勞憑據(jù)以及進賬單憑據(jù),村級簽批“與原件一致,同意下賬”意見,然后進行“沖賬”業(yè)務處理。會計分錄為:
說明:在核實清楚后,原走賬資金退回村,村出納會計按原進入渠道退回處理。
代理會計自制“××專項資金與一事一議資金串賬串戶調賬憑證”。
①如果是將其他政府專項資金記賬為一事一議資金,則自制憑證,并注明原記錯憑證號,會計分錄為:
②如果是將一事一議資金記成其他政府專項資金,則自制憑證,并注明原記錯憑證號,會計分錄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