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忠漢
(福建省壽寧景山國有林場,福建 壽寧 355500)
南方紅豆杉[Taxuschinensis(Pilger)Rehd.var.mairei(Lemee et Levl.) Cheng et L. K. Fu],耐陰樹種,喜溫暖濕潤的氣候,通常生長于山腳腹地較為潮濕處,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為優(yōu)良珍貴樹種[1]。檫樹[Sassafrastzumu(Hemsl.) Hemsl],喜溫暖濕潤氣候,喜光,不耐陰[2,3]。南方紅豆杉和檫樹均為優(yōu)良珍貴樹種,具有廣闊的開發(fā)前景。壽寧景山國有林場從2018年開始在山地營造南方紅豆杉和檫樹混交林,尚缺乏栽培經(jīng)驗,需開展南方紅豆杉和檫樹混交林試驗的研究[4~7],其目的是總結(jié)南方紅豆杉和檫樹混交林的營林經(jīng)驗,分析在不同地形下的生長差異性,提出應(yīng)對措施以減少差異性,提高南方紅豆杉和檫樹混交林的成效。
試驗地設(shè)在壽寧景山國有林場馬坑工區(qū)14大班1小班。海拔為540~780 m;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類型,年平均氣溫17.5 ℃,年平均降水1635 mm,無霜期270 d,平均相對濕度為81%。土壤為紅黃壤,土壤立地等級為較肥沃,坡度在10°~20°之間,坡向東坡,植被為雜草、蕨類、小雜竹等[8,9]。
2018年11月對林地進行清理、挖穴,挖穴規(guī)格50 cm×50 cm×40 cm。2019年3月從周寧縣和福鼎市分別調(diào)進南方紅豆杉優(yōu)質(zhì)裸根苗(苗齡2年、苗木規(guī)格為平均地徑0.51 cm、苗高45.3 cm)和檫樹I級優(yōu)質(zhì)裸根苗(苗齡1年、苗木規(guī)格為平均地徑0.83 cm、苗高80.4 cm)進行造林。南方紅豆杉和檫樹混交比例5∶5,造林密度為2400株/hm2,造林面積7.8 hm2。造林后前2年,每年分別于5~6月和8~9月各進行帶狀鋤草和塊狀擴穴1次。
南方紅豆杉和檫樹混交林造林地塊經(jīng)過2年管理取得初步成效,分別于2019年12月底和2020年12月底進行一次調(diào)查。除選擇坡位不同外,其它立地條件基本相同的地段,按隨機區(qū)組調(diào)查方法[10,11],調(diào)查3個不同坡位的南方紅豆杉和檫樹混交林的生長情況。3個不同坡位分別為:A.上坡、B.中坡、C.下坡,每個坡位設(shè)置5個重復(fù),共設(shè)置調(diào)查面積為20 m×20 m的標準地15個,每木檢尺并記錄標準地內(nèi)所有南方紅豆杉與檫樹的成活率、樹高[8],計算混交林的總體成活率[混交林總體成活率=(南方紅豆杉成活率+檫樹成活率)/2]、混交林的總體樹高[混交林總體樹高=(南方紅豆杉樹高+檫樹樹高)/2]。
數(shù)理統(tǒng)計方法。
根據(jù)15個標準地調(diào)查結(jié)果(表1、表2),1年南方紅豆杉的幼樹成活率83.6%~97.9%、平均成活率90.5%,樹高46.3~73.0cm、平均樹高57.4 cm;1年檫樹的幼樹成活率89.8%~100%、平均成活率94.7%,樹高95.2~130.2 cm、平均樹高122.6 cm;1年混交林的總體成活率88.3%~98.0%、總體平均成活率92.6%,總體樹高76.4~121.6 cm、總體平均樹高90.0 cm。
表1 1年南方紅豆杉和檫樹混交林的成活率情況
表2 1年南方紅豆杉和檫樹混交林樹高情況
3.1.1 坡位對1年南方紅豆杉和檫樹混交林成活率的影響
從表1可以看出,坡位對1年南方紅豆杉和檫樹混交林的成活率有影響,不同坡位之間的成活率存在著差異。1年南方紅豆杉成活率、檫樹成活率、混交林總體成活率在不同坡位從大到小的排列順序均為C>B>A,即下坡>中坡>上坡。
表3的方差分析表明:1年南方紅豆杉成活率和混交林總體成活率在F0.01的檢驗水平上均為差異極顯著,說明不同坡位之間的1年南方紅豆杉成活率和混交林總體成活率均存在著極顯著差異;1年檫樹成活率在F0.05的檢驗水平上為差異顯著,說明不同坡位之間的1年檫樹成活率均存在著顯著差異。差異顯著性檢驗,1年南方紅豆杉成活率A、B、C相互之間存在著顯著差異,即不同坡位相互之間的1年南方紅豆杉成活率存在著顯著差異;1年檫樹成活率A與B、A與C之間存在著顯著差異,B與C之間不存在著顯著差異,即上坡、中坡與下坡1年檫樹成活率之間存在著顯著差異,中坡與下坡1年檫樹成活率之間不存在著顯著差異;1年混交林總體成活率A、B、C相互之間存在著極顯著差異,即不同坡位相互之間的1年混交林總體成活率存在著極顯著差異(表1)。
表3 方差分析(F值)
3.1.2 坡位對1年南方紅豆杉和檫樹混交林樹高的影響
從表1可以看出,坡位對1年南方紅豆杉和檫樹混交林的幼樹樹高有影響,不同坡位之間的幼樹樹高存在著差異。1年南方紅豆杉樹高、檫樹樹高、混交林總體樹高在不同坡位從大到小的排列順序均為C>B>A,即下坡>中坡>上坡[8]。
表3的方差分析表明,1年南方紅豆杉樹高、檫樹樹高、混交林總體樹高在F0.01的檢驗水平上均為差異極顯著,說明不同坡位之間的1年南方紅豆杉樹高、檫樹樹高、混交林總體樹高均存在著極顯著差異。差異顯著性檢驗,1年南方紅豆杉樹高A、B、C相互之間存在著極顯著差異,即不同坡位相互之間的1年南方紅豆杉樹高存在著極顯著差異;1年檫樹樹高A與B、A與C之間存在著極顯著差異,B與C之間不存在著顯著差異,即上坡、中坡與下坡1年檫樹樹高之間存在著極顯著差異,中坡與下坡1年檫樹樹高之間不存在著顯著差異;1年混交林總體樹高A、B、C相互之間存在著顯著差異,即不同坡位相互之間的1年南混交林總體樹高存在著顯著差異(詳見表2)。
根據(jù)翌年15個標準地調(diào)查結(jié)果(表4、表5),2年南方紅豆杉的幼樹成活率77.0%~95.8%、平均成活率86.4%,樹高64.2~110.9 cm、平均樹高84.6 cm;2年檫樹的幼樹成活率87.8%~100%、平均成活率94.1%,樹高144.9~176.2 cm、平均樹高159.0 cm;2年混交林的總體成活率83.7%~96.9%、總體平均成活率90.3%,總體樹高104.8~141.9 cm、總體平均樹高121.8 cm。
表4 2年南方紅豆杉和檫樹混交林的成活率情況
表5 2年南方紅豆杉和檫樹混交林樹高情況
3.2.1 坡位對2年南方紅豆杉和檫樹混交林成活率的影響
從表4可以看出,坡位對2年南方紅豆和檫樹成活率混交的成活率有影響,不同坡位之間的成活率存在著差異。2年南方紅豆杉成活率、檫樹成活率、混交林總體成活率在不同坡位從大到小的排列順序均為C>B>A,即下坡>中坡>上坡。
表3的方差分析表明,2年南方紅豆杉成活率、檫樹成活率、混交林總體成活率在F0.01的檢驗水平上均為差異極顯著,說明不同坡位之間的2年南方紅豆杉成活率、檫樹成活率、混交林總體成活率均存在著極顯著差異。差異顯著性檢驗,2年南方紅豆杉成活率A、B、C相互之間存在著極顯著差異,即不同坡位相互之間的2年南方紅豆杉成活率存在著極顯著差異;2年檫樹成活率A與C之間存在著顯著差異,A與B和B與C之間不存在著顯著差異,即上坡與下坡2年檫樹成活率之間存在著顯著差異,上坡與中坡和中坡與下坡2年檫樹成活率之間不存在著顯著差異;2年混交林總體成活率A、B、C相互之間存在著極顯著差異,即不同坡位相互之間的2年混交林總體成活率存在著極顯著差異(表4)。
3.2.2 坡位對2年南方紅豆杉和檫樹混交林樹高的影響
從表5可以看出,坡位對2年南方紅豆杉和檫樹混交林的幼樹樹高有影響,不同坡位之間的幼樹樹高存在著差異。2年南方紅豆杉樹高、檫樹樹高、混交林總體樹高在不同坡位從大到小的排列順序均為C>B>A,即下坡>中坡>上坡[8]。
表3的方差分析表明,2年南方紅豆杉樹高、檫樹樹高、混交林總體樹高在F0.01的檢驗水平上均為差異極顯著,說明不同坡位之間的2年南方紅豆杉樹高、檫樹樹高、混交林總體樹高均存在著極顯著差異。差異顯著性檢驗,2年南方紅豆杉樹高A、B、C相互之間存在著極顯著差異,即不同坡位相互之間的2年南方紅豆杉樹高存在著極顯著差異;2年檫樹樹高A與C之間存在著顯著差異,A與B和B與C之間不存在著顯著差異,即上坡與下坡2年檫樹樹高之間存在著顯著差異,上坡與中坡和中坡與下坡2年檫樹樹高之間不存在著顯著差異;2年混交林總體樹高A、B、C相互之間存在著極顯著差異,即不同坡位相互之間的2年南混交林總體樹高存在著極顯著差異(表5)。
根據(jù)15個標準地調(diào)查結(jié)果,南方紅豆杉的1年平均成活率90.5%、2年成活率平均成活率86.4%,1年平均樹高57.4 cm、2年平均樹高84.6 cm;檫樹的1年平均成活率94.7%、2年平均成活率94.1%,1年平均樹高122.6 cm、2年平均樹高159.0 cm;混交林的1年總體平均成活率92.6%、2年總體平均成活率90.3%,1年總體平均樹高90.0 cm、2年總體平均樹高121.8 cm。
分析結(jié)果表明:坡位對1年、2年南方紅豆杉和檫樹混交林的成活率和樹高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成活率、樹高之間存在顯著至極顯著差異。1年、2年成活率、樹高均為下坡(C)>中坡(B)>上坡(A)。下坡1年、2年南方紅豆杉:成活率分別為95.4%和93.3%(分別比其均值大4.9%和6.9%),樹高分別為67.2 cm和104.6 cm(分別比其均值大17.1%和23.6%)。下坡1年、2年檫樹:成活率分別為97.0%和97.0%(分別比其均值大2.3%和2.9%),樹高分別為131.8 cm和166.6 cm(分別比其均值大7.5%和4.8%)。下坡1年、2年混交林:成活率分別為96.2%和95.2%(分別比其均值大3.6%和4.9%),樹高分別為99.5 cm和135.6 cm(分別比其均值大10.6%和11.3%)。下坡對南方紅豆杉和檫樹混交林早期生長較為有利,上坡對南方紅豆杉和檫樹混交林早期生長則較為不利。
建議加強對上部坡位的南方紅豆杉和檫樹混交林的撫育措施(如適當施肥等),尤其是加強對南方紅豆杉的撫育措施,以促進南方紅豆杉和檫樹混交林的生長速度,提高造林效益,服務(wù)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