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敏敏,戴莉,莊凈凈
莆田學院附屬醫(yī)院 (福建莆田 351100)
重癥肺部感染是臨床常見的肺部疾病,患者常表現(xiàn)為排痰困難,痰液甚至阻塞呼吸道,若不及時進行干預,會加劇患者的咳嗽、氣喘癥狀,引起呼吸困難甚至窒息,增加患者病死率[1]。對重癥肺部感染患者實施系統(tǒng)化護理可幫助患者順利排出痰液,恢復血氣指標,加速康復進程。在臨床實踐中,由于患者病情較為嚴重,難以高度配合護理,單純應用系統(tǒng)化護理的效果往往有限,故需尋求更高效的干預方案。振動排痰儀通過對患者胸背部進行適當力度的叩擊,引起胸口振動,促進痰液的順利排出,能起到較好的排痰效果[2]?;诖耍狙芯恐荚谔接懻駝优盘祪x聯(lián)合系統(tǒng)化護理在重癥肺部感染患者中的應用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9年4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重癥肺部感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例。觀察組男26例,女14例;年齡35~60歲,平均(46.74±2.42)歲;病程1~5 d,平均(3.06±0.25)d。對照組男24例,女16例;年齡37~62歲,平均(46.78±2.45)歲;病程1~4 d,平均(3.04±0.23)d。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納入標準:經(jīng)病原菌培養(yǎng)確診為重癥肺部感染;痰液多且濃稠,自身無法順利排出;患者和(或)家屬均知情同意且配合研究;心、肝、腎功能正常。排除標準:合并其他呼吸系統(tǒng)疾??;合并出血性疾病或凝血功能異常;胸背部排痰接觸部位出現(xiàn)感染。
兩組均進行抗感染、抗炎、祛痰平喘、止咳解痙及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等常規(guī)治療。
對照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采用系統(tǒng)化護理。(1)心理護理:護理人員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況,主動、耐心地安撫患者,消除其不良情緒。(2)環(huán)境護理:定時開窗通風,保證室內(nèi)空氣流通,維持室內(nèi)溫度在18~20 ℃,濕度在60%~70%;定期進行空氣培養(yǎng),病房及走廊定期消毒(2次/d),并管控探視者數(shù)量,合理安排陪護人員。(3)飲食護理:針對可正常飲食者,制訂搭配合理、營養(yǎng)均衡的飲食方案,且在進食后進行口腔清潔;針對飲食受限者,予以鼻飼處理,準確測定鼻飼液的劑量及時間間隔,嚴控鼻飼液的溫度及濃稠度;觀察患者胃內(nèi)食物殘留,若殘留量超閾值,則延長間隔或暫停供給。(4)霧化護理:使用寶雞市天邁醫(yī)療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TMR-01型霧化吸入器進行霧化吸入,將30 mg氨溴索(四川美大康華康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93359,規(guī)格2 ml﹕15 mg)與5 ml 0.9%氯化鈉注射液混勻,置入霧化罐中,設置氧流量為8 L/min,囑患者口含霧化吸入器,開啟電源開關(guān);在霧化期間囑患者緊閉口唇,深吸氣后屏氣1~2 s后,再進行呼氣,30 min/次,2次/d。(5)排痰護理:霧化后,護理人員指導患者正確的咳嗽技巧,在咳嗽時協(xié)助其坐起并輕拍后背,以舒緩咳嗽不適感,確保呼吸通暢;護理人員及時清除患者口腔及鼻腔內(nèi)的分泌物,手指微屈,五指合攏,手心呈中空心狀從下往上、從外往內(nèi)輕柔而有節(jié)奏地拍擊后背,幫助排痰,同時使用吸痰器進行吸痰操作。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lián)合淄博芙萊特醫(yī)療設備有限公司的767A-0507598型振動排痰儀進行干預:協(xié)助患者取側(cè)臥位,將治療巾蓋于叩擊部位,選擇合適的海綿叩擊頭,連接叩擊接合器,一手輕捏住叩擊頭手柄,另一手引導叩擊頭,設置振蕩頻率為15~35 Hz,自下而上、由外向內(nèi)用叩擊頭循環(huán)叩擊患者的背部,叩擊30 s后轉(zhuǎn)移至下個部位,15~20 min/次,2次/d,在叩擊結(jié)束后5~10 min使用吸痰器進行吸痰操作。
兩組均干預至出院。
(1)比較兩組日均排痰量、咳嗽消失時間、氣喘消失時間、住院時間。(2)分別于干預前、出院時采集患者空腹肘靜脈血4~5 ml,使用武漢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PT1000型血氣分析儀測定動脈血氧分壓(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in artery,PaCO2)以及血氧飽和度(oxygen saturation,SaO2)。
觀察組日均排痰量多于對照組,咳嗽消失時間、氣喘消失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康復指標比較
干預前,兩組PaO2、PaCO2、SaO2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出院時,兩組PaO2、SaO2均高于干預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兩組PaCO2均低于干預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氣指標比較
重癥肺部感染患者常由于肺功能下降、呼吸道纖毛運動能力衰弱、咳嗽反射能力減弱等原因無法自主排出痰液,嚴重影響患者的康復進程。因此,臨床需采取有效的措施幫助患者清除痰液。本研究在常規(guī)干預的基礎上實施系統(tǒng)化護理,通過飲食護理、霧化護理、排痰護理等護理措施幫助患者清除氣道內(nèi)淤積的痰液,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咳嗽、氣喘癥狀及血氣指標。但系統(tǒng)化護理效果受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及日常護理配合度的影響較大,單一實施系統(tǒng)化護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3]。振動排痰儀集擠推、震顫、叩擊為一體,利用物理定向沖擊原理來幫助患者排痰[4]。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咳嗽消失時間、氣喘消失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日均排痰量多于對照組;出院時,兩組PaO2、SaO2均高于干預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兩組PaCO2低于干預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這一結(jié)果表明在重癥肺部感染患者中實施振動排痰儀聯(lián)合系統(tǒng)化護理,能促進有效排痰,縮短咳嗽、氣喘消失時間,改善患者的血氣指標。其原因為,使用振動排痰儀定向循環(huán)叩擊患者背部,可同時產(chǎn)生兩種平穩(wěn)、持續(xù)的機械力,包括具有松弛和液化痰液作用的垂直力以及具有定向排出痰液作用的水平力[5-6]。其中垂直力可穿透皮膚組織,有效幫助松解和液化氣道深處的黏性痰液;而水平力可幫助已液化的痰液按既定方向排出體外,增強排痰效果,從而改善患者的咳嗽、氣喘癥狀,促進血氣指標的恢復[4,7]。
綜上所述,振動排痰儀聯(lián)合系統(tǒng)化護理能幫助重癥肺部感染患者有效排出痰液,縮短患者的咳嗽消失時間、氣喘消失時間,改善患者的血氣指標,促進康復進程,縮短住院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