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穎
東莞市松山湖中心醫(yī)院內分泌科 (廣東東莞 523000)
糖尿病是以血糖明顯升高為主要特征的代謝性疾病,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糖尿病發(fā)病率呈逐年遞增趨勢[1]。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常見并發(fā)癥之一,以足部疼痛、潰瘍、壞疽等為主要表現,給患者的生活帶來極大影響。目前,針對糖尿病足患者,需控制血糖并進行相應藥物治療,但有研究結果顯示,單一進行藥物治療對改善糖尿病足患者足部疼痛、潰瘍等癥狀效果不佳[2]。若給予手術治療會對患者造成二次創(chuàng)傷,增加感染風險?;诖耍狙芯刻接懠t外線治療儀聯合硫辛酸對糖尿病足患者血清VCAM-1和rb-FGF2及TNF-α水平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選擇我院2019年3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98例糖尿病足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49例。對照組男24例,女25例;年齡38~67歲,平均(52.04±5.78)歲;病程5~14年,平均(9.35±2.44)年。試驗組男26例,女23例;年齡41~65歲,平均(52.03±5.70)歲;病程4~15年,平均(9.33±2.41)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納入標準:(1)符合《糖尿病診斷標準》[3]中的診斷標準;(2)入組時不合并感染;(3)患者及家屬均自愿參與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合并其他因神經系統損傷導致的下肢外傷;(2)存在溝通及認知功能障礙;(3)中途轉院或不能參與研究全過程。
兩組均給予常規(guī)降糖、改善下肢動脈循環(huán)相關治療,必要時采取抗感染治療,叮囑患者注意合理飲食、適當開展體育運動。
對照組給予硫辛酸注射液(亞寶藥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5869,規(guī)格 6 ml/支),將24 ml硫辛酸注射液與250 ml 0.9%氯化鈉注射液配制進行靜脈滴注,每次滴注時間保持在30 min左右,1次/d,連續(xù)治療21 d。
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紅外線治療儀(北京莊志醫(yī)療設備有限公司,京械注準20172260273,ZZIR-IA型)治療,治療儀最大連續(xù)工作時間為30 min,光源功率為≤50 W;垂直照射病變部位,燈距在25~35 cm,每個部位15~20 min,2次/d,連續(xù)治療27 d。
(1)比較兩組血清血管細胞黏附分子(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重組人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recombinant human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rh-bFGF)及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分別于治療前、后,采取患者空腹靜脈血4 ml,以3 000轉/分的速度,離心15 min后取上層血清,凍存待檢,借助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法測定血清VCAM-1、rb-FGF2及TNF-α水平。(2)比較兩組血糖及脂肪代謝水平恢復時間。(3)比較兩組治療總有效率:足部潰瘍愈合面積≥90%且疼痛、麻木等癥狀完全消失為治愈;80%≤足部潰瘍愈合面積<90%,疼痛、麻木等癥狀基本消失為顯效;40%≤足部潰瘍愈合面積<80%,創(chuàng)面開始長出肉芽,疼痛、麻木等癥狀得到有效改善為有效;足部潰瘍愈合不明顯(愈合面積<40%)且上述癥狀均未改善為無效;總有效率=(治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治療前,兩組血清VCAM-1、rb-FGF2及TNF-α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血清VCAM-1、rb-FGF2及TNF-α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試驗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清VCAM-1、rb-FGF2及TNF-α水平比較
試驗組血糖及脂肪代謝水平恢復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糖及脂肪代謝水平恢復時間比較
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有效率比較
調查顯示,我國屬于糖尿病高發(fā)國家,患者數量居世界第二[4]。糖尿病病程長且極易反復發(fā)作,對患者全身多器官、組織均可造成一定傷害,大多數患者需終身依靠藥物控制血糖,抑制病情惡化。糖尿病足為該病常見慢性并發(fā)癥之一,因足部是糖尿病靶器官,當患者體內糖、脂肪代謝發(fā)生紊亂時,極易誘發(fā)足部病變,導致足部軟組織出現壞死,對患者的日常生活產生極大干擾[5]。因臨床尚未發(fā)掘有效的根治方法,目前仍以藥物治療達到降低血糖、預防感染的目的,硫辛酸屬于維生素類輔酶,為常用糖尿病治療藥物,能夠有效阻止高血糖引發(fā)的神經病變,修復受損神經,改善血糖指標[6]。紅外線治療儀是臨床護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常用儀器,能夠透過衣服作用于治療部位,對肌肉、皮下組織等產生熱效應,消除患者足部腫塊,發(fā)揮抗炎作用,通過熱量傳導加速血液循環(huán),促進患者新陳代謝,促進潰瘍創(chuàng)面愈合。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試驗組血清VCAM-1、rb-FGF2、TNF-α水平均低于對照組,血糖及脂肪代謝水平恢復時間均短于對照組,且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紅外線治療儀對患者炎性水平及血清相關指標有明顯改善作用,與杜峰[7]的研究結果類似。單一進行藥物治療不僅毒副作用明顯,且對促進糖尿病足患者創(chuàng)面愈合效果不理想,將紅外線治療儀聯合硫酸鋅共同用于治療糖尿病足,一方面通過藥物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另一方面利用熱效應對糖尿病足患者創(chuàng)面進行治療,提高臨床治療有效率,與韋艷鴻[8]的研究結果類似。
綜上所述,紅外線治療儀+硫辛酸對改善糖尿病足患者血糖、血清VCAM-1、rb-FGF2及TNF-α水平效果確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