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麟
安陽師范學院
高校合唱指揮教學對于音樂專業(yè)學生而言,既可以讓學生自身音樂能力及綜合素養(yǎng)得到強化提高,也可以促進學生各主體之間團隊協(xié)作能力與意識,對提升高校學子音樂綜合素養(yǎng)具有重大意義。如何讓學生能夠重視起合唱與指揮這方面知識學習,讓學生對于合唱與指揮方面保持濃厚興趣,進而實現優(yōu)良的教學成果,是當下高校音樂教師所需考慮的問題。若是在教學過程中局限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很難讓合唱指揮得到發(fā)展空間??逻_伊教學理念,能夠根據學生心理發(fā)展特點與實際需求角度出發(fā),使合唱與指揮教學過程中具有趣味性、條理性、連續(xù)性以及邏輯性等,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到身心愉悅,也讓高教合唱指揮教學變得更加科學合理。
柯達伊教學理念是匈牙利著名作曲家、音樂教育家左爾丹·柯達伊于1922年所創(chuàng)立的教學方法及教育理念。在柯達伊教學理念當中,能夠體現出合唱的紀律性與社會性,強調個體團結成集體具有無窮力量??逻_伊教學理念主要思量有兩點,其一是“音樂教育是人類完整所必需的發(fā)展”觀念,旨在讓音樂教育具有普遍性,通過歌唱等音樂形式,來深度發(fā)掘學生在音樂方面的才能,對其因材施教,讓學生歌唱能力得到培養(yǎng);其二是秉承著“各民族要有自身的音樂風格”理念,鼓勵作曲家利用民族元素去創(chuàng)造具有民族代表性音樂,讓民族文化得以延續(xù)與發(fā)展[1]。
柯達伊音樂教學理念既是圍繞以上兩點所進行,這也是其在世界范圍內音樂教學中受到大力贊揚的原因。合唱教學事業(yè)要在成熟的思想指導下開展工作,這也是合唱教學工作的基礎,通過應用柯達伊教學理念,能夠讓合唱更具力量。
高校合唱指揮教學中存在一定教學任務與教學目標,與社團活動中單純滿足興趣愛好需求不同,在教學中,對合唱演出的品質、各聲部處理以及情緒控制有著極大要求,是將個人愛好轉為音樂表演的過程。正是由于這樣的差異,需要高校在訓練學生合唱指揮時要具有全面性,不僅要讓學生合唱能力有所提高,還要讓各合唱團成員實現對舞臺表演經驗的積累,提高其自身心理素質,確保在正式演出時能夠擁有良好心態(tài),讓聲音聽起來飽滿,張弛有度,進而為觀眾呈現出一場優(yōu)質表演[2]。
在柯達伊教學理念誕生之初,其主要教學對象是小學生群體,但在高校合唱指揮教學中,它所面對的是具有個性化的大學生群體,柯達伊教學理念要根據教學對象的轉變而做出適當調整。首先,不同于小學生群體,高校合唱團體成員都掌握著一定音樂樂理知識和表演能力,因此在對其進行日常教學過程中不需要耗費過多的時間與精力去培養(yǎng)學生對歌唱的愛好以及相關樂理知識,而是要將教學工作重點放在對學生發(fā)聲方法及聲音捕捉能力方面的加強培養(yǎng)。其次,高校合唱團要著重于對學生個性特點方面的引導訓練。高校大學生處于展示自我獨特性階段,在團隊配合方面往往容易出現問題,因此,需要在合唱指揮教學中對學生之間合作默契進行強化訓練,增加合唱團隊凝聚力,讓不同成員通過合唱的方式融為一個整體[3]。
柯達伊教學理念主要特色之一便是無伴奏教學法,也被稱為無聲教學法,這種教學方法會削弱樂器在整體演唱之中的作用。因此,在應用柯達伊教學理念對合唱指揮進行教學時,高校音樂教師要通過手勢對學生表演進行充分引導,而不是像往常那樣運用伴奏引導,降低學生對于樂器所產生的依賴感。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之中,高校音樂教師會利用西方著名音樂作品讓學生加以練習,而柯達伊教學理念,更傾向于運用具有民族特色的歌曲進行教學[4]。所以,高校音樂教師要在日常教學中積極引用我國特色民族歌曲,對本土音樂多加利用。
若是在高校合唱指揮教學中盲目對柯達伊教學理念進行應用,無法實現預期教學目標。因此,高校合唱指揮教學過程中不能受柯達伊理念束縛,而是要圍繞高校合唱指揮教育核心目的,對柯達伊教學理念進行適度調整,同時探求出一套適合高校合唱指揮教學的教育方法[5]。
柯達伊音樂教學中,無伴奏訓練主要是針對歌唱者內心真實聽覺進行強化訓練。無伴奏訓練可以防止在演出中現場環(huán)境對演唱者所帶來的干擾,還能夠在學生內心建立出音高概念。在高校合唱指揮教學中,音樂教師要積極通過手勢對演出問題進行指揮調整。
例如,在學生合唱演出過程中出現不和諧的音高時,教師可以通過手勢傳達出統(tǒng)一音高的指令;在演唱聲音渙散,注意力不夠集中時,也可以運用手勢指令讓學生將聲音靠攏在一起,無聲伴奏下,學生會對手勢指令十分敏感,能夠通過手勢指令將抽象的音樂通過手勢具象化。
學生根據教師手勢指令進行演唱,不但可以聽到在演出中各成員的發(fā)聲,還能夠實現合唱團各成員之間氣口和發(fā)聲和諧一致,利用整體節(jié)奏將自己帶入到合唱表演中。此外,高校音樂教師還可以通過無伴奏訓練對合唱成員具體情況充分掌握,能夠有針對性對各成員作出相應指導。在實際訓練過程中,無伴奏訓練的主要方式是清唱,這是一種簡單有效的訓練方式,對學生合唱技巧提升具有很大幫助。高校合唱學生在閑暇時間主動進行清唱練習,還可以讓生活壓力得到舒緩。
柯達伊理念中有許多教學方式,其中大部分都需要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讓學生才親身參與過程中,對合唱產生興趣與知識渴望。高校在對學生進行合唱指揮教學時不應該單純?yōu)榱送瓿山虒W任務,在教學中也要對學生藝術能力與自身魅力進行培養(yǎng),全面加強學生合唱能力。
例如,教師在提高中聲部學生認知能力訓練時,可以選擇較為簡單的曲譜讓學生進行聲部練習,適當做一些卡農訓練,在曲譜三、四的聲部卡農。再比如,在對學生音樂感知能力進行培訓時,在訓練中可以讓學生將自身身體律動與音樂節(jié)奏之間相關聯。
柯達伊理念十分注重學生在進行音樂審美活動時所獲取的內心真實感受,即音樂感覺。因此,在合唱指揮教學過程中,高校音樂教師應開展豐富多樣,能夠體驗音樂審美的活動,而聆聽式教育是最直接簡單的方法[6]。對于高校學生而言,在日常合唱訓練以外,還有專業(yè)學習以及個人實踐活動等,為讓高校學生實踐更加豐富,可以將領聆聽音樂曲目作為日常合唱指揮訓練的重點組成部分。學生在休閑時間聆聽合唱音樂曲目,對曲目所傳達情感以及聲音表達方式可以大體掌握并了解,在潛意識中對合唱音樂曲目熟悉度進行提升,還能夠讓壓力得到緩解,讓精神得到放松。將聆聽式教學方法應用在高校歌唱指揮教學當中,既可以讓學生緊繃的神經得到舒緩,讓學生對合唱指揮產生好感與興趣,還可以充分調動出學生參加合唱表演的積極性。
柯達伊教學核心理念是民族性,將藝術價值高的民族性音樂利用到教學工程中。對于一個民族整體而言,民族音樂尤為重要,象征著民族特有文化。當下時代,流行音樂更受年輕人追捧,但其內涵深度和藝術水平較民族音樂對比而言,存在一定距離。如何利用民族音樂讓學生審美得到提升顯得十分重要。高校合唱指揮在教學過程中,要選擇世界性優(yōu)秀民族音樂對學生進行演唱訓練,尤其是我國地區(qū)性音樂以及民族音樂。高校合唱團還應依據自身特點,對一些本地區(qū)民樂進行合理開發(fā),制作校本教材,讓學生之間互相推廣、訓練。
對于當下高校學生而言,高校合唱團的存在具有一定特殊性。讓每一位成員一起為合唱集體努力,也讓每一位成員激發(fā)出內心的音樂夢想和歌唱渴望,在追求個性化的時代十分難得,這正是高校合唱團所表現出的特殊性與獨特魅力所在。區(qū)別于中小學音樂教育,在高校合唱指揮時,柯達伊教學理念應更注重演唱組織、技巧深化等方面,不能和對中小學生興趣愛好培養(yǎng)方式相同。
筆者建議,應該在高校合唱指揮教學工作中對柯達伊教學理念進行延續(xù),并對其進行一定擴展,有針對性地讓學生藝術素養(yǎng)以及歌唱能力得到培養(yǎng)和提升。在日常訓練時,高校音樂教師應該經常用手勢對學生演唱進行指導,并且要仔細進行曲目選擇工作,挑選出與訓練相符合的曲目,進而對高校指揮教學更多的訓練方式進行深入探索??逻_伊教學理念融入到高校合唱指揮教學方面的工作,依然有諸多地方可以進行發(fā)展、開拓。
綜上所述,將柯達伊教學理念應用到高校合唱指揮教學事業(yè)中,不僅能與國家當前對音樂教育新課改的核心理念相匹配,還可以讓社會對音樂人才需求相符合,對高校合唱指揮教育水準進行大幅提高。就目前而言,柯達伊教學理念與高校合唱指揮之間還沒有充分聯系,仍需廣大高校音樂教師對其進行持續(xù)探索。希望音樂教師能夠探尋出柯達伊教學理念與高校合唱指揮教學的正確道路,啟迪學生們的音樂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