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漢語譯文中人稱代詞句法成分的類比顯化研究

        2021-09-01 07:39:50余瀟慧
        關鍵詞:句法差異

        余瀟慧 樂 明

        (浙江大學 外國語言文化與國際交流學院,浙江 杭州 310058)

        譯文中人稱代詞的顯化現(xiàn)象是翻譯共性研究持續(xù)關注的一個焦點。顯化是指翻譯過程中,譯文具有把原文隱含的信息表達出來的趨勢。[1]顯化可分為語際顯化和語內(nèi)類比顯化。[2]前人研究顯示,無論是英譯漢還是漢譯英,譯文中人稱代詞整體都呈現(xiàn)語際顯化和語內(nèi)類比顯化現(xiàn)象,且不同人稱代詞顯化程度存在差異[3],[4]95,[5];此外,英漢語言系統(tǒng)差異、源語透過效應、文體、譯者主體性等因素會影響譯文中人稱代詞顯化。[2-3,6-7]

        然而,學界尚未對人稱代詞句法成分(如人稱代詞主語、定語等)是否影響顯化以及影響不同人稱代詞顯化程度的具體原因展開研究。因此,本研究通過“人稱代詞+賦碼”檢索出LCMC漢語母語語料庫和ZCTC漢語譯文語料庫中包含人稱代詞的句子,借助自然語言處理工具HanLP進行依存句法分析,探索人稱代詞在句法成分、人稱形式和單復數(shù)形式上的顯化程度,并嘗試從英漢對比的角度探究顯化產(chǎn)生的原因。

        一、翻譯顯化研究綜述

        (一)翻譯共性中的顯化

        1986年,Blum Kulka[8]率先提出了顯化(explicitation)假說,認為顯化是翻譯過程中固有的屬性。國內(nèi)學者將顯化進行了多種分類,按形式和意義可分為形式上顯化和意義上顯化;按語言系統(tǒng)差異和翻譯過程的影響可分為強制性顯化和非強制性顯化;按研究對象可分為語際顯化和語內(nèi)類比顯化;[9]在此基礎上顯化又被進一步區(qū)分為語際顯化和類比顯化:簡單來說,語際顯化是指翻譯過程中,在譯文中添加或明示原文暗含的語言成分(如例1中的“you”);語內(nèi)類比顯化是指翻譯文本相對于非翻譯文本所表現(xiàn)出的顯性程度(如漢語母語和漢語譯文的對比)。

        例1. (你)吃了嗎?(原文)

        Have(you)eaten?(譯文)

        類比語料庫常用于進行類比顯化研究,能夠準確地反映譯文的語言特征。其中,LCMC漢語母語語料庫和ZCTC漢語譯文語料庫憑借其庫容相近、語料豐富、檢索便利等特點,已被廣泛應用于漢語母語和漢語譯文的類比顯化研究中?;贚CMC和ZCTC兩個語料庫的研究涉及漢語譯文的詞匯和句法層面,包括對漢語譯文中詞匯宏觀特征的考察[10-11],虛詞的個案研究[3]以及句式結(jié)構(gòu)的對比分析[12]等。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對比漢語母語語料庫,漢語譯文語料庫中的人稱代詞整體呈現(xiàn)類比顯化特征;第三人稱代詞類比顯化尤為突出;[3]“人稱代詞+的”結(jié)構(gòu)類比顯化明顯;文體因素對具體人稱代詞顯化有影響等。[13-14]

        (二)人稱代詞的顯化研究

        人稱代詞的顯化研究是探討英漢翻譯文本特征的焦點之一。人稱代詞分為第一、第二和第三人稱代詞(即“三身代詞”)。[15]1英語和漢語在人稱代詞的使用上并不是一一對應的,如英語人稱代詞有性、數(shù)、格等語法標記,漢語中并沒有相應的語法形態(tài)變化。[5]以往人稱代詞顯化研究發(fā)現(xiàn):1.漢語譯文語料庫中人稱代詞的使用頻率遠高于漢語母語語料庫,具有極高的統(tǒng)計顯著性,[4]95且通用語料庫和文學語料庫都有類似的現(xiàn)象[3],[16];2.英譯漢時,相對于非翻譯文本,翻譯文本人稱代詞主語類比顯化突出[2];且人稱代詞主語在漢英小說翻譯中,其數(shù)量和頻次均有增加,表現(xiàn)出明顯的語際顯化[17];3.漢語“三身代詞”的用法不同,在譯文中對應的顯化程度也不盡相同,其中第三人稱代詞本身的數(shù)量最大,顯化程度也最高。[3,18-20]

        影響人稱代詞顯化的原因較多,包括:1.英漢語言差異是人稱代詞顯化的主導原因,如英漢語對形式手段依賴程度的差異[2]、英漢語在轉(zhuǎn)述語上的差異[17]、英漢人稱代詞的差異[21]、英漢語句法差異[22]等;2.存在“源語透過效應”,即“在把一種語言翻譯成另一種語言的時候,譯文有可能存在以源語為導向的趨勢”[23]。相關研究認為,“源語透過效應”是顯化程度增加的原因之一,能夠解釋顯化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24]理解英語對漢語的“源語透過效應”有助于深化人們對人稱代詞顯化現(xiàn)象的認識[3];3.文體因素也會影響顯化程度,如文學作品、科技文章、政論文、經(jīng)濟文本等文體的語言正式程度不同也會使顯化程度產(chǎn)生差異[7,13,25];4.譯者是翻譯的主體,譯文是否存在顯化及其顯化程度會受到譯者遵循的翻譯規(guī)范和翻譯策略的影響。[13,16,25]

        綜上所述,前人的研究借助類比語料庫揭示了漢語譯文中人稱代詞顯化的整體特征,指出了“三身代詞”中第三人稱代詞顯化最為明顯。相關研究也關注了人稱代詞主語用法和“人稱代詞+的”結(jié)構(gòu)用法,還解釋了文體、譯者等因素對譯文中人稱代詞顯化的影響。但這些研究多基于漢英或英漢平行語料庫來探討語際顯化,而基于類比語料庫的考察多限于小說等文體,缺乏對通用語料庫的研究。此外,研究對象多為人稱代詞主語用法,而對其他句法成分的討論仍不足。為了補充前人具體的個案分析,深入討論影響人稱代詞顯化的原因,本文借助HanLP依存句法分析工具及高級統(tǒng)計方法,對LCMC和ZCTC這兩個通用語料庫的人稱代詞句法功能做進一步的對比研究,深入挖掘人稱代詞在句法成分、人稱形式和單復數(shù)形式上的類比顯化差異。本文提出研究假設如下:

        1.人稱代詞句法成分對漢語譯文中人稱代詞類比顯化有影響,不同句法成分下人稱代詞的類比顯化程度有差異;

        2.相同句法成分下人稱代詞在人稱形式和單復數(shù)形式上類比顯化程度有差異。

        二、基于語料庫的研究設計

        (一)語料庫

        本研究采用LCMC漢語母語語料庫和ZCTC漢語譯文語料庫:LCMC,即蘭卡斯特漢語語料庫(The Lancaster Corpus of Mandarin Chinese,也稱LCMC漢語母語語料庫、LCMC語料庫),是一個100萬詞次(1 023 387)的現(xiàn)代漢語書面語通用型平衡語料庫。該語料庫嚴格按照FLOB的抽樣方法和標準建庫,收集了15種文體的文章,并做了詞性賦碼、分詞和標注處理。ZCTC,即浙大漢語譯文語料庫(The ZJU Corpus of Translational Chinese,也稱ZCTC漢語譯文語料庫、ZCTC語料庫),仿照LCMC的模式創(chuàng)建,從中國出版的15類書面文本中,按與LCMC各文本類別同樣的比例進行取樣,語料規(guī)模也是100萬詞次(1 017 393)。由于這兩個語料庫絕對詞頻近似等于每百萬詞標準詞頻,本文不再做標準化處理。

        本研究共抽取11個人稱代詞,其中按人稱形式可分為第一人稱代詞(我、我們)、第二人稱代詞(你、您、你們)和第三人稱代詞(他、她、它、他們、她們、它們)。此外,本研究采取的檢索方式為“檢索項+詞性賦碼”,如檢索“我”時,我們采取“我_rr”的檢索項,其中“rr”為人稱代詞的詞性標注,見圖1。

        圖1 人稱代詞檢索形式

        (二)HanLP句法分析器

        Han Language Processing(簡稱HanLP)(https://github.com/hankcs/HanLP)是用來分析語言單位內(nèi)成分之間的依存關系,揭示其句法結(jié)構(gòu)的句法分析器。直觀來講,依存句法分析識別句子中的“主謂賓定狀補”這些句法成分,并分析各成分之間的句法關系。HanLP使用的依存句法分析標注關系(共15種)及含義,見表1。

        表1 依存句法標注關系

        (三)統(tǒng)計方法

        首先,為明確句法成分是否會對人稱代詞的顯化造成影響,我們通過HanLP工具對LCMC和ZCTC兩庫中檢索出的所有人稱代詞文本遂一進行依存句法分析,并統(tǒng)計人稱代詞各句法成分所占頻次。其次,我們采用對數(shù)似然性檢驗(log-likelihood test)對LCMC和ZCTC中得到的數(shù)據(jù)頻次進行兩兩對比。其中,對數(shù)似然性值(log-likelihood value即LL值)越高,表明兩個語料庫中頻次差異越大,顯化程度也就越高;如果LL值為負值,其絕對值越高則說明隱化程度越高,同時參照顯著性水平(在本研究中設為0.05)判斷差異是否顯著。

        三、人稱代詞句法成分的類比顯化程度分析

        (一)人稱代詞句法成分差異

        首先,我們對人稱代詞各句法成分在LCMC和ZCTC中所占頻次進行了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具體見圖2。

        圖2 人稱代詞句法成分在LCMC和ZCTC中的頻次

        從圖2可以看出,在LCMC漢語母語語料庫和ZCTC漢語譯文語料庫中頻次差異最大的是人稱代詞主語,ZCTC語料庫中人稱代詞主語的頻次是LCMC語料庫的1.69倍;其次是人稱代詞定語,ZCTC語料庫中人稱代詞定語的頻次是LCMC語料庫的1.62倍。進一步的對數(shù)似然性檢驗發(fā)現(xiàn),除并列成分和核心成分外,人稱代詞句法成分均呈現(xiàn)類比顯化,其中以人稱代詞主語(LL值為2 376.65)和人稱代詞定語(LL值為747.33)類比顯化最突出(顯著性均為0.000)。因此,下文僅討論人稱代詞主語和人稱代詞定語具體顯化程度。

        (二)人稱代詞主語類比顯化程度差異

        我們從人稱形式和單復數(shù)形式兩方面分別探究人稱代詞主語具體顯化程度。首先,比較了不同人稱形式下人稱代詞主語在兩庫中的頻次,見圖3。

        圖3 人稱代詞主語的不同人稱形式在LCMC和ZCTC中的頻次

        圖6呈現(xiàn)了兩庫中人稱代詞定語單復數(shù)形式的頻次差異:人稱代詞定語單數(shù)形式頻次均高于復數(shù)形式。對數(shù)似然性檢驗結(jié)果說明,漢語譯文中人稱代詞定語單復數(shù)形式均呈現(xiàn)類比顯化(顯著性均為0.000),且單數(shù)形式(LL值為650.8)類比顯化程度強于復數(shù)形式(LL值為105.47)。

        四、人稱代詞句法成分類比顯化產(chǎn)生的原因

        通過量化對比LCMC漢語母語語料庫和ZCTC漢語譯文語料庫,我們發(fā)現(xiàn)了人稱代詞句法成分不同,其類比顯化程度也不同,其中人稱代詞主語和定語顯化現(xiàn)象最為突出,且在不同人稱形式和單復數(shù)形式上人稱代詞類比顯化程度有差異。本節(jié)從英漢語言對比的角度出發(fā),分析具體語料,發(fā)現(xiàn)人稱代詞主語類比顯化的主要原因是英漢句法結(jié)構(gòu)的差異;人稱代詞定語類比顯化的主要原因是英漢人稱代詞系統(tǒng)的差異;人稱代詞類比顯化在人稱形式和單復數(shù)形式上產(chǎn)生差異則主要受到英漢人稱代詞篇章語用功能的差異影響。

        (一)英漢句法結(jié)構(gòu)差異

        本研究發(fā)現(xiàn)大量漢語譯文中人稱代詞主語類比顯化突出(如例2所示),與前人研究結(jié)果一致。[2]

        例2.我想我們都可以回顧我們過去的老師,他們啟發(fā)我們?nèi)プ鏊囆g(shù)家和教師,并給我們帶來了十分痛苦的時刻,但是現(xiàn)在我們對此是多么地感激!<“ZCTC_F28”n=“094”>

        這類顯化的產(chǎn)生可能主要是因為英語和漢語的句法結(jié)構(gòu)不同。首先,英語句子有嚴謹?shù)闹髦^結(jié)構(gòu),主語不可或缺;而漢語句子可以沒有主語,也可以省略主語,還可以變換主語予以隱含。[26]因此,與英語相比,漢語中人稱代詞充當主語的句子并不算常見。英譯漢時,為保證對原文的忠實度,譯者會增加人稱代詞充當句子主語的用法,使得譯文中人稱代詞主語類比顯化尤為突出。我們在譯文中找到很多支持的例證,如例3所示。

        例3.我在延安的窯洞里見到了毛澤東,后來,根據(jù)我自己在中國歷史關鍵時刻對毛澤東的幾次采訪以及對其他革命領袖的采訪,我寫作了好幾本書。<“ZCTC_F30”n=“028”>

        其次,英漢語在被動句結(jié)構(gòu)上的差異也影響人稱代詞主語類比顯化。英語被動句在情感上是中立的,根據(jù)不同的語境需要,被動態(tài)可以用來表達積極或消極含義;而漢語一般僅在表達不好的事情時才使用被動句(如“被打”,“被罵”等),即一般被動句都常帶有“蒙受”“遭受”之義。[27]因此,為避免消極語義的表達,英語中大部分被動語態(tài)在翻譯為漢語時通常采用主動語態(tài),此時源語所帶的施動者(Agent)信息往往會被譯者當作主語保留。[7]

        此外,前人研究也報告了人稱代詞主語出現(xiàn)了強制性顯化現(xiàn)象:翻譯過程中,即使源語中未出現(xiàn)人稱代詞,為使目的語更符合語法規(guī)范,邏輯關系更加清晰,譯者會在目的語中添加人稱代詞主語成分,[25]如例4所示。

        例4.我曾想過在1992年退出籃壇。1992年的奧運會之后,我想下個賽季可能是我的最后一個賽季了。<"ZCTC_F35"n="118">

        (二)英漢人稱代詞系統(tǒng)差異

        人稱代詞定語類比顯化很可能與英漢人稱代詞系統(tǒng)的語義結(jié)構(gòu)差異有關。對比漢語人稱代詞系統(tǒng),英語中人稱代詞不僅有人稱形式的劃分,還有性別、單復數(shù)形式以及各類格的區(qū)分(如主格、賓格、屬格或稱所有格、名詞格等)。漢語人稱代詞也區(qū)分了人稱形式、性別和單復數(shù)形式;但漢語人稱代詞形態(tài)變化較少,既沒有主賓格之分,也沒有專門表示領屬的形式,通常以人稱代詞定語表示領屬關系,人稱代詞定語可以有帶“的”和不帶“的”兩種形式。[28]一般認為,漢語人稱代詞定語的默認形式不帶“的”。[29]而新文化運動后,大量外國作品尤其是英文作品在被譯成漢語的過程中,漢語人稱代詞系統(tǒng)受英語人稱代詞系統(tǒng)的影響持續(xù)不斷,源語透過效應貫穿始終,這影響了漢語人稱代詞定語的形式并使其出現(xiàn)了歐化現(xiàn)象。[13,19]

        因此,我們在LCMC和ZCTC語料庫所有人稱代詞定語的結(jié)果中,統(tǒng)計了“人稱代詞+的”結(jié)構(gòu)的頻次及比例,見表2。

        表2 人稱代詞定語帶“的”的比例

        由表2可以看出,ZCTC漢語譯文庫中“人稱代詞+的”結(jié)構(gòu)比例超過人稱代詞定語整體的一半(62.19%),且顯著高于LCMC漢語母語語料庫(49.99%)。這說明漢語譯文中人稱代詞定語的形式選擇受到了英語人稱代詞系統(tǒng)中形容詞性物主代詞的影響,“人稱代詞+的”結(jié)構(gòu)反而成為主要形式。這一結(jié)果支持我們的猜測,并與前人研究中發(fā)現(xiàn)“人稱代詞+的”結(jié)構(gòu)表現(xiàn)出較明顯的歐化傾向結(jié)果一致。[13-14]

        此外,英漢名詞限定性的差異也會影響人稱代詞定語顯化。英漢名詞性限定的差異體現(xiàn)在:英語需要有明確的限定性區(qū)分,限定詞包括指示詞、物主代詞、定冠詞、不定冠詞、零冠詞等;而漢語的名詞性結(jié)構(gòu)有指示詞以及“人稱代詞+的”結(jié)構(gòu)做區(qū)分,或者是“零形式的限定”“名詞復現(xiàn)”等,多數(shù)情況下不需要“限定詞”。[30]因此,在英譯漢的過程中,譯者不免會在漢語譯文中添加起名詞限定性作用的人稱代詞定語成分。

        (三)英漢人稱代詞篇章語用功能差異

        語料數(shù)據(jù)表明,人稱代詞類比顯化程度的差異在人稱形式和單復數(shù)形式上均有所體現(xiàn):第三人稱代詞類比顯化程度高于第一和第二人稱代詞,如圖3和圖5所示;人稱代詞單數(shù)形式較復數(shù)形式類比顯化更突出,如圖4和圖6所示。我們認為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英漢人稱代詞篇章語用功能的差異。

        首先,英漢語言中不同人稱形式的篇章語用功能有異有同。[31-33]英語和漢語的第一、第二人稱通常用于會話語境,在句中起指別功能;而英語中第三人稱代詞除指別功能之外,還可以充當語篇銜接手段或是起到照應(或回指)功能,[5]且英語第三人稱代詞實現(xiàn)照應的功能時很少省略。[34]同時,譯者在英譯漢的過程中會大量移植英語原文中起回指作用的第三人稱代詞。[3]因此,相比于第一、第二人稱代詞,英語第三人稱代詞語用功能更為豐富,使用范圍更廣。而漢語中起到回指功能的通常為“名詞復現(xiàn)形式”或“零代詞”,[35]顯性人稱代詞使用范圍有限且用于進行“回指”的第三人稱代詞使用頻率一般較低。[24]由此表明,英譯漢過程中,對比第一、第二人稱代詞,漢語譯文中第三人稱代詞顯化最為突出。我們在譯文中也找到很多支持的例證,如例5所示。

        例5.她喜歡和他在一起,她喜歡他和他的朋友們,她喜歡他良好的教養(yǎng)和溫柔的舉止,他有頭腦、有耐心、有一顆善良寬和的心,她尤其喜歡他對待她的外甥與外甥女們的態(tài)度。<“ZCTC_G46”n=“112”>

        例5中第三人稱代詞“她”和“他”在ZCTC漢語譯文語料庫中使用頻繁,出現(xiàn)了明顯的冗余。事實上,我們省略除句首以外的其他4個第三人稱代詞“她”的用法并不影響整句話的含義,且會更符合漢語的表述習慣。

        其次,英漢人稱代詞篇章語用功能差異使得人稱代詞單數(shù)形式較復數(shù)形式類比顯化更突出。英語是屈折性語言,人稱代詞單復數(shù)形式在語法上區(qū)分明顯;而在漢語中,人稱代詞的單數(shù)形式與復數(shù)形式對立并不明顯,多數(shù)情況下,人稱代詞復數(shù)形式以單數(shù)形式為基礎,加上詞尾(如“們”)或一些名詞形式(如“家”、“國”等)構(gòu)成。[36]同時,英語中部分人稱代詞復數(shù)形式有時也被用來表達單數(shù)概念,趨向通指語義變化。[37]而漢語中第二人稱單數(shù)形式“你”可以用來進行通指或泛指,第三人稱單數(shù)形式“他”也可以用來表達復數(shù)概念。[15]21-26因此,由于漢語中人稱代詞單數(shù)形式使用范圍更廣,使用頻率遠遠超過復數(shù)形式,漢語譯文中人稱代詞單數(shù)形式顯化更為突出,如例6所示。

        例6.那竊賊知道我們家的活動規(guī)律,知道哪天我們家空無一人,也知道我家對著曬臺的一扇窗通常不關。<“LCMC_E10”n=“018”>

        例6中“我家”這一表達里的第一人稱代詞單數(shù)形式“我”表示的是第一人稱復數(shù)形式“我們”的概念。

        綜上,我們通過對LCMC漢語母語語料庫與ZCTC漢語譯文語料庫的量化比較,證實了漢語譯文中人稱代詞句法成分的類比顯化特征明顯:在各句法成分中,主語和定語的類比顯化最為顯著;當人稱代詞充當主語或定語時,又以第三人稱的類比顯化最為顯著,且單數(shù)形式較復數(shù)形式的類比顯化更為顯著。我們從對比語言學的角度出發(fā),根據(jù)大量例證,總結(jié)出人稱代詞主語顯化可能由英漢句法結(jié)構(gòu)的差異造成;人稱代詞定語顯化可能由英漢人稱代詞使用系統(tǒng)的差異造成;不同人稱形式和單復數(shù)形式上的顯化程度差異則可能由英漢人稱代詞篇章語用功能的差異造成。本研究在理論上有助于進一步推動漢語譯文代詞顯化現(xiàn)象的研究,對翻譯共性的深入研究有所裨益;在實踐中能夠幫助二語學習者更好地理解人稱代詞在英漢語言中的使用特征,并有助于指導英漢對比下的翻譯實踐。未來我們將對不同語體的語料進行分類研究,以進一步探究外部因素對譯文人稱代詞顯化產(chǎn)生的影響。

        猜你喜歡
        句法差異
        相似與差異
        音樂探索(2022年2期)2022-05-30 21:01:37
        句法與句意(外一篇)
        中華詩詞(2021年3期)2021-12-31 08:07:22
        述謂結(jié)構(gòu)與英語句法配置
        找句子差異
        DL/T 868—2014與NB/T 47014—2011主要差異比較與分析
        生物為什么會有差異?
        句法二題
        中華詩詞(2018年3期)2018-08-01 06:40:40
        詩詞聯(lián)句句法梳理
        中華詩詞(2018年11期)2018-03-26 06:41:32
        疑問詞“怎么”句法功能的演變及其動因
        M1型、M2型巨噬細胞及腫瘤相關巨噬細胞中miR-146a表達的差異
        综合国产婷婷精品久久99之一| 日本高清色惰www在线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去区首| 日本高清视频一区二区| 欧美激欧美啪啪片| 人禽伦免费交视频播放| 国产哟交泬泬视频在线播放| 成年男人午夜视频在线看| 不卡av网站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v| 日本夜爽爽一区二区三区| 国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不卡| 久久精品亚洲国产av网站| 欧美丰满熟妇性xxxx|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久免费播放一级毛片| 国产91在线播放九色快色| 国产综合色在线精品|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电影|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在线不卡|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浪潮 | 无色码中文字幕一本久道久| 后入到高潮免费观看| 亚洲暴爽av天天爽日日碰| 日本女同伦理片在线观看| 上海熟女av黑人在线播放| 成 人免费va视频| 亚洲av日韩aⅴ永久无码| 一区两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成av人片在www鸭子| 日日碰狠狠躁久久躁| 亚洲无码性爱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高清一区二区精品| 久热re这里精品视频在线6| 亚洲最新偷拍网站| 精品中文字幕日本久久久| 色佬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熟女人妻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青青草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