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觀察右圖,你最先被圖中的哪個細節(jié)吸引?
A.眼睛
B.手
C.木窗
D.眼淚
A.性格中的瓶頸:敏感。你個性中的瓶頸就是過于敏感,或許你早已發(fā)現(xiàn)了這一點,也曾經(jīng)試圖改變這一性格,但這是你無論如何都難以打破的瓶頸。其實,人的個性一旦形成的確難以改變,你必須要接納這一事實,我們能夠做的就是進行適當?shù)恼{(diào)整。當你對某件事情過分敏感的時候,就會浮想聯(lián)翩,這個時候倒不如行動起來,去求證它,來看看你的哪些想法是對的。所以,解決方法有很多,不要抱怨自己太敏感。
B.性格中的瓶頸:沖動。你個性中的瓶頸就是過于沖動,或許你早發(fā)現(xiàn)了這一點,也曾經(jīng)試圖控制自己沖動的本性,但是事實證明你失敗了。沖動意味著經(jīng)歷的事情少,沖動意味著個性耿直、受不了委屈。沖動本身沒什么壞處,有時候我們的人生還必須有那么幾次沖動。但是如果總是這么沖動就不可以了,就真的難以成就大事了。所以,每當你要沖動的時候,先讓自己坐下來,仔細考慮一下后果,哪怕你控制住了一次,你就徹底克服沖動了。
C.性格中的瓶頸:設(shè)限。你個性中的瓶頸就是自我設(shè)限,這一點或許并不那么容易發(fā)現(xiàn),因為它隱藏在我們的認知中。典型的特征就是,我從來沒有做過這個;我對這個一竅不通;我一定會搞砸的;我不敢去嘗試。你一直給自己設(shè)限,你的潛能就難以得到發(fā)揮,你就永遠像一個長不大的孩子。你可以做一件自己認為做不到的事情,然后思考一下為什么做不到。如果是能力問題,那么就提升能力,然后去嘗試;如果是心理問題,那么就找?guī)孜慌笥压膭钜幌履?,然后去挑?zhàn)。只有你突破了自我設(shè)限,那你的潛能才會發(fā)揮出來。
D.性格中的瓶頸:同情。你個性中的瓶頸就是同情,這一點在你看來似乎很匪夷所思。但是你可以回憶一下,每當別人懇求你做某件事的時候,你是不是很難拒絕?每次看到別人遭遇的時候,是不是常常感到自責或者愧疚?同情心在心理學中是一種向下的力量,它會拖著你難以向上發(fā)展。必要的同情心能夠增強我們的責任感,但是過度的同情則意味著你共情力過剩。共情力過剩會讓你渴望成為一個“足夠好的媽媽”的形象,導致你完全將自己交托給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