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奕萌
窗外,小雨淅淅瀝瀝下個不停。遠(yuǎn)處,小鳥嘰嘰喳喳地叫著,好像在說:“下雨了,天氣越來越?jīng)鏊?!?/p>
屋內(nèi),空氣中彌漫著悶熱的氣息,雨點打在窗戶上,啪啪地響。筆在紙上沙沙地寫著,椅子被我晃來晃去,發(fā)出吱吱呀呀的聲音。
轟隆隆……轟隆隆……
雷聲驚心動魄。
這時,窗外傳來了喵喵聲。原來,是一只黃白相間的小貓,被雷聲嚇得跳到了我的窗臺上。它又叫了幾聲,似乎在示意我打開窗。仔細(xì)聽,隱隱約約的吱吱聲也從某處傳來。只見一只小老鼠正得意地站在小貓對面,嘴里叼著面包,挑釁地看著小貓。小老鼠的舉動成功激怒了小貓。
喵……噼里啪啦……咣當(dāng)……
隨著一連串聲音的漸強、漸弱,世界又變得安靜了。
天晴了,太陽出來了。云雀啾唧啾唧的聲音劃過天空,喚起了我的思緒。我想,這時候,小動物們應(yīng)該都出來了吧。小青蛙呱呱地唱著歌,小松鼠吧唧吧唧地啃松果。
我也迫不及待地出門去找朋友玩。
噔……噔……噔……
我們愉快地在院子里跑來跑去。
叮叮當(dāng)……汪汪……
小狗在我們身邊追逐、嬉戲。
各種聲音交織在一起,真像是一場美妙的音樂會。
“紅紅”點評
細(xì)心的你發(fā)現(xiàn)了嗎?奕萌成功地運用了本刊今年第4期的《句子也要巧“打扮”》中提到的“巧象聲”之法哦。非常棒!除此以外,奕萌的寫作也極富個人特色。
首先,善用對比,在反差中構(gòu)建場景。開篇,以 “窗外”“屋內(nèi)”分別統(tǒng)領(lǐng)兩段文字,將下雨天的氛圍描寫得淋漓盡致。中篇,以聲音上演經(jīng)典的“貓鼠大戰(zhàn)”。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奕萌在寫作中還使用了留白手法,即不交代具體過程,而是簡略幾筆,留給了讀者在腦海中“二次創(chuàng)作”的空間。就全篇而言,奕萌描繪的“下雨”和“天晴”之景也是一組對比。
其次,虛實結(jié)合,在想象中強化感受。雨中窗臺外的“貓鼠大戰(zhàn)”、雨后小動物活動的聲音,這都是小作者當(dāng)下親歷的嗎?未必。但是,小作者聰明地將它們放置于場景中,讓這場音樂會愈加動聽了,不是嗎?
小編要謝謝奕萌同學(xué),用文字為我們“演奏”了一場美妙的生活音樂會,讓讀者瞬間變聽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