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彩文
一個人的夢想決定著他飛行高度與飛得有多遠。在陜北大地有一位一直為人生夢想努力追逐的人,他就是我的老師——黃瑾先生。
他是一位為教育事業(yè)傾注了畢生的人,在追逐夢想的路上拼搏了大半輩子的人,他也是一位特別寬厚善良的一個人。他像一支火紅的蠟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
教育是事關千家萬戶的崇高偉業(yè),是國家重要精神文化源泉。教育興則國家興,所以教育事業(yè)一直在國計民生中承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一直是教書育人的最高目標和準則。國與國之間的競爭,最終就是人才實力的競爭人力資源的完全掌控
黃瑾先生他是我最受尊敬一位老師,也是我的良師益友,是我人生道路上一直膜拜的楷模,感謝命運在我人生之路的求學生涯中能遇見他,成為我人生前行的一座燈塔;成為我生命中的一支閃亮路標。
我與黃瑾老師相識于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改革開放的春風已吹遍了祖國大江南北。那時候,黃老師剛剛從大學畢業(yè),學校就將他分配給我們做班主任老師,他給我們教的是地理課,可是他除了給我們上地理課以外,在課余時間,還穿插著其它學科。記得當時,班級里常有各種文體方面的賽事,黃老師知道我能寫敢寫,就常常將這種“美差”托付予我。學校的各種通訊報到,廣播新聞等等大部分的“差事”交給我去撰寫。這樣的“美差”不僅鍛煉了我,也使我不斷地在文學的山峰下慢慢攀升,我走上文學創(chuàng)作的道路,和黃老師有不可分割的關系。在他溫厚熾熱的內(nèi)心深處,只要是學生們想學肯學,他都會全力以赴的努力,所以在他的帶領下,我所在的班級,無論是在地理課還是別的文化課上,都在年級里面遙遙領先獨占鰲頭。
一個人有一番成就,必須要有頑強的意志力,要付出艱辛的努力和卓絕的專業(yè)技能,才能贏得成功和贊譽。黃老師一直在教書育人的這條戰(zhàn)線上,一走就是整整三十年。從最早的神木中學到錦界中學,從錦界中學到神木七中、四中,直至現(xiàn)在再次返回神木中學。一路上披荊斬棘櫛沐風雨,歲月在他飽經(jīng)風霜的臉上刻下明顯的痕跡。
《孟子·告子下》曰:“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黃老師一直視教育為自己生命的信仰與圖騰。把為教育奉獻,為學生不斷的付出作為自己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目標。他毫無怨言地犧牲自己,用博大的胸懷與敬業(yè)精神作為終生事業(yè)的追求夢想,無論是寒暑易節(jié)還是風雨交加的夜晚,總能看見他略顯瘦弱的身軀,穿行在校園的各個角落,他很清楚每一位上學孩子在家庭中的特殊位置與作用,更了解每一名農(nóng)村上學孩子的艱難和困苦,他深知培養(yǎng)一名學生該有多么的不容易。
因為他就是一名從農(nóng)村最窮困的家庭中走出,家里兄弟姊妹多,為了能上得起學,為了實現(xiàn)自己多年蓄積的夢想追求,他要步行五六十多公里的山路,沿著窟野河沿岸艱難跋涉。這對一個一直渴望擺脫貧窮,懷揣夢想的年青人,該是多么的茫然與孤獨,為了能好好地上學,大姐家把耕地牛賣掉供他上大學,生活在農(nóng)村賣掉一頭耕地牛,這意味著怎樣的心酸與凄苦,需要怎樣的決心和魄力!所以在求學的道路上,他肩負著更重的責任和重擔,他必須付出比別的同學更多的汗水,才能對得起家人的那份企盼,對得起自己心中執(zhí)著的夢想,這種拼搏的精神與向上的力量,一直支撐著他的理想信念,堅持著他在求學的道路上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如果說一個人的夢想,是他渴望發(fā)展的原動力。那么黃瑾老師在自己這條亙古的初心夢想路上,已走過許多年。
每次看著他忙碌的身影,我在內(nèi)心會不由自主地升騰起一股心疼與憐憫,在幾十年如一日的教育生涯當中,他沒有完整的一天為自己和家人思討過和設想過,他的血液已完全溶入到學校的各項教學管理的提升中,完全浸透到學生和老師的快樂幸福的骨髓里。他是學生的好家長,是老師的好益友,他把更多的愛分享給千家萬戶,把更美的師德與優(yōu)秀品質(zhì)帶給每一位走出校門的莘莘學子。
黃老師對生命的執(zhí)著追求一直激勵著我。他更多的像是我的慈父與兄長。在我經(jīng)受生活的一次次嚴酷考驗中,總是給予我鞭策鼓勵與肯定,那種積極向上的感召力,一直感染著我。在更多的日子里,在他閑暇時刻,我們會彼此攀談生活中的瑣事以及對社會各方面問題的看法,他總是拿出更多新穎的觀點和論述表達自己所陳述的精彩內(nèi)容,當我不甚求解時,他會以慈父般的口氣進行嚴肅質(zhì)問,我也心甘情愿地接受他的提示和批評。
一次和神木中學畢業(yè)的校友一起去拜訪他,黃老師帶領我們參觀了修建嶄新的校區(qū)。其間有位學生的家長因為自家的孩子可能是違反了校規(guī),尋求黃老師幫助,黃老師用簡短明確的話語,讓學生繼續(xù)好好讀書學習,看著家長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讓人感動又感慨。是??!每一個人在青少年時期,誰都會犯點錯誤,誰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需要完善補充,從而能夠更加圓滿起來。而現(xiàn)在社會上個別學校的教育工作者,不是開除學籍就是不問青紅皂白的一頓武斷訓斥,這會在學生以后的工作生活中,留下怎樣的遺憾與陰影呢!人一輩子都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更何況是在人的青少年時期。黃老師總是以一顆博大慈愛的胸襟,對待每一位學生和每一位身邊的人。每每在調(diào)離某一所學校時,總是有好多的師生眼含淚水,深深地在內(nèi)心表達出對自己奮斗的“戰(zhàn)友”不舍與留戀。這都是他日積月累相處出來的深情厚誼,讓人為之深深感動,這也是他高大的人格魅力充分展現(xiàn)。
學生是學校的核心。他將滿腔的熱情傾注在每位孩子身上,在更多的時間里,他會深入調(diào)查研究,不間斷的深入探訪,研究學生的實際情況,掌握更多的第一手資料是他多年養(yǎng)成的習慣。關心每一位教職工的工作生活,讓每一名老師都能幸福健康快樂地在大家庭里工作生活,他嘔心瀝血四處奔忙,尋求解決問題的各種途徑。
仁愛博學進步向上是他的教育理念,也是行動守則。理想與信念已堅定地鑄立在他的胸前,彈指一揮間,他已經(jīng)在教育這條戰(zhàn)線上奮斗過了很多個日日夜夜。人生旅途,匆忙走過四季,但黃老師的生命已如夏花般絢麗精彩。
他是我人生的導師,更是我精神上的不竭源泉。是我生命中一盞不滅的燈火,照耀著我一路前進。讓我永遠去感念——這樣一種如沐春風般的愜意情感。
——選自《西部散文選刊》微信公眾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