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到荼靡
從上海到北京,有人選擇乘飛機,有人選擇搭高鐵,而唐同學選擇坐公交車。
2021年4月29日,唐同學從上海出發(fā),途經(jīng)蘇州、無錫、濟南、保定等地,耗時6天5夜,乘坐54輛公交車,經(jīng)過了1291個站點,走過了1810千米,花費了381元車票錢,終于從上海到達了北京。
故事的主人公是來自華東理工大學的大二男生唐同學。他從小就很喜歡坐公交車,那時還是老式的柴油公交車,他喜歡坐在公交車的引擎蓋上,一邊感受屁股被引擎轟得暖烘烘的,一邊欣賞著小城市的街道景觀,這種經(jīng)歷給他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2021年3月,為了做好上海到北京公交車之行的準備,唐同學做了五六天的規(guī)劃,進行了一場從溫州坐公交車到上海的旅行。原來,過段時間唐同學就要去德國念書了,他想進行一次從上海到北京的公交車之行,留下一點屬于個人的寶貴回憶。
首先是路線問題,唐同學先確定了需要途經(jīng)的城市,再查詢城市與城市之間的換乘點,最后查詢城市到換乘點的路線。就這樣,從市到縣再到鎮(zhèn),逐步縮小范圍查尋,遇到信息不全的路線,他就查詢各地公交公司的公眾號,打電話求證,計劃好每一程的上車站點、預計耗時和到達時間,一點點地串起來,將地圖上每一個換乘點都做了記錄。做好這些之后,唐同學出發(fā)了。
為了節(jié)省時間,唐同學的早餐和午餐都吃壓縮餅干與牛奶;為了不讓自己的腳悶得太難受,他穿了一雙拖鞋。每天,唐同學都要在早上5點起床,晚上10點前睡覺,在公交車上度過十多個小時,有時到達預定的地點比較晚,他還睡過30元一晚的三人間小旅館。整個行程時間安排得很緊張,唐同學幾乎每次一下車就狂奔,只為了趕到幾百米外的下一個站點。有一次,唐同學還坐在上一趟公交車上,被紅燈攔住,只能眼睜睜看著下一趟公交車先到站,就這樣在自己面前開走了。在濟寧城區(qū)的時候,唐同學下了公交車立馬掃碼共享單車,但單車壞掉了,他只得拔腿就跑,趕在另一站堵住了去往曲阜的公交車,上車之后,他氣喘吁吁,過了好一陣才緩過勁來。
從上海坐公交車到北京,唐同學付出了很多努力,經(jīng)歷了很多事情。由于是五一小長假前夕,他乘坐的徐州88路公交車人太多了,擠滿了七八十個乘客,他站在車廂前面,足不點地。然而,唐同學也看到了許多美麗的風景,公交車一路前行,不同地區(qū)的建筑風格、地域風貌也逐漸發(fā)生了變化,從高樓大廈到農家小院,從山川河流到藍天白云,從吳語到江淮官話再到北京話。斜斜的屋頂、外立面貼有瓷磚的兩三層小樓房,藍藍的天、麥田翠綠的魯南丘陵,孕育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母親河——黃河,這些都深深地映入了唐同學的眼簾,成為他的美好記憶。
上海到北京最慢的一班火車,全程所需時間是19個小時。總計381元的車費雖然比高鐵便宜一些,但算上路途中的住宿費用和餐費,恐怕也沒有更省錢。以公交車這種多用于城市的交通工具,去完成從上海到北京的壯舉,需要的何止是勇氣,還有對整個旅程進行詳盡規(guī)劃。唐同學這次的公交車之行,其意義不只是一場單純的出行,更是一場大學生為了自己的獨特情懷而說走就走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