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象群北遷
摘 要:近日,“云南玉溪15頭亞洲象群一路向北遷移,橫跨多縣到達峨山縣境內”引起大家的關注,成為社會熱點。
對野生動物,要保護好也要“相處”好
野生動物頻頻“出位”,說明近年來環(huán)保工作取得了實效,但人們該如何與之“打交道”的問題也隨之凸顯出來。野生動物保護好了,還得相處好。
要想相處好,先得規(guī)劃好。大型野生動物生存需要較大空間,領地意識也往往很強。對大型野生動物的整體生存空間,需要進行科學規(guī)劃和合理限制。
要想相處好,設置必要的“緩沖帶”很重要。雖說大型野生動物需要好好保護,但畢竟對人可能造成較大的危險性,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依然很有必要。
要想相處好,關鍵還是要靠人。廣大居民要嚴格遵守規(guī)則,并掌握必要的自我保護知識和技能。同時,有關部門對野生動物的繁衍、活動情況要進一步強化觀測和干預手段,建立起成熟有效的補償和救助機制。
動物生存不是容易“安排”的
動物遷徙、露臉未必是遷入地環(huán)境如何之好,而是原棲息地環(huán)境變遷的結果。云南大學專家認為,此次亞洲象象群北遷是一個異?,F(xiàn)象。我們必須認識到,人類社會與動物界存在沖突、局部甚至有不可調和的一面,我們不能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想簡單了。
有時候我們過度依靠工程與技術的手段把野生動物的生存給“安排”了。野生動物是一個龐雜的集合概念,其間差別很大。保護野生動物就必須尊重野生動物的權利,有時候還需要人類有所退讓。
保護野生動物,不能葉公好龍。得到保護的野生動物可能需要更大的生存空間。有專家建議,加快亞洲象國家公園建設,為野生亞洲象提供更豐富的植物,減少人象混居。給野生動物一片足夠大的“保留地”,這恐怕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底線要求”。
別將野生動物的生存困境浪漫化
有網友稱之為“15頭大象的奇幻冒險”“野象旅行團”“一種異常的浪漫和孤獨感撲面而來”。然而,真相遠沒有這般浪漫、這般“萌”。40多天的時間里,該象群肇事412起,直接破壞農作物842畝,初步估計直接經濟損失近680萬元。
誤入城市或人類聚集地的野生動物們,并不知道自己正成為人類眼中的“奇觀”。它們或許處于恐懼之中,甚至為了活下去而改變生活習性。此次的野生象群里,一頭因為吃了200斤酒糟而醉倒的小象,差一點再也趕不上自己的家族成員的步伐。
在這次事件中,當地政府在疏散人群、賠償損失等方面已經做出了不錯的應對。但也需要加強服務自然、保護自然的責任意識,適當干預野生象的行進路線,幫助它們盡快找到棲息地。在干預過程中,也要避免使用暴力,保護野生象的健康與安全。
野生象行至昆明,該補補“和野生動物相處”這門課了
有網紅無知無畏,專門跑去大象途經之地蹭流量。娛樂化大象時,他們可曾想過,當象群逼近人類村落時,真的會對人類賣萌嗎?這個野生的龐然大物,絕不可能是個萌寵。娛樂化,無疑忽略了野生動物的危險性。
今年以來,動物傷人事件頻發(fā)。這也意味著,除了有關部門加強應急管理之外,對群眾而言,同樣要補上與野生動物相處的這門課。對于野生動物,無論是它們具有攻擊性還是傳染性,都要在敬畏中談保護。盡量不干擾野生動物的生存狀態(tài)、研究它們的生存軌跡和規(guī)律,用更科學的方法和它們相處,才能避免互相傷害。
“一路象北”是個加強宣傳的契機。動物專家們研究象群遷徙軌跡、政府部門強化應急管理機制之外,面向公眾有意識地教育也要抓緊了。
微言微語
@金陵文韻:人類的活動范圍增大,占領了野生動物的活動區(qū)域,它們不得不選擇逃離自己長期生活的家園。
@牛牛賈牛牛:希望象群盡快找到適合的棲息地,不再漂泊。
@古樓警長:云南亞洲象家族式北遷,充分展現(xiàn)云南生態(tài)環(huán)境整體優(yōu)良,為世界生物多樣性大會獻出了一份豐厚大禮。亞洲象給力!
@潘志虹:今年動物界帶來最吉祥、國際影響力最大的中國北遷大象紅遍了全球。中國也留給世界保護動物的好形象!可以說這15只大象是中國動物界里的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