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哥聊求職
半夜三更,辦公室里燈火通明,一群人在埋頭工作,屏幕忽閃忽閃,鍵盤噼里啪啦,有的老板就喜歡看到這樣的場景,認為只有這樣公司才會蒸蒸日上。如果你打車回家時,再拍張皓月當空的照片,配上一點雞湯的文案:“只有拼出來的成功,沒有等出來的輝煌”,配個握著拳頭的小表情,老板點贊點到嘴角笑歪……
但加班和進步是兩回事,不是因為加班你得到了晉升,而是因為你進步了。儀式感的加班一定會加分,但不一定會出成績單。再多的儀式感,最終還要靠結果說話,你可以假裝很努力,可惜業(yè)績不會陪你演戲。老板不會因為加班而提拔你,有一天你升職了加薪了,一定是因為你給公司創(chuàng)造了更多的價值!
公司臨時有事的加班,情有可原;公司有事沒事都加班,是老板有病員工吃藥。如果不想加班,可以面試時直接詢問,一般在是否加班的問題上,面試官不會過多粉飾,否則你入職后反水,他白忙活了。你入職前不問,他面試時不說,等工作后每天加班到欲哭無淚,你埋怨他“你當時為什么不說?”他一臉委屈“你當時沒問??!”接下來上演一出“你無情你殘酷你無理取鬧”的戲碼……
話說回來,剛入職場的時候,加班是態(tài)度問題,不加班是能力問題,當能力不足時,要在態(tài)度上彌補。人生的差別在八小時之外,你問問任何一個成功的人,哪一個年輕的時候沒加過班?公司不加班,你也要回家為自己“加班”,為勝任當前的工作及下一步的職業(yè)發(fā)展目標,不斷完善自己的技能包。
有的年輕人你一和他說努力,他就告訴你傷身體。多少人可以刷兩三個小時的抖音,大晚上的不睡覺,卻不會看半小時的書?多花點時間學習,工作多努力一些,并不等同于用命去拼。奇怪的是,熬夜玩手機打游戲,他不覺得生活方式不健康,但是你讓他看兩個小時的書,他就很難受……年輕的時候,多干為自己加分的事吧。
老板突然有了新點子,或是之前的方案發(fā)現(xiàn)了問題,新方案你也認可比老方案更好,改唄。咋整,工作是為了把活干好,不是為了把活干完。做事不由東,累死也無功。你和老板抱怨一下之前的功夫都白費了,其實老板根本不care,他想看美好的結果,而不是辛苦的過程,你說得多了,就成了抱怨。
如果改了方案無法如期完成,或是你認為新方案還不如老方案呢?你完全可以提出自己的見解和建議,但切記要注意方式與方法。
其一,和老板溝通不要去挑戰(zhàn)他的權威。
人人都好面子,沒有人喜歡被否定,所以不要說“你的方案不行”,可以說“怎么做可能更好”。帶著明顯的否定,對方基本就會從關注問題走向關注情緒,因為你先傳遞了“惡意”。雖然在具體的這件事上,你可能是專業(yè)的,但他畢竟是老板,事真辦砸了,還不是他買單嗎?溝通要注意技巧,說話委婉給對方留面子,人在有情緒的時候是不講道理的。
其二,陳述客觀事實而不是個人主觀感受。
最糟糕的錯誤是,給老板的一種感覺“我不想做”,你要讓老板知道的是“這樣做對公司不利”。不要試圖用籠統(tǒng)的是非觀說服老板,要從權衡利弊的角度去說。老板不是法官,職場不是法庭,每個人心中的價值標準都不一樣,很多事無法簡單地用對錯下判斷。避免揣測式的評論,避免狹隘的主觀臆斷,沒有論據(jù)的論點毫無說服力,想要說服你的老板,要擺事實、列數(shù)據(jù)、講道理、舉例子,想好了再說。如果沒想好,先想一想,等想明白了再說也不遲,最怕不過腦子就講,給老板留下了壞印象。
工作是從事實出發(fā)考慮重要,還是迎合老板喜好重要?
與上級相處的基本原則是:順毛捋。
老板讓你往東行,你非一路向西走,怎么著,你是來考驗老板耐心的,還是來測試老板情商的?不要動不動就想要改變老板的想法,一個人的理念和習慣是很難被改變的。別說老板了,連老婆或老公你都改變不了,如果在婚姻中,你總想改造對方,不會有什么好結果,你想改變老板亦是如此。
老板并非不能改變,但是你需要先證明自己,至少先按照老板的喜好和風格,把交代給你的事一件一件干漂亮了,你才有機會說說自己的想法。
這個職場的邏輯是這樣:你沒法要求老板先給你機會,證明一下你自己;你只有先努力工作把活干好證明了自己,老板才會給你機會。
被偏愛的才能有恃無恐。即便如此,你也最好和老板投脾氣,他是個急性子,你成天做事慢條斯理,那肯定是要上演“冰與火之歌”啊;老板鐵腕是個“野獸派”,希望員工可以受傷自愈野蠻生長,你總希望被人理解,公司處處有真愛,“我就是個寶寶”……試問:誰不喜歡和自己同類的人?
和同事相處愉快,不想辭職;工作簡單又輕松,不想辭職;上班離家非常近,不想辭職;和老板關系不錯,不想辭職……
其實,這些不想辭職的理由,沒有太大的差別,問題的關鍵在于,你要明白一個基本的道理:工作的目的是什么?是為了交朋友嗎?是為了討悠閑嗎?工作是為了謀生,是為了賺錢養(yǎng)家??!升職加薪才是樹干,其他都是樹葉,說句不好聽的,秋天來了就黃了,冬天到了就掉了,你那么在意的,未必那么重要。
職場是價值交換,今天你能給老板創(chuàng)造價值,你就是他的小可愛,明天你沒有價值了,且看他還和你關系好不好。老板就是老板,不是朋友,職場就是職場,不是朋友圈。
人在職場,新人跳槽求成長,老鳥跳槽看前景。你和老板關系再好,你的生活是自己的,需要自己負責,老板只關心你能不能干活,他不會在意你的生活,即便他平日里對你噓寒問暖。如果在一家公司沒有發(fā)展,恐怕就到了該離開的時候,否則一不小心溫水煮了青蛙,自廢了武功,有朝一日,你猜老板會不會養(yǎng)一個閑人?
編輯?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