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磊
在眾多詩人中,有一股清流,他就是王維,人稱“詩佛”。
王維的山水田園詩寫得極好,形成了個人獨特的風(fēng)格。如果只談詩歌的藝術(shù)造詣,王維的詩完全就是一套唐詩寫作指南。
舉個例子,《紅樓夢》里有個著名的橋段:香菱學(xué)詩。香菱拜黛玉為師學(xué)詩,黛玉給她一本《王摩詰全集》,說,想要學(xué)詩,先讀透100首王維的詩。
王維多才多藝,寫詩畫畫無所不通。對于他的詩和畫,蘇軾的評價最有名:畫中有詩,詩中有畫。
王維寫詩善于運用色彩和光影,而且很講究虛實、冷暖、動靜的結(jié)合,就像在作畫一樣。
其實,王維的詩除了有畫面感,還很有韻律感,讀之、聽之都是一種享受。因此,王維的詩是畫面、聲音、禪意三者合一的藝術(shù)品。
王維的詩,其獨特風(fēng)格是如何形成的呢?要知道個中奧秘,得了解他的人生經(jīng)歷。
王維的人生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年少有為
王維出身名門望族,他是個少年天才,9歲就會寫詩。15歲時,王維就來到京城長安參加科舉考試,并寫下了一首詩:
誰憐越女顏如玉,貧賤江頭自浣紗。(節(jié)選自《洛陽女兒行》)
王維借這首詩感傷英雄無用武之地,慨嘆人生貴賤的偶然性,表達了想要當(dāng)官的愿望。
長期漂泊在外的人都會想家,年輕的王維也不例外。在17歲那年的重陽節(jié),他寫下了一首思鄉(xiāng)的詩: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雖然人緣很好,但并不是個只會討好奉承的人。據(jù)說當(dāng)時有一位王爺強娶別人的妻子,王維知道后,便寫了一首《息夫人》聲討那位王爺——
莫以今時寵,難忘舊日恩。
看花滿眼淚,不共楚王言。
這里是借用息夫人的典故諷刺王爺。息夫人是春秋時期著名的美女,息國國君的夫人。后來息國被楚國滅亡,楚王強娶了息夫人,但息夫人自始至終不與楚王說一句話。
王維有真才實學(xué),年僅21歲就中了進士,走入了官場。不過如果他的人生一直這么順利,或許就寫不出那么多好詩了。
輕度“佛系”
就當(dāng)王維在官場上混得風(fēng)生水起的時候,他手下的人犯事了,他也因此受到牽連,被貶了官。(有些學(xué)者認為,王維其實是權(quán)力斗爭的替罪羊。)
經(jīng)歷這次貶官后,王維開始變得有些“佛系”,不再熱衷于升官之事。后來,他更是索性辭官,四處游歷。這個階段他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歌,如他在吳越游歷的時候碰到了老朋友李龜年,分別時十分不舍,揮毫寫下的那一首著名的《相思》——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后來王維又重回朝堂做了官,這時的他已步入中年。不久,他的妻子去世了,兩個知己——孟浩然和張九齡也離世了,他因此變得更加“佛系”。
不久,王維被朝廷派往邊塞,這期間,他寫下了大量的邊塞詩。
重度“佛系”
從邊塞回來后,有一位友人向他請教升官之道,他卻避而不談,轉(zhuǎn)而勸說友人和他一起歸隱田園。
這時的王維已無心官場,他想在鄉(xiāng)野建一座房子安度晚年,于是一門心思撲在這上面,過上了半隱居的生活。
這座房子可不一般,它在歷史上十分有名,被稱為“輞川別墅”。
在輞川別墅里,王維創(chuàng)作了《輞川集》?!遁y川集》收錄了王維及其友人裴迪的詩歌各20首,記錄了他在輞川別墅生活的點滴。從這時起,王維的詩充滿了禪意,比如《竹里館》: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fù)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就在王維深居簡出的時候,一場大災(zāi)難來臨了,這就是安史之亂。
叛軍攻進了長安,大部分官員都跑了,可是王維卻因為消息閉塞,沒能及時逃離。安祿山抓到他后,脅迫他做了偽政權(quán)的官員。
沒過多久,長安被收復(fù),王維好在寫過一首心向大唐的詩,再加上他弟弟平亂有功,皇帝才沒有治罪于他。這首救了他命的詩叫作《凝碧詩》:
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官何日再朝天?
秋槐葉落空宮里,凝碧池頭奏管弦。
經(jīng)歷了安史之亂,躲過殺身之禍,王維徹底“佛系”了,在輞川別墅隱居起來,甚至開始吃齋念佛。61歲時,王維在輞川別墅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