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保山
(中鐵二十三局集團軌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上海 200000)
本文選取某實際項目進行分析,該車站結構為兩層三跨地下島式,長209 m,呈南北分布,施工決定主體部位選用PBA法進行施工。設計主體結構寬、高分別為23.3、16.2 m。地鐵站所處位置地基主要是卵石層,水位約20.4~21.7 m,滲透性能較強。
項目周邊覆蓋大量建筑物,地基下包含大量雨水、電力、污水、燃氣等市政管線。為了保障周邊環(huán)境不受施工的干擾,施工前需要使用超前小導管地基進行加固,確保地基結構性能穩(wěn)定,控制施工引起的地基沉降等問題。
在PBA施工法中,樁、柱體系是一項非常關鍵的支撐結構,該結構受力狀況會因施工進度的推進有所不同。導洞空間有限,施工人員不易在有限的空間內完成孔樁挖孔、吊放以及澆筑,施工難度極大。
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應注意將二襯施工和土方開挖施工交替同時開展,在開展二襯施工前需要先將前期所做的所有支護全部拆除,施工過程中應實時進行監(jiān)控,確保施工質量達到設計標準。
在PBA施工法中,P表示樁體、B表示梁體、A表示拱。該技術打造一個包含樁體、梁體、頂拱的支護結構,分擔地基所承載的上方荷載。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合理分配蓋挖法和分步暗挖法的施工,由上往下進行開挖,開挖過程中配合進行二次襯砌,確保整體結構的穩(wěn)定兼顧。該技術屬于一類典型的淺埋暗挖法施工,目前已被廣泛使用在地鐵車站項目中。
通過制造樁體、梁體、拱形結構,將其穩(wěn)固連接起來,提升整體結構的受力能力,便于后續(xù)開挖過程中起到支護效果,該施工方法安全性能強、不易引發(fā)安全隱患。該技術施工方法靈活,能夠避免來自跨數、層數等因素的干擾,考慮地基的復雜性,可以根據實際需求確定具體的底部結構。
施工人員在小導洞內施工時,該技術能夠提升施工的安全性能,節(jié)省施工時間。對于扣拱后內部,施工過程中無須加固地層,施工現場空間開闊,便于設備的駛入,更快捷地進行排水、防水工作。通過直墻式法進行施工時,能夠有效節(jié)省施工成本。使用該方法施工需要在環(huán)境中鋪設鋼筋進行澆筑,會造成環(huán)境惡劣等不利影響。
項目所處地質環(huán)境復雜,特別不同位置地層承載能力存在明顯差異,或地基下包含大量水資源、暗挖跨度較大;項目所處位置在道路主干道周邊,或項目周邊覆蓋大量建筑設施,施工易對周圍環(huán)境產生影響。
安裝拱頂前,需要借助超前小導管對地層進行加固。根據項目實際情況,項目選用DN25普通焊管作為注漿管,管道長2 m,縱向按每3 m間隔擺放。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必須確保不破壞周邊環(huán)境,依照邊注漿、邊開挖的方式向前有序推進。
該項目中,車站主體結構主要包含三大塊,即L1、L2、L3,同時包含三個豎井,通過豎井實現各個通道間的連接。施工時,施工人員從橫向通道內進入導洞開展工作,依照兩側臺階法進行開挖,每階長度控制在3~5 m間。開挖時依照由上自下、由四周向中間的順序有序進行,相鄰與上下導洞間的開挖必須交錯開,交錯距離控制在15 m左右,保障施工環(huán)境的安全。
(1)洞土方開挖。
該項目中,主體結構部位共計包含8個導洞,分兩層分布,上層處于卵石層區(qū)域,該區(qū)域易出現群洞效應等問題。施工過程中,應盡可能降低地表沉降發(fā)生的可能性,施工人員嚴格依照設計方案的規(guī)定開展施工,科學把控各項指標。
施工至導洞斷面部位后,每次向前開挖的長度都應控制在0.5 m左右,開挖過程中,施工人員需要提前預留核心土,核心土縱向長度控制在2 m左右。上下臺階之間的開挖應交錯開,交錯量為1倍洞徑左右。
(2)初支背后回填注漿。
初支背后回填過程可選用3.25 mm×42 mm的導管,導管分布在起拱線上方3 m、邊墻3 m,縱向間距控制在3 m,灌注漿液選擇水泥漿液。
施工人員在導洞內開挖一個環(huán)狀后,以0.1~0.3 MPa的壓力進行注漿,直至漿液流出開挖面,結束注漿。
(1)人工挖孔樁施工。
邊項目中共計包含377根邊樁,進行施工時借助跳樁施工的方法,相鄰三個樁體間開挖一次,直至所有樁體混凝土強度大小相等后,開始進行下一個樁體的開挖,能夠更好地控制開挖的最終質量。在導洞內挖孔時,應將前期所做的支護全部拆除,添加鎖口圈。
洞孔口加強措施如圖1所示。
圖1 人工挖孔孔口處加強措施(單位:mm)
(2)鋼管柱施工。
項目共計包含92根Φ900鋼管柱,長度約12 m,施工人員當對中洞進行二襯時,嚴格依照自下而上、分層分段施工的方法有序進行。鋼管柱是關鍵的承載結構之一,安裝過程中應嚴格控制質量,例如柱腳、柱帽、頂縱梁連接節(jié)點、柱體整體垂直度等是否滿足設計標準。在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借助專門的吊裝設備進行吊裝,各個鋼管柱拼接完成后,應嚴格檢測其位置、垂直度能否滿足設計標準。
(3)頂縱梁施工。
對于暗挖逆作法而言,頂縱梁是結構中最關鍵的承載構件,其主要由人工挖孔樁、鋼管柱組合而成。施工人員可借助提前預留的鋼筋將其與拱部二襯鋼筋緊密連接起來,借助預埋的鋼板、螺栓和下端的鋼管柱緊密連接起來。
①施工人員需要為頂縱梁兩端提前埋設鋼筋,將其與拱部鋼筋、鋼筋接駁器相連,起到全面支護的效果,保護防水層結構完整[1]。
②頂縱梁的斷面屬于花籃式斷面結構,結構復雜、密度高,澆筑前要按照隔孔澆筑的方法,充分振搗,確保各個部位混凝土灌注均勻。
(4)底縱梁及條形基礎施工。
下層、橫向導洞施工結束后,可開始對邊洞、橫導洞進行施工。相較之前的施工工序,底縱梁與底板的施工難度較低,施工人員需要提前埋設定位桿,調節(jié)基板的精度等,保障施工有序進行。
(1)初支扣拱土方開挖。
扣拱施工在PBA法中是較核心的施工工序之一,上側小導洞頂縱梁、樁頂冠梁和邊拱梁全部回填結構,所有參數指標滿足設計標準后,開始該項施工。施工過程中采取臺階法,為了確保土體結構穩(wěn)定、避免出現群洞效應,開挖前應預留核心土、先進行中拱部位的開挖,再向兩側開挖。
(2)初支扣拱細部節(jié)點。
使用PBA施工法進行施工過程中,格柵鋼架連接部位節(jié)點的處理狀況,決定初期支護的質量。
格柵鋼架的結構如圖2、圖3所示。
圖2 主拱鋼架E節(jié)點構造(單位:mm)
圖3 主拱鋼架G節(jié)點構造(單位:mm)
(3)二襯扣拱施工。
施工人員進行二襯施工時,可借助跳槽逐段施工的方法進行施工,施工前將導洞周邊的墻體全部拆卸,在其周邊鋪設防水層,對二襯結構進行澆筑,按照先中跨頂拱后中拱的順序依次開展。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需要在頂縱梁間安設鋼拉桿,以便后續(xù)施工的開展。暗挖法二襯施工與土方開挖需要交替進行,即待拱部開挖完成后先對其部位進行二襯,待其強度達到設計標準后,才能開始中板底、中縱梁等部位的施工與二襯。
綜上所述,隨著城市軌道交通項目不斷增多,PBA施工法的使用頻率增加,特別是在大跨度雙層暗挖地鐵站項目中,該方法能夠優(yōu)化內部結構布置,打造穩(wěn)定的支護結構,相較其他施工方法具有更顯著的優(yōu)勢。